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故意的
小莉,她有天使般的可愛臉龐,人見人愛,但是在教室里卻沒有人敢坐在她身邊,連張老師也不敢靠她太近,因為只要情緒稍有起伏,她的小手就會迅雷不及掩耳的捏人一下、掐人一把或對著人臉迎面一拍。
她的智能程度雖略低于一般孩子,但經過「國小特殊兒童新生鑒定安置會議」決議,建議她在普通班就學并接受資源班輔導。和小明不同的是,除了課業以外,她更迫切需要情緒和人際關系的行為輔導。
資源班老師為了幫助小莉和同學和氣相處,特別安排一次「認識與接納特殊兒童」的活動,透過殘障體驗游戲、說故事的方式,讓全班同學了解小莉的打人行為并非她故意的,她有不得已的身心發展障礙,需要大家一起來協助她克服。
資源班老師更決定采取團體活動的方式,到小莉的普通班去上課,從小組三、五人的團體游戲開始,逐漸增加活動的人數,讓小莉練習和身邊的人相處、適當的表達情緒。
在普通班的教室里,張老師為小莉安排座位,她的前后左右座位全部空下來,也就是防止她上課時突然動手打到其它同學。這樣的安排,小莉的媽媽并不以為意,同時她更積極的參與班上的活動,協助張老師照顧其它小朋友,有人下課跌倒受傷了,她帶去保健室擦藥;有孩子玩得滿身是泥砂,她為他清洗擦拭。當小莉無法控制的打到人時,她立刻指導小莉向人道歉、并在小莉的行為計分簿上做下紀錄,小莉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都不出手打人,才可以有機會玩她喜歡的游戲。
同班同學的家長,起初對小莉的行為很不滿,也擔心自己的寶貝孩子無故受到傷害,但是看到小莉媽媽的用心,看到張老師充滿愛心的對待每個孩子,更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和小莉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體貼和照顧別人,體驗了知福惜福的感動,便再也不提出任何異議。我們有信心,小莉的情緒行為問題在這么多有心人的努力下必會獲得改善。
●教我如何告訴他
開學第一天,小州媽媽把孩子送進教室后,就留在教室外探看他在教室里的表現。當小州的視線留在老師身上時,她就放下心石般的吁口氣,但當她看到他又自顧自的玩,完全不理會老師時,她的心又不禁沉重起來,如此起起伏伏的,小州媽媽簡直是心亂如麻。有好幾次面對老師時,她幾乎要脫口而出:「老師,小州是自閉兒,他需要一些特別的協助」。但是一想起很多人警告他:「千萬別讓老師知道,否則一貼上標簽,讓老師留下刻板印象就完了」。小州媽媽就又什么也不敢提了。
老師說小州不知道怎么排隊,當天晚上媽媽就把全家人集合起來練習排隊,老師說小州不會抄功課,媽媽立刻加緊督促。盡管如此,隨著課業的進行,老師越來越無法理解小州的各種行為表現,例如老師說小州可以畫出全班最棒最有創意的圖,但是卻聽不懂一句簡單的問話。
終于老師建議媽媽帶小州去找資源班老師,經過觀察、評量后,資源班老師提出「自閉癥」字眼,并向媽媽說明小州可以申請巡回輔導老師,但因為已經是開學后一個月了,所有輔導老師的學生都已定案,小州要再加進來,恐怕得大費周章,否則就是再等下一次的鑒定安置會議了。
小州媽媽不禁懊悔起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到底是誰的錯
陳老師對小杰的行為問題大感困擾,他我行我素,完全不顧教室秩序,老師每次見了小杰媽媽就是大吐苦水,幾次之后,媽媽干脆避而不見。小杰的行為問題,日復一日,未見改善。陳老師認為家庭教育是主因,小杰媽媽認為老師不夠專業,無法解決小杰的問題。長此以往,我們不禁要問小杰的未來在哪里?這到底是誰的錯?
唯一的高音
在作曲家的眼里,每個音符都是重要的,即使是那唯一的高音,只要適得其所,都是動人曲子的一部份;在特殊教育的天地理,我們但愿每個特殊兒童,盡管他獨樹一格,仍是每一個快樂班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份子。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