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特教老師,我接觸過很多個案,平常在聽取家長們敘述孩子語言發展過程時,常常聽到他們說:“東東兩歲的時候還會說‘餅干’,后來就再也聽不到他說話了!”還有一位爺爺曾經聽到孫子說“爺爺帶寶寶去玩”,所以一直認為孫子會說話,但當我進一步了解時,才知道孫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并沒有對著爺爺說,而是一邊玩門一邊自言自語。這些例子都說明,家長們對“有語言”和“說話”沒有明確的認識。
我們知道,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的特點就是發不出“有交流性質”的語音。所以,很多自閉癥兒童會唱兒歌,鸚鵡學舌,會背廣告詞以及天氣預報,我們都不能認為他“會說話”。那么,作為語言訓練師,我們在進行語言訓練前,就得先了解自閉癥兒童表達能力的發展階段,才能“對癥下藥”。以下是我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總結的一點經驗:
一、仿說階段。(就是孩子在有自己的語言之前要經過的語言階段)
首先是仿說單音(如:媽、愛、阿、不),這就要求我們仔細觀察兒童在自言自語時,什么音最容易發,做的哪個口型做熟練?清楚孩子的優勢在哪?
其次是仿說疊音(如:媽媽、寶寶、哥哥……)
再次是仿說有疊音的詞語。(如:抱抱我、好媽媽、娃哈哈)
最后是仿說五個字以內的短句。(如:我要喝水。這是蘋果。)
二、應答階段。
應答,指的是孩子能對他人的問話做出回答。在訓練中我們也要堅持由易到難的原則,舉例如下: (1)特指問句.例:這是什么? 答:這是蘋果.
?。?)一般疑問.例:這是蘋果嗎? 答:是\不是.
?。?)是非問句.例:這是不是蘋果? 答:是\不是.
?。?)選擇問句.這是蘋果還是香蕉? 答:這是蘋果.
注意:在提問的過程中,訓練者的問題要先簡單,再具體;
要讓孩子先學會肯定,再學會否定.
三、主動表達階段.
首先是學會表達生理需求.例:我要尿尿.我要吃飯.
其次是表達社會需求.例:我想去公園.我想去東東家玩.
再次是情感表達.先學會表達自身情感(我生氣了),再學會表達他人的的情感.(如:你看,媽媽生氣了.)
最后是使用問句.在這一環節的訓練中,我們可以給兒童視覺的提示,把問句寫在紙條上,利用他會認字的優勢發展問句.
注意:這是語言發展的一重要環節,我們要把握生活中的實際情景,讓兒童在適當的情景中表達.因為語言學會了主要是運用到交往中去,而不是存起來.
四、語言的交流階段.
這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又一升華,我們也同樣要堅持由易到難的原則,循序漸進.
?。?)學會交換信息.例:我有積木。我有蘋果.
?。?)交換看到的信息.例:我在動物園看到了大象.
?。?)能按要求轉述他人的信息.例:爸爸,媽媽就叫你過去!
?。?)情感的交流.
總之,作為訓練者,一定得先了解孩子在發展中需要什么,
我們才能給予他什么。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