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名義工探望兒童康樂園自閉癥兒童
4月11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五。帶著拼圖、故事書、水彩筆和小零食等禮物,37名義工組成了一支愛心隊伍,他們中有來自貴陽論壇的網友,還有貴州大學、貴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貴州財經學院的同學以及幾位熱心市民。在貴陽“歡樂船”兒童康樂園,義工和孩子們度過了短暫且快樂的兩個小時。走出康樂園,大家的心卻是沉甸甸的。
走不進你的世界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貴陽論壇網友老西剛剛做了爸爸,懷著對小孩子的一顆愛心,他買了4只藤草編制的仿真昆蟲作為禮物。
在康樂園,幾個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在走平衡木、沖滑板、跨越卡通障礙物,看上去這里和普通幼兒園好像沒有差別。在一個跨越障礙物的小女孩面前,老西伸出手想去扶她,孩子好像沒看到一樣,站在充氣橡皮圈上自顧自的玩耍。老西只好配合地站在一邊為她鼓勁。
一直在一旁的女孩小雪的媽媽宋女士說,孩子生活在一個完全自我的世界里,他們走不出來,普通人也走不進去。2歲時,小雪就整天不愛說話,開始時宋女士還以為小雪發育得比較晚,可到5歲了仍不開口,并且喜歡玩弄手指頭,無緣無故吹口哨。聽人指點,她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得了輕度自閉癥,必須通過系統訓練才有望康復,她簡直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宋女士在網上查到了貴陽“歡樂船”兒童康樂園,今年1月辭掉在安順的工作,帶著孩子來到貴陽租房,一心一意給孩子治病。經過這幾個月的訓練,小雪剛來時的暴躁情緒有所好轉,這也讓宋女士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希望他們活得有尊嚴康樂園的創辦者張遠梅女士自己3歲的兒子患有重度典型性自閉癥和精神發育遲滯,為了找到治療辦法,她四處尋醫問藥,自費到廣州、武漢等地學習,終于在2007年3月耗盡10萬元家產辦起了這所康樂園。深知自己的兒子幾乎無望康復,張遠梅最大的希望是,孩子長大以后能通過自食其力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能夠活得有尊嚴,被社會理解和接納。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終身精神殘疾,發病原因至今未明,有可能是多因素致病,發病概率為萬分之五。張遠梅向記者提到了一點,大多數患自閉癥的孩子智力發育比同齡兒遲鈍,但在智力活動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議。有不少孩子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尤其是文字符號的記憶能力。如有位3歲患兒特別喜歡認字,見字就主動問念什么,并且只問一次就記住,為此他能毫不費力地流利地閱讀兒童故事書。
歡迎志愿者來訪康樂園目前整個園區有700多平方米,有輔導室、訓練室、音樂活動室等,現有16位老師和20名學生,孩子們在這里主要接受有針對性的感官統合訓練和一些識圖拼圖訓練。記者看到,這里很多教學運動器材損耗嚴重,課桌椅也十分缺乏?!皬膹V州訂做的轉筒尺寸過小、高度太高,我們自己請人制作的木制滑板軌道已經開始下陷,課桌椅不足,打印紙也很緊張……”副主任郭慶老師介紹說。
由于康樂園不屬于社會團體,也不是學校,只能靠學員的學費來維持運轉,所以想更新和改善軟硬件都存在很多困難。
交通職院的幾個同學提議定期到康樂園做義工,郭慶老師笑了。她說,康樂園很樂意接受大學生寒暑假實習,但在這里做志愿者還需要經過系統培訓。目前,康樂園一個星期可以對外接待一次志愿者來訪,一次限定10名。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