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家長 > 育兒隨筆 > 瀏覽文章

訓練孤獨癥兒童的點滴體會和方法二

2008/5/24 來源: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作者:王占福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二)、我訓練斌斌采用的幾種方法

  我這幾條方法是總結出來的,之所以說是總結出來的,是因為我這些方法并不是開始就有的,事先計劃好的,沒有預定目標,完全是臨場發揮,誤打誤撞竟讓我闖出來一條路?;剡^頭來,覺得有些地方值得總結一下,供其給他家長參考。

  1、讓孩子高興

  這一條說起來、看起來都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并不容易。因為孤獨癥兒童的脾氣都很怪,說哭就哭、說笑就笑,可以說是喜怒無常,常常會有些莫名其妙的情緒反應,常常不曉得他為什么高興,為什么樣生氣,捉摸不定,幾乎就是一個精神病,叫這樣的孩子笑口常開心情愉快,談何容易。有些家長很泄氣,覺得這樣的孩子簡直就是豆腐掉在灰堆里——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孩子的這些行為背后一定有它的原因,當初我也不曉得它的含義,就沒法處理這些個問題。后來我把孩子領出去,開始他不愿意出去,可是他出去幾次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有了他感興趣的東西,再想要把他圈在家里,他都不干了,每天到時候他自己就張羅出去了。在外面玩的高興一整天都不發脾氣,隨著戶外活動的增加、隨著他表達能力的提高,發脾氣的次數也逐漸的減少。上學以后,再由老師的全面訓練,隨著知識面的不斷的拓寬,他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幾乎是沒有脾氣了。由此可見孤獨癥患兒,脾氣暴躁、喜怒無常,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在家里圈的寂寞難耐,用哭鬧來宣泄郁悶、想高興的事就會哈哈大笑忘乎所以;第二個原因是由于知識面太窄,無法表達出他所要表達的要求,只能哭鬧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因此把孩子領到戶外去,大千世界總是有能夠引起他興趣的東西,有了興趣就等于向成功邁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2、先聽孩子的,慢慢再讓他聽你的、跟著孩子走,陪著孩子玩,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

  孤獨癥兒童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好奇心、缺乏激情。當你一旦發現他感興趣的事或是感興趣的人,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盡量的滿足他的要求,調動他最大的積極性,發揮他最大的潛能。

  我和孫子到公共場所讓他當我的導游,自由地選擇他想玩的、愛玩的。我便一旁觀察他的意圖,跟著他的腳步,進入那能夠引他興趣的天地。最能引起孩子興趣的,也是最能讓他從中學習東西的、也是最能開啟智慧的,先靜靜地當個旁觀者,然后再加入進去和孩子一起玩更好。如果你無法加入就充當一個場外指導,只要孩子高興他愿意玩多久就讓他玩多久。例如:最初我孫子就是來回奔跑,我就和他天天一起跑,整整跑了一個夏天、他愿意跳蹦蹦床,就天天讓他蹦,一蹦也是一個夏天、扭大秧歌一氣就扭一年半的時間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和他一起扭、騎自行車也是一個夏天。冬天很娛樂場所都不能去了,他在家也呆不住,天天都要用四五個小時的時間逛大街,這一切都是由我孫子說了算。

  因此,我孫子在進行這些活動的時候情緒特別穩定,心情愉快,我就有意識地要求他改變某種行為或穿插一些認知能力的訓練。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一、不要怕花錢,二、不要怕花時間。有些家長尋醫問藥大把大把地花錢他一點也不心疼,可是為孩子多玩點、多吃點,花錢卻是非常心疼;有些家長寧可把大量的時間用在感統訓練上、用在教孩子文化知識上,卻不愿意陪孩子多玩一些。只是每周末象征性領孩子玩玩。這對正常孩子來說是可以的,對孤獨癥患兒是遠遠不夠的。我帶孫子六年,頭三年每天就是領他玩,只是見縫插針教他一點東西,后三年每天也就是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教他文化知識,其余時間都是帶他玩,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可以說我和孫子玩出來一片天。

  3、利用他喜歡的人作為訓練的第二個切入點

  我把,作為訓練孫子的第一個切入點,選在他感興趣的事上,第二個切入點就是利用孫子喜歡的人。大家都知道孤獨癥兒童待人如待物,即便是他們的親生父母也會視如路人,對他們發出的指令聲聽而不聞,對他打招呼的手勢視而不見,想讓他們按大人的要求進行活動或學習那就太難了。我孫子八歲以前除跳蹦蹦床而外,其他任何互動性的游戲或集體活動項目,他都不會,也不想參加,如果你硬逼他去學他就會用哭鬧進行抵制。我孫子三四歲時就愿意看扭大秧歌。2001年春天,我敢放手讓他在南湖公園扭大秧歌隊里跑了,,但并不進隊伍中去扭,只是在場地中央亂跑,在隊伍中來回穿插。我要領他、還有許多人都要領他進隊伍中去扭他就是不干。后來是小吳阿姨費大勁把他叫進隊伍跟著走了幾分鐘。我當時就意識到這是一非常好的契機,就對小吳說:“你若是能把我孫子教會扭大秧歌,那就是一個奇跡,我一定會好好謝謝你的”沒等小吳說話,旁邊有一個人聽了不屑地說:“一個扭秧歌有什么好學的,什么正經事”我可沒那樣想,我孫子從來都沒有人能教會他做一件事情,假如能讓他學會扭秧歌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再說別人想教他還不讓教呢。事實證明小吳教會我孫子扭大秧歌,為我以后訓練孫子不但開了一個好頭,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件事的意義遠比我當初想象的還要大。利用孩子喜歡的人來訓練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讓小吳幫我教孫子扭大秧歌、讓82歲的張爺爺幫我訓練孫子大聲說話,講故事、讓90歲的陳爺爺教孫子唱歌、鼓勵孫子和盛奶奶嘮家常,這幾個人在我訓練孫子的過程中都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我建議其他家長你如果發現孩子喜歡某個人的時候,你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讓他幫你訓練孩子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雙人訓練法

  所謂雙人訓練法,就是一個人在孩子的前面,要求孩子和你對視,另外一個人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對你教授者,當孩子不會回答時或是不會做的時候,這個人就要扮演孩子的身份給孩子做示范.。

  例如:當我問斌斌:“你叫什么名字?”斌斌就會反問我:“你叫什么名字?”這時示范人就用斌斌的身份回答:“我叫斌斌”并讓斌斌和他一起回答,幾次以后再問斌斌就知道自己回答“斌斌”了,盡管這時候他可能還不知道斌斌是什么意思,但隨著時間的加長,慢慢誰再叫斌斌他就知道是在叫他了。

  還有當我要斌斌:“斌斌舉起你的右手”這時斌斌也會跟我重復道:“斌斌舉起你的右手”這時示范人(有時候是斌斌的爸爸或媽媽、在外面我就找人臨時客串)不但自己舉起右手,他還要把斌斌的右手舉起來。

  因為孤獨癥兒童的理解能力差,他不明白你說話的意思,但他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你說什么,他就模仿你說什么。模仿也是一種學習的基礎和手段,無論是訓練孤獨癥兒童的語言還是訓練他們的行為,多給孤獨癥兒童模仿的機會,因為模仿也是一種玩,在玩中學,學中有玩,這樣的訓練孩子也容易接受。

  雙人訓練法主要應該以家庭為主,在公共場所也可以請人臨時幫忙,外人幫忙有時比家人教還起作用,孩子更樂于接受,說實話我訓練孫子,大部分都是借助外人的力量,尤其是在開始階段,外人的話往往比家人的要求他更愿意接受,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5、手把手教

  孤獨癥兒童不但智力低下同時也手腳笨拙,特別是手指的精細動作更是差勁。開始時我就以為我孫子自己不會拿筆,后來有幾個家長都有說他們的孩子不會握筆,尤其是寫數字3和8特別費勁。根據我的經驗,我告訴他們就是用你的手把著孩子的手去練習。

  我為教孫子學寫字,我手把孫子的手,足足寫了150天也就是五個月的時間。橋橋的爺爺、奶奶因為橋橋不會拿筆寫字非常著急,幾次打電話問為什么橋橋不會拿筆寫字,我就告訴他們手把手教,功到自然成,并把我的書稿拿給他們看。開始橋橋爺、奶奶說:“我們把他寫一會他就說什么也不干了”我說:“剛開始時間不要太長,幾分鐘就可以,逐漸加長時間,慢慢就好了。如果一開始你讓孩子寫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孩子肯定受不了”后來橋橋有了進步。

  我對斌斌不僅是寫字要手把手教,其他一些如打繩結、折紙、涂色、畫圖等精細動作,開始時斌斌實在做不來,我都是用手把手的辦法先教他做幾遍甚至幾十遍,就是現在斌斌有時還需要手把手教他才能學會某項技能。這個方法并不難,不妨我們都來試試。

  6、化重復刻板行為、動作,為規律性良習慣

  斌斌表現出這樣或那樣機械的刻板行為或刻板動作,因為他懂的東西、會的東西太少,所以性趣索然、行動呆板,總是重復某些固定的行為或動作。這本身是一個不好的偏執習慣,當我明白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就能對癥“下藥”。斌斌會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里經常重復某幾句、或某幾動作。我就在每天的這個時間里,都教他說做固定的話、做固定的事。開始的時候有些事情他不太情愿,只要我堅持,慢慢他會接受,久而久之他就能行成新的行為習慣。例如:我讓孫子每天早晨起來,練習算術口訣(小九九歌)、十以內加減法口算、寫鉛筆字帖,有電腦以后每天早晨又增加一項和電腦上課的內容。吃完早飯寫我給他規定的作業,然后領他出去玩,在外面回來就再寫我給他布置的作業。就這樣每天都是有規律性地生活和學習,到后來根本再也不用大人督促,到什么時間干什么事,成了他自覺自愿的行動。上學以后每天早晨照樣和電腦上課,從2004年12月1日開始每天早晨、晚上又增加一項寫毛筆字,這些事情幾乎是他雷打不動的功課,根本不用大人督促。如果有頭天晚上沒有寫完的作業,第二天早晨他自己會主動完成。吃完早飯不管多早,就催促趕緊領他上學,下午放學回來先寫日記,然后,再畫簡筆畫,吃晚飯后寫毛筆字、寫作業(如果作業多就留一部分第二天早晨寫),洗漱睡覺。每天早晚剩余時,還有重復性的語言,但重復的內容大多數都是老師和家長教的知識性內容如:加減法口訣、單字組詞、老師教的歌曲等,替代了大部分無用言語或是臟話。例如:原來他最愿意重復的“奶奶摸扎扎、強生、某某死了”等言語。

  現在經常說是10以內加減法口算,有時還會故意說錯題,等我來糾正如:“3+2=8、4+3=5對嗎?”或“5+2=4對嗎?”我若是說:“對!”他就會說:“不對!”然后他再說出正確答案。有時就自言自語“寄,郵寄、寄托,濃,濃度、濃縮。”、“斯文是思想的思嗎?”哼唱歌曲或念古詩詞:“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等。讓他背誦比較長的文章如:《赤壁之戰》、《太陽》等,這些事情幾乎占據了他所有的時間,他自然就丟棄哪些不良習慣。但這并不等于他就一點毛病沒有了,偶爾或在他某些言行中還能看到某些孤獨癥痕跡。

  7、轉移注意力

  斌斌有時哭鬧起來沒完沒了,這首先我要弄清楚他哭鬧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要想什么時候都知道孩子鬧情緒原因,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靠長時間對孩子細心觀察揣摩,對孩子的一顰一笑才能了然于胸,久而久之就可以預見孩子發展的趨勢。假如我一時實在弄不清他發脾氣的原因,這時我就采用注意力轉移法,即拿他最喜歡的東西或最喜歡做事情來分散他注意力。例如:我就經常用:“孫子別哭了,爺爺領你到外面玩去、爺爺明天領你上麥當勞”一般情況說出他最喜歡的這兩件事都能轉移他的注意力的。如果這些辦法都不管用,就用冷處理的辦法,不妨讓他自己哭個夠。等他不哭不鬧時,再和他講:“你以后再這樣,我就不管你”也能奏效。

  話說回來,一個孩子一個樣,這幾條辦法對我孫子有用,在其他孩子身上就未必管用。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一個道理——天道酬勤,我相信天道也會酬勞愛心和耐心的。一天不行就兩天、兩天不行,一個月不行就一年、一年再不行就兩年三年、五年…只要我們能用極大的愛心和耐心再加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孩子。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訓練我們孩子的方法,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有了質的變化,我們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為了孩子的明天,讓我們互相幫助,共同努力吧!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訓練孤獨癥兒童的點滴體會和方法二]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