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南頻道6月20日訊 大河網-河南商報報道:王女士的孩子小強從小就調皮搗蛋,上幼兒園時,老師就說小強是“猴子屁股坐不住”,家人未在意,認為孩子小,長大上學就好了。誰知上一年級后就常常有老師同學告狀,說小強上課小動作多,不是玩鉛筆就是丟紙團,看起來挺機靈,但學習成績差,考試總是倒數幾名,字母“b”“p”不分,上學了連鞋帶都系不好。老師說他學習困難,王女士為這孩子傷透了腦筋。
很多孩子看起來非常聰明、活潑,但一上學就出現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到了四、五年級學習成績開始和別的同學拉開距離,進入初中后學習困難表現更為突出。這些孩子一般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小動作多、磨蹭潦草、性情煩躁、成績下降快,一門或幾門功課不及格,有的和老師、父母抵觸情緒嚴重、逆反心理很強,甚至逃學、輟學等。嚴重影響孩子的升學和將來就業。
中山醫科大學藥物開發中心多動癥、抽動癥專家咨詢中心,目睹到很多家長帶孩子到該中心解決孩子身上的一些問題,在交談中了解到,很多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可謂是費盡心機,花了大把錢找名校、請家教、報補習班、吃保健品等。很多家長都以為孩子學習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都是因為孩子貪玩引起的,所以采取責罵或棍棒教育。沒能找出孩子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的根本原因,導致孩子走了彎路,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專家強調,孩子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均是由多動癥、抽動癥引起的,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多動癥、抽動癥不是孩子的錯。很多家長認為在嚴厲管教下孩子就能逐漸好轉,或認為孩子目前年齡小,“樹大自然直”。其實是進入了一個認識誤區。因此,建議家長解決孩子學習困難等問題,應從“多動癥、抽動癥”方面著手,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