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家長 > 育兒隨筆 > 瀏覽文章

怎么會這樣?我該怎么辦?

2005/2/16 10:24:44 來源:臺灣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爸爸:兒子呀!你在那里呀?
寶兒:爸爸我在這里呀!(沒回應)
爸爸:你沒聽到我在叫你嗎?怎么不回答我?
寶兒:我「感覺」到你已經看到我了!你不是也看到我正在忙著研究為什么這個車子的輪子會轉?我很好奇如果我把它拔下來它是不是還會轉?(還是沒反應)
爸爸:我的媽呀!孩子的媽!你看!玩具買回來還不到一小時,他就弄壞了!以后不要再買了!滿屋子破爛的玩具!你不覺得煩,我還真煩呢!(孩子的媽一臉無奈的表情,不知該如何是好?)
寶兒,看著玩具瞄了媽媽一眼,『丫丫~~~』(寶兒要媽媽把玩具弄好!)
爸爸:你看!都已經三歲多了還不會講話,只會ㄚㄚ叫!真煩!(爸爸有點心煩與要求)
寶兒用眼角瞄了爸爸一眼:你又不幫我把輪子裝回去,就只會怪我!
媽媽:寶兒乖!不要叫!(趕緊過來安撫寶兒)
寶兒:我不是要你哄我!我只要你把輪子裝回去!(寶兒繼續『丫丫~~~』)
爸爸:哇!我快受不了了!忙了一整天,回到家還要面對這孩子!你就不能讓他安靜些!(爸爸開始咆哮媽媽)
媽媽:寶兒乖!不要再叫了,再叫媽就要生氣了!(媽媽也開始不耐煩了!)
寶兒:你們都不幫我把輪子裝回去!只會對我大聲吼叫!你們的聲音也不比我小聲呀!為什么就一定要我閉嘴!(寶兒生氣地把手中的玩具往上丟出去,正巧打到媽媽的臉!)
媽媽大叫:哎呀!寶兒!
媽媽大叫:寶兒!不可以!不可以丟東西打人!(用力的抓住寶兒的手)
寶兒(滿臉疑惑的瞄了媽一眼):咦!怎么那么巧!這樣丟出去怎么會打到媽媽?我再試一次看看!還蠻好玩的!(寶兒再拿起一輛車丟出去)
爸爸咆哮大吼:寶兒!不可以再丟!你就沒辦法照顧好一個小孩嗎?這像個什么家嗎?
媽媽開始委屈的哭了:你一回來就只會罵上罵下,怪東怪西!你覺得帶寶兒輕松呀!不然你來帶看看!我自己的心里也不好受!可是我又能怎么樣!媽媽怪我沒把孩子生好,你又常常拿我出氣!為什么會這樣!我要怎么做?
爸爸:要我帶孩子,那我們全家都去喝西北風呀!帶孩子是你們女人家的事,@$#%~~~~
寶兒:哈哈哈!你們「地球的」大人真好玩!一輛玩具車就能讓你們吵翻天!(寶兒跑到旁邊去,興高采烈地手足舞蹈)

上述類似的故事或許曾發生在我們的家庭中,可是當我們靜下來時,或許我們會問自己,怎么會這樣?是我造了什么孽嗎?我要怎么做?其實兩年前當我發現我兒子被診斷是自閉兒時,我也曾同樣感受過茫然與無奈!可是當我看到一句話:『自閉兒像是一群來自外層空間的外星人[現在我們俗稱他們為星兒],他們要學習人類的語言、人際關系、行為規范才有辦法在地球上生存……』(宋芳綺、謝愛竹,2002),忽然間我贊嘆這位媽媽的用心與智慧!我們的寶貝就是上帝賜給我們的天使!天使自然會有異于我們凡人的想法與行為,更何況自閉兒的天生特質就是無法理解別人所表達的行為意思,也無法正確地表達他們內心的需求,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暴力傾向。Moes(1995)指出自閉癥者的社會人際障礙及呈現之問題行為,如自我刺激、自我傷害及攻擊行為,一直被視為自閉癥的主要癥狀之一。宋維村(1992)指出自閉癥兒童的認知能力有明顯失衡現象,部份認知能力相當正常,但有關抽象思考、推理及運用能力則有嚴重的缺陷?,F在社會中有很多專家學者們已在關注我們的小天使,期望能找到療育的好方法。因此,我們與其自我內咎自責、憤怒批判,何不讓我們靜下心來,撥出一些時間來了解自閉兒的行為特質,讓我們找出一條能與他們溝通的管道。這何嘗不是一種刺激與興奮,有如『第三類接觸』。當有一天你叫著『兒子你在那里呀?』時,忽然聽到他說『我在這里!』,那種內心的顫動與喜悅,絕不只像廣告中所演的那么平淡,因為我們知道這是在黑暗中的一線曙光!也只有我們能感受得到!而且我堅信,每位星爸與星媽們都能感受得到。而這種顫動的喜悅,正是老天犒賞我們辛苦的禮物。

有位自閉女兒已成年的星媽感慨地說:『你們現在已算很幸福了!現在已有很多信息及資源可提供使用,那像二十年前的我們,都是自己摸索,甚至連有些醫生都還搞不清楚!』是的,我常對那些提供給我們家星兒治療或特教的專家們,抱持著一份感恩的心??墒?,我也常在想,除了專家團體提供相關信息與輔導外,我能為星兒做些什么?當基金會邀請我寫稿時,我曾心感惶恐;心想我又不是專家,我能提供什么?忽然間,上述那位星媽感嘆的話浮現在我心里,這告訴我一句話:『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經驗傳承,重于刻板療育?!灰虼?,日后只要有人再問我:林爸爸,你是怎樣照顧你們家的星兒?我會很高興的告訴他說:我的秘訣是:『三放、三給』

放輕松、放得開、放得下;給時間、給關心、給自由

放輕松:設法讓自己能『找到調適壓力的方法』。
放得開:設法讓自己能『自在面對孩子的現況』。
放得下:設法讓自己能『放下自我固執的習氣』。
給時間:設法給自己、家人、孩子『調適的時間』。
給關心:設法給自己、家人、孩子『溫暖的關懷』。
給自由:設法給自己、家人、孩子『存在的自由』。

能『放』是一種舍,『能舍』才能自由;能『給』是一種施,『能施』才能慈悲。
如果我們能做到『慈悲喜舍』,相信我們家里會更和諧、更快樂!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相信我們的星兒會成長得更快、更健康!最后,愿祝大家吉祥如意!

參考數據:
宋維村(1992),自閉癥兒童輔導手冊。國立臺灣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主編。
宋芳綺、謝愛竹(2002),上帝的寶石:天才自閉兒。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社。
Moes, D. (1995), Parent education and parenting stress. In R, L., Koegel & L. K., Koegel(Eds.),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trategies for initiating positive interaction and improvei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Maryland:Paul H. Brookes. Mulick, J. A., & Meinbold,P.M. (1994)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怎么會這樣?我該怎么辦?]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