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型:「團體-功能游戲」及「平行-戲劇游戲」
功能:使幼兒間有眼神的接觸。當幼兒意識到對方的存在,并會去注意別人時,常常也是幼兒模仿的開始。
活動三:王老先生有個農場
時間:學期初后期及學期中
材料:一幅大型農場圖畫;數張公雞、樹、魚等動物的照片或圖卡
程序:
1.介紹"王老先生有農場"的圖,及大致講解活動內容。
2.合唱這首歌:"王老先生有塊地……他在里面養**(由主人任意指示)…..",然后由小朋友依指示選出正確的圖卡。
3.小朋以把圖卡依正確的的位置貼在大圖畫中。
4.繼續分組接唱:"這里叫***(甲組唱),那里叫***(乙組唱),到處都是***"。進行此部份時,輪到唱歌的組同時配合所指定的親子肢體互動(如哈癢、互拉搖晃,可每次變換一種方式)。
注:主人(可以由老師或其中一位家長擔任)要負責指示大家在地上種什么或養什么。
第三類型:「團體-戲劇游戲」及「團體-規則游戲」
功能:提升想象力,增進轉換能力,增加玩具的使用功能、遵循規則。
活動四:倫敦鐵橋
時間:學期中、學期后期
材料:大型、小型之海棉積木
程序:
1.成員分兩組呈兩直列坐下。
2.由排頭拿起一個積木傳給第二位,第二位接著往下傳,最后拿到積木的人要將積木迭放在一處。
3.每傳完一個積木,座位次序就交換一次(最前面到最后面)。
4.直到當小朋友們聯合建構完成一座大橋(簡單的ㄇ字型即可)。
5.大家手牽手穿過橋洞,繞著大橋,齊唱:"倫敦大橋垮下來……."。
6.最后在一鼓聲響(用樂器或拍手均可)后大家合力把橋撞倒。
第四類型:「自我概念之建立」
功能:在于對身體外型的認識,及了解人我關系。
活動五:畫你、畫我、畫影子
時間:任何時間均可
材料:廣告顏料、透明塑料布、小呼拉圈、投影機、白板。
程序:
1.準備好數份透明塑料布平鋪貼在呼拉圈上。
2.甲小朋友將呼拉圈緊貼臉部,讓對面的乙小朋友用畫筆在甲小朋友臉上的塑料布上描出甲臉部的五官及頭發。
3.用投影機的燈光,將小朋友的身影投射在白板上。
4.請小朋友描繪出身影來。
幼兒的社會化必須具有充足的學習機會及本身強烈的學習動機。透過各類游戲活動使幼兒能獲得輪流、分享和合作等社會技巧,以及發展了解他人想法、知識、情緒的能力。這些能力不論是對正常發展的孩子,或是發展較慢的孩子來說,都是一生受用,更是待人處世的基礎。雖然發展慢的孩子在學習上較困難,但是只要引導者在了解孩子能力的前提下,設計出有趣的團體活動,再借助大人從旁幫忙,久而久之,就能有令人滿意的進步。要知道,當我們總認為社會環境在左右游戲型態的同時,游戲亦影響著幼兒在社會環境中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