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讓“星星的孩子”沐浴陽光

2005/11/18 10:34:08 來源:廈視在線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患有孤獨癥的兒童因為人際交流障礙,被稱為“星星的孩子”,這個聽起來很美麗的名字后面,往往伴隨著家長悲傷的淚水,因為這是一種非常難治愈的疾病。昨天,廈門市婦幼保健院邀請國際兒童少年精神及相關專業學會的執行委員約翰.斯考斯基教授,共同探討兒童孤獨癥、多動癥等兒童心理疾病的診治。
    
    昨天上午,約翰.斯考斯基教授來到了我市婦幼保健院的兒童發育行為中心。這里有10幾名患有孤獨癥或多動癥等行為偏異的兒童在進行診治和訓練。約翰教授說,從孩子們的訓練科目看,已經和世界接軌了。
    
    國際兒童少年精神及相關專業學會執行委員 約翰.斯考斯基:你們對這類兒童所給予的幫助、提供的訓練非常好,你們所做的與美國、歐洲現在所做的最好的訓練課程很類似,你們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
    
    這家兒童發育行為中心開辦于2001年,5年來,共訓練孤獨癥兒童160人,其中37人取得明顯進步,能夠融入正常的學校生活。市婦幼保健院方面說,近幾年來,他們醫院每年都會接診100多名“星星的孩子”,而且接診人數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這些孩子都具有典型的孤獨癥癥狀。
    
    市婦幼兒童發育行為中心副主任醫師 王小林:他跟人的交往,比如目光交流啊,家長給孩子的一些信息他沒辦法很好地接受,就好像一個太空人一樣,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市婦幼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治醫師 江瑞芬:這種家長往往以為是耳聾,結果一檢查不是兒聾,是語言發育遲緩,他出現刻板的思維方式,刻板的行為。
    
    約翰教授很希望了解到我市兒童患有孤獨癥的人數比例,但遺憾的是,我市目前還沒有進行這方面的流行病學調查。約翰教授說,他所在的美國舊金山加洲大學,對當地的孤獨癥兒童做了調查,發現每3000名孩子中就有一個“星星的孩子”。但目前,他們也還沒弄清這到底是因為診斷水平提高了,還是因為社會環境改變對孩子造成了影響。
    
    國際兒童少年精神及相關專業學會執行委員 約翰.斯考斯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家長和公眾的教育,因為孤獨癥和多動癥還不是大多數家長和公眾都承認的精神疾病。其實這是一種有生物學依據、遺傳學依據的疾病,而不是說由于孩子的固執而產生的。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讓“星星的孩子”沐浴陽光]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