低出發點原則是指練習時選擇的內容應是最基本的,也是自閉癥的治療的重要方法。一學就會的,當基本技能把握后再舉一反三。好比:教兒童穿脫鞋時,應從穿不系帶的、好穿的鞋開始,逐漸過渡到穿系帶鞋和學系鞋帶。個別指導先行的原則,夸大在練習開始時提高前輩行個別練習,要讓兒童接受練習者,且因人而異地鋪排練習內容。因為自閉兒個體差異大,就認知策略分繼次處理和同時處理兩種方式,相應于這二種方式有聽覺占上風和視覺占上風兩種類型,這兩類兒童的日常表現不同:繼次處理為主的兒童喜哼唱,擺積木,拼圖……。同時處理為主的兒童喜歡看旋轉物品,善繪畫,視覺記憶好,但語言理解與表達相對教差……。故這兩類患兒要采用不同的練習方法進行練習。此外每個自閉兒童有自身特點、長處與劣勢,所以練習要因人而異。
一、低出發點原則和個別指導先行原則
練習要遵循優化反應原則。好比:教兒童“關門”這個行為,家長發出的指令是“把門關上”,這個“把”字句并不易理解,然后她又走過去示范:先拉開,再關門,接著對兒童說:“關上了”。其結果是兒童不懂的什么叫“關門”,由于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多余信息:一連串的語言、動作(開、關),假如再有第三者插話,兒童就更糊涂了。準確做法是簡練有序,事先開好門,只做“關門”一個動作。減少中間無用環節,先提純再教是這個原則的詳細要求。
二、優化反應原則
沒有否定的反饋就即是默許,所以兒童很快沿襲了某個壞行為,久之成為習慣,改起來很難。因此當環境改變適應格外留意兒童的一舉一動,及時制止不應有的動作或語言,避免因一時疏忽而導致建立起不良行為。假如一時松懈而未進行反饋。
三、及時反饋原則
鋪排足量的運動練習、感知練習、語言練習、交往練習、認知練習、情感練習,并使之有機結合。好比我們練習兒童左右手交替拍球,表面看是運動練習,實際上是一種技能的綜合練習,這里了蘊含著語言節奏練習,手眼協調和空間方位練習,滲透滲出著數概念,還可培養競爭意識等,這樣的練習我們要大量應用。而看到兒童數數差就只練數數的做法是片面、低效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