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遍天下無敵手
了解小小孩
當一群孩子聚精會神盯著電視看時,小小孩自顧自個兒在旁拖著小汽車來來回回。偶爾被廣告聲音吸引住,盯了營幕一分鐘,又回頭拉車去了。
當一群孩子正玩得如火如荼時,小小孩也高興得奔來奔去,不過總是被大孩子埋怨他礙手礙腳,只會攪和,但他照樣自己玩得高興!誰管你紅燈停、綠燈行的。
準備大展身手的媽媽,才要說故事呢──書才翻兩頁,小小孩跑了;自己做玩具,想好好陪孩子玩──才教兩下呢,小小孩便把它給扔了;邀爸爸一起來玩捉迷藏,還沒睜眼開始找呢,小小孩就跑出來,高興地抱著你說:「我在這里!」
家里的益智玩具小小孩從來不按「玩法」玩,姐姐說他笨死了,每次都亂放、亂敲,通通搞錯了??墒切⌒『⒛脗€小鼓槌,敲敲門、敲敲桌、敲敲地,??!還敲小姐姐的頭?!感〗憬?,你別生氣,我敲了這么多的東西,才敲一下你的頭呀!媽媽說我是個最能自得其樂的好奇寶寶呢!我只不過是好奇你這個大頭敲起來會怎樣?」……。
筆者曾在一個收托一歲到一歲半孩子的班級,和一位正在修博士的老師共事過,她有三、四年實際帶5-6歲孩子班的經驗。很有耐心,也愛孩子,但做不到三個月,她就告訴我:她覺得好挫折,覺得自己不像個老師而像個褓姆,像孩子學校的媽,整日只做些保育的工作。我告訴她:「像個媽媽,就是個稱職的老師啦!」對小小孩的接受與了解,確實很難從理論上學到。首先必須要了解,小小孩要的是你像爸爸、媽媽一樣的愛他、抱他、喂他、陪他、看他;而不是「教」他、「考」他、出功課給他……所以和小小孩玩游戲,不需「教」他怎么玩,只要看他玩、陪他玩,那就有媽媽的味道了。蒙特梭利博士曾說過:「3-6歲的孩子是有意識的吸收;而0-3歲的孩子則是無意識的吸收,我們稱之為吸收的心智?!辜热皇菬o意識地進行吸收學習,那成人如何具象地教呢?
我喜歡和小小孩相處,樂于當個「媽媽老師」,雖然我們的關系更像是皇帝與臣子──我是言聽計從的臣子,孩子則是事事要主控的皇帝。這些小皇帝都很自我,只想到自己,要吃就有得吃,想要抱就纏著你的大腿不放。當你滿足他的需要抱起他來,卻覺得背痛得很,才皺起眉呢,他便會摸摸你的前額。你說:「媽媽太累了,背好痛?!顾麜詣酉聛?,并要你躺躺,他要陪你睡覺。
孩子雖然不會遵守游戲規則,但爸媽做過的事,他可是過目不忘。他比誰都堅持鞋子要放鞋柜,爸爸放第一層,他的在最下層;他的杯子應該放架子的左邊;洗澡也要有一定順序,否則絕不依……。
他從來不知道愛惜物品,看到什么也都亂玩一通。但仔細觀察,其實小人兒自有章法。他小鼓槌到處敲是因為他正練習手臂操作的動作,像正在爬的小螞蟻,被他一敲就昏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精、準、快!你說他不識顏色,但衣服被染色或退色了,他第一個發現;玩起拼圖,不必按圖按色索驥,就能完全依形狀配對找到正確的。
你以為他是資優,想好好造就一番,卻發覺他連好好聽老師說話都不肯;但當老師拿出壓箱寶的教具,他卻又操作得有模有樣??傊?,他自有定見,任人也別想「操縱」他。
這就是你家的小小孩嗎?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