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這個世紀可說是「兒童的世紀」。在歷史上,從沒有一個時期有這么多的機構設施及廠商和教育書籍,是專為兒童的福利設置的?,斃麃啠商厮罄簧鷦诳?,為兒童們犧牲奉獻,她說「我們不應該害怕這個以兒童為主的遠景,以及未知的未來。若能將重心從成人轉移到兒童身上,我們將能改變文明的軌跡 ?!箖和恢皇俏磥淼闹魅宋?,兒童就是主人翁。
二、動作能力與兒童:
從出生到兒童期是我們往后生活中各種場合(無論是運動、工作、日常生活)的所有運動的基本養成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自"動作"得到的印象,遠比只是透過"視"、"聽"方面的輔助,來得深入。皮亞杰更提出:人類的發展在"零到兩歲"的階段,是感覺─動作期。說明了"動作"在人生的最初階段扮演的重要性。兒童經由身體的運動,接受了大量的感覺(包括了視覺、聽覺、觸覺、本體感 覺....),進而促進身心機能的正常發展。兒童初期的發展,仍以運動機能為 基礎,引發認知情緒的發展,葛賽爾(Gesell A.)稱為「發展的運動主導原則」現象。過去的人,大多住在鄉間,空間大,活動機會多,也能從實際生活中學得很多經驗。而近年來,由于社會環境的變遷,使得兒童游戲活動的環境日漸便差,運動時間不足、缺少玩伴,而父母過度保護的教養態度,及電視、電玩的泛濫等復雜因 素,限制了兒童游戲活動種類,影響運動的質與量。這個問題相當值得所有關心兒 童整體發展的人關切。
三、移位能力的介紹:
(一)何謂「移位能力」──
即是將身體在空間的一處,移動至另一處的能力。如:爬、走、跑、跳。
(二)移位能力與其它動作能力的關系如何?
某一項移位能力發展之前,需先有二項能力為基礎:第一項為「姿勢控制能力」,又分為靜態姿勢控制能力和動態姿勢控制能力。第二項為「轉換姿勢的能力」。而 移位能力,進一步又可發展出另外二項動作能力,分別是「操作性技能」和「韻律 性技能」。
舉例來說,「爬行」這項移位能力發展之前,須有獨自維持「爬」(雙手雙膝的四點跪姿:)的靜態姿勢數秒至三分鐘的靜態姿勢控制能力;和獨自維持「爬」姿時,尚能晃動和轉動軀體,而不會失去平衡而跌垮下來的動態姿勢控制能力。另外,他能由「側坐」的姿勢轉換至「爬」的姿勢,這種轉換姿勢的能力。會獨自「爬行」之后,進一步可發展出邊爬邊用手去推滾小球的操作性技巧能力;和能配合音樂節奏來爬行的韻律性技能。
(三)一般正常的發展上,有哪些移位能力呢?
1.翻滾:會用翻身的方式,向左右橫向或斜向行進。
2.匍匐:用手臂匍匐,肚子貼地,后退或前進。
3.爬行:用雙手雙膝,肚子離地爬行。
4.扶著走:用雙手扶著家具走。
5.牽著走:單手被大人的手,牽著走。
6.行走:可獨立行走。
7.倒退走:可獨自倒退走幾步。
8.上下樓梯:兩腳一階和一腳一階梯,自行上下樓梯。
9.雙腳前跳:會雙腳同時往前跳。
10.跑步:雙腳有瞬間同時離地的跑。
11.單腳前跳:用優勢腳單腳向前跳。
12.向前走直線:一腳的腳趾與另一腳的腳跟相接,向前走一直線。
13.倒退走直線:一腳的腳趾與另一腳的腳跟相接,倒退走一直線。
其它的移位能力,例如──
1.蛇行:用肩膀移動身軀而前進。
2.臀行:坐著的姿勢用臀部(屁股)挪動身軀前進或橫行。
3.熊行:如雙手雙足,四腳爬行
這些動作能力,??稍趧幼靼l展較遲緩的嬰幼兒身上發現的移位方式,而對正常發展的兒童則是一種少有的游戲活動。另外,還有一些移動能力,是不固定節奏,如:跑步跳,滑步,墊步跑....
(四)移位能力對兒童。有什么特別的重要性呢?
1.特別能加強兒童的平衡和協調能力。
2.給予兒童,能自由移動自己的身體,獨自地探索環境。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