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小小孩的游戲特質
在二十世紀末,幼兒教育往前推進,專家們發現嬰兒的學習能力驚人,到三、四歲才進行「教育」,恐為時已晚,錯過了腦部發展的黃金時期。所以嬰幼兒學?;蚪讨行南嗬^而起,父母也熱中于如何和小小孩玩「益智游戲」,無非是希望孩子從游戲中開發腦力,幫助其正?;蚋玫陌l展。不過,成人們帶一兩歲娃兒玩游戲卻有更大的挫折感,因為他們似懂非懂,從不按牌理出牌,不遵守游戲規則,怎么玩游戲呢?
所以,我們必須先厘清「游戲」的定義。一般而言,游戲是兩個人以上在一起做一件有趣的事,這兩個以上的人彼此有合作或競爭的行為,需要先訂出「規則」,才能進行游戲。而這樣的「游戲」,小小孩是玩不來的。小小孩的游戲也是兩個以上的人一起進行一件有趣的事,但這兩個以上的人彼此間可能不會有合作或競爭的行為,最主要是因為他們很難了解并遵守「規則」。他們自有章法,玩具到他們手上,就有他自己的玩法。而好的玩具設計,就是要能接受孩子不同的玩法,這才是激發小小孩腦力的最好學習。
任何一種游戲,玩法只是提供一個方向,重要的是父母的準備,并接受孩子自己創造或衍生不同的玩法。游戲的進行著重在與孩子自然的互動,玩的方法、目標的達成與否都不重要,孩子才是游戲的主宰者。在下文中,依照孩子不同年齡各舉一例供讀者參考。
在此必須提醒父母的是:游戲的設計是提供親子互動的方式參考,玩法或步驟都是可以自創的,親子雙方依當時狀況的再創造才是最好的玩法。許多游戲父母只需要準備環境、材料和欣賞孩兒的好心情就行啦!當然,口頭和肢體語言的表達是必要的,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和他在一起的,更重要的意義是:使孩子從父母的語言和行動當中學習事物進行的方式,進而能夠慢慢地自己掌握身邊之事物。人類就是這樣慢慢學會掌握世界的,您說是嗎?!
游戲之舉例
@東躲西藏@
年齡:0-1個月
準備:安靜的環境
玩法:
1.孩子睡醒時,先不要讓他看到你,蹲在嬰兒床的任一方輕喚他的名字,看看寶寶會不會將頭轉向聲源。
2.過30秒鐘,再換個位置叫喚,然后站起來和寶寶揮揮手,打個招呼再蹲下去,再站起來,反復地做數次,當孩子不想再玩的時候,就停下來。
目標:
1.尋找聲源。
2.和照顧者建立初步的依附關系。
分享:當孩子沒有尋找聲源的反應時,便是彈性疲乏不想玩了。此時應該抱起孩子,搖搖他,和他說說話。
@叮叮鐺@
年齡:1-4個月
準備:一串鈴鐺
玩法一:
1.把鈴鐺戴在寶寶手上,故意給他一個奶嘴或玩具,引導他用戴鈴鐺的手來拿,觀察他會不會注意到鈴鐺的響聲。
2.把鈴鐺換到另一只手,同樣引導他伸手取物,觀察他有沒有注意到鈴鐺換位置了。
玩法二:大人手上拿著鈴鐺,搖動數聲,引起寶寶注意,再把鈴鐺綁在寶寶的腳踝上,動動他的腳,讓鈴鐺發出聲響??磳殞殨粫哺约骸竸邮謩幽_」!
目標:思考動作和聲音間的關系。
分享:在玩游戲時才幫寶寶戴鈴鐺,不玩時就拿掉,否則會打擾孩子的休息。再者,鈴鐺聲音揮之不去也是件煩人的事??!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