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坐著學嗎?
幼兒的語言發展,受認知、學習能力等因素所影響。因此,孩子由認知活動所習得的觀念,將建構及語言內容;而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則會影響學習活動的進行與經驗的汲取。
幼兒會受年齡、理解、環境等因素影響,常表現出「易分心」的現象,然而這并不表示他們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癥候群」。往往只需要適當調整互動與教學的模式,或簡化教學步驟,配合孩子的興趣來引導,就能改善幼兒注意力的問題,使其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本篇中,將談談多數人經常困擾與混淆的「幼兒注意力」問題,希望在澄清一些概念后,能夠避免任意給孩子貼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標簽,也進一步讓大人更輕松、孩子的學習更愉快!
怎么都不專心?
──他每天爬上爬下、跑來跑去,總是很難坐下來,除非看電視……。
──他上課左顧右盼,低頭玩自己的東西,一會兒又和旁邊的小朋玩起來,不注意聽老師講……。
──他事情做一半就跑開,要他做連連看,根本坐不住……。
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大概是父母或老師最常抱怨的問題。許多孩子因此被貼上「過動兒」的標簽,有些就不斷去接受感覺統合的課程,日復一日接受「搖、蕩、跳、滑」的刺激,只盼能「坐得住」。
其實,許多「坐得住」的孩子也經常不知神游何處;許多動如脫兔的孩子卻也還是能學得好、識得精。有位朋友告訴我,他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地被老師稱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兒」,可是等到孩子至國外就學,國外老師卻認為他太安靜了!
事實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及活動量情形,受許多因素影響,而非只是由一特定情境(如能否在教室或做功課……)及我們大人主觀來判定的(文靜型的老師可能對孩子動態學習方式的接受度較低)。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