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常問的問題和答案
Helen McCabe (孟藹寧)*
*感謝池朝陽女士為我們的回答所作的翻譯工作
教材
輔助訓練的用品用具何處有賣?
訓練孩子用的很多教材都可以自己做。比如,圖片,配對,認字,認東西,都可以自己做教材,或者是在家里找到。比如,教孩子配對,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牙刷就可以開始訓練了。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展,能夠交流,能夠自理,等等,所以最好的教材就是平時用的東西。
認知, 記憶力
孩子現在最大問題是認知很差,教很長時間也不會。記憶力很差。
如果你教孩子很長時間,他還是學不會,一定要考慮你的教法的問題。是不是太難了?要求太高了嗎?外界的刺激太多嗎?教孩子新的能力時(比如,認卡片上的圖片),一定要從最簡單的開始。如果要讓他認卡片上的蘋果,先確定他認識真正的蘋果。另外,自己要確定,是要他認識(“指給我看,哪個是蘋果”),還是表達(“這是什么?”)。開始時,不要把這兩個能力混在一起。先教孩子認物品,再教她表達,然后教她認識卡片上的那個物品。一步一步地做。越具體,越真實越好。從具體到抽象。從蘋果到卡片上的蘋果。記憶力的問題跟“重復”“復習”有關系。教孩子新的知識時,一定要重復很多遍。雖然他說了一次“香蕉”,但是明天你再問他“這是什么”時,他很可能不會了,不會學得那么快。所以,重復地聯系新的能力或者認知知識,重復好幾天,在外面聯系,在室內聯系,在廚房,在樓梯,等等。。。這叫泛化,就是讓他在任何地方都會說這個字,都會做這個認知項目。
訓練時出現的問題,困難
孩子學習新東西時,三遍四遍學不會就發急,這時就會攻擊老師,例如:用鉛筆劃老師,打老師,怎么辦?
如果出現了這樣的問題,請反省一下老師的教學方法。問題通
這只是個例子。重要的是如果一兩遍之后你的孩子還沒學會,你要么需要降低難度,要么需要提供輔助。通過輔助,可以保證孩子做出正確的反應;而他獲得成功之后就會愿意學習。另外,即使他是在你的輔助、幫助下才取得的成功,你也要表揚他。然后,逐步減少輔助的程度。
無論教什么都請記住,輔助和強化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提供適當的幫助以使孩子獲得成功是很重要的(通常是手把手,指示或示范。),然后逐步降低輔助程度。這還意味著表揚孩子也很重要,可以適當給他些小獎勵,如一塊小餅干,或他最喜歡的玩具讓他玩兒一下 --讓他明白他做對了,應該以同樣方式繼續表現這個行為或技能。
我的孩子泛化問題,沒有進行。沒有人幫助我.
泛化是教育訓練自閉癥兒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你說得對,如果沒有人幫助,實施起來是很困難的。但是,泛化的意思是指你要訓練孩子能與不同的人,或使用不同的物,或在不同情況下,運用同一技能。所以,你一個人也還是可以教很多東西。比如,你在教他一項新技能時,可以先在臥室里教,然后移到廚房去和他復習這項技能;再到外面走廊里去復習一下。這一過程,對實施泛化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要教孩子通過使用不同物品達到泛化,比如你用一個大的紅色的球教孩子辨別指認“球” ,你也要教他辨別小的藍色的球,大的白色的球,等等。你們在外面的時候,可以帶他去公園實施泛化,給他指在家里時教過他的一些事物(像“球” 或“樹”) ,告訴他在公園里這些仍是球和樹。當然,你說得對,如果能有別人幫你就比較理想了。讓更多的人接觸、教育你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有配偶,那么他/她當然應該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訓練當中來。其他能提供幫助的人還包括祖父母、兄弟姐妹,甚至是鄰居和單位的同事們。通常人們愿意幫忙,只是不太知道該怎么幫。你要主動提出要求,告訴他們你需要什么,以及他們應該怎么做。
目前尚未發現我的孩子特別感興趣的東西,無法引導他,吸引他的注意。
繪畫打球,玩電腦,寫字,看書,都無太大興趣。 唱歌也不太喜歡。只是喜歡坐車。
希望能給我一些待發孩子興趣的指導。
有時候要想擴展我們這些孩子的興趣的確很困難。許多自閉癥孩子都有著不同尋常的興趣,而且,通常興趣范圍也非常狹窄,就像你所描述的你的孩子這樣。有幾種方法你可以試試。首先,一定要繼續向你的孩子展示新玩具、新事物和新活動。只有這樣做你才能探索他有可能感興趣的新東西。有這樣一個例子,在美國有一個年輕人,她似乎對什么都沒興趣,整天就坐在家里。后來她的老師鼓勵她去徒步登山。盡管她一開始拒絕,但最終愛上了這一活動,經常要求再去。所以,我們要把眼界放寬,盡量為孩子多提供嘗試新事物的機會。
同時,重要的是要使用強化鼓勵你的孩子對新事物發生興趣。例如,如果他有一樣很喜歡吃的東西,把那個吃的東西留到他完成一項新的活動(如蕩秋千或者和你一起玩兒了一個簡單的游戲) 之后再給他。最開始時,可以在活動過程當中比較頻繁地使用強化,但要逐漸減少,到最后只有在活動或游戲結束時他才會得到強化。另外,在給予他物質強化(食物)的同時,也要給予他大量的表揚、微笑、擁抱等其他強化形式,這樣他才會將一個新的活動與他喜愛的食物,繼而與你的積極反應聯系起來,從而他也有可能增加對此項活動的興趣。
談到你的孩子,你說他喜歡乘車 ,那么你可以試試用這個活動作為一項新活動的強化。比如說,只有他和你唱完一首歌以后他才能坐車,或是到商店里買完一樣東西后才能坐車。請記住象他所喜歡的乘車這種活動必須發生在他不喜歡的活動之后。
最后,如果你的孩子跟你在家里似乎無事可做,要給他找些事情來做。即使你認為他不感興趣也沒關系。你要用你的熱情、贊揚和活力讓他相信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活動。而且你要使用強化(吃的、表揚、擁抱、呵癢等等)鼓勵他繼續進行這項活動。這樣做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避免你的孩子沉浸于自我刺激,刻板行為,從而中斷了與外部世界的接觸。
做任何一件事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耐心。
許多家長都談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這恰恰是自閉癥的一個特點。事實上,當自閉癥孩子對事物非常感興趣時,他們是可以集中注意力的。通常在教孩子新東西時他可能會注意力不集中,也許因為他不感興趣,或所學的東西太難了,或是他聽不明白。教自閉癥孩子跟教其他孩子不一樣。當我們教普通孩子時,老師通??梢哉驹诮淌仪懊嬷v課,學生可以在下面邊聽邊記錄老師所講授的內容和信息。自閉癥孩子不是這樣學習的。他們通常意識不到老師或家長所說的話與他們有關。他們可能能聽到老師或家長講話的聲音,但不明白那些詞語的意思,也不懂得他們應該對此作出反應。
所以在教一個孩子學新東西或在和一個孩子打交道時,用興趣來吸引他的注意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把一樣孩子非常喜歡的東西(這被稱為強化物)舉在你面前,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被引向你。當他一看那件東西,你就給出一個指令,比如說“洗手”,等他洗完手(如果有需要的話要給予輔助),你可以把這個強化物給他讓他玩一會兒。
除了給孩子看一下強化物外,要盡可能地使活動內容包含令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如果孩子喜歡小汽車,那就用小汽車教他閱讀和游戲,如果他喜歡音樂,那就通過唱歌來教他數學和單詞。選你孩子感興趣的材料教他,即使是些不同尋常的教具也可以用(用你孩子喜歡的書、圖片或其它東西教他語言表達理解或教形容詞,等等)。
另外,你還可以用孩子的興趣作為學習中的強化物。比如,如果孩子愛蹦,給他看一張目標活動的圖片(穿鞋),然后再給他看一張小孩子在蹦跳的圖片。教給他在他做完你想讓他做完的活動后(包括生活自理,學業,以及社會交往等方面的),他就可以做一個他喜歡做的活動,或得到他想要的東西。關鍵是一定要讓他在聽從你的指令之后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或從事他想做的活動。當然了,最開始時你應該只要求他注意很短的時間,給他一個他能很快完成的指令,然后用他喜歡的活動或物品獎勵他。
如果你的孩子顯得很不耐煩,而且不能集中注意力,他很可能是不明白你想讓他干什么或是他不感興趣。請謹記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需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一開始要用強化、獎勵(和輔助)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在家里,在訓練機構,越來越不肯配合,問題行為越來越多。怎么辦?
孩子越來越不肯配合,包括在家里,包括在訓練機構。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學習的解決方法往往要看訓練的方法,老師的技巧,可能要改變一下。首先要養成一個習慣,家長說,“我們一起玩”(不要說上課,可以說玩,或者別的什么都可以,如果他聽“上課”有不好的反映)就要開始交流(當然是訓練),但是要讓孩子覺得這是好玩的事,而不是你不高興、他不高興的事?!∪缓髲念^開始,就是你已經發現他越來越不配合,就不一定要訓練很難的能力。簡單一點,但是讓他覺得跟你在一起是很好玩的。比如,兩個人坐在一起,你給他很簡單的指令(把什么東西給我)。給你了以后,馬上給很多的強化。這樣讓他很容易得到強化,讓他喜歡這段”玩“的時間。我的意思是,你要改變他對“上課”的看法,讓他喜歡,使得你說“該上課了“或者“來跟媽媽一起玩了”的時候,他馬上有很積極地反應 。當然不可能總是很好玩。教他新的東西時,他肯定會有一些困難。但是通過輔助你可以讓他不怕新的內容(比如說,“把書放在桌子上”。如果他不會,用手把手輔助讓他放桌上,或者用示范,給他看“把書放在桌子上”是什么意思)。
所以總的來說,我建議先看看能不能讓他更喜歡跟你學習,要利用很多強化(包括強化物,吃的、玩的,但是也包括表揚、擁抱,等等),也要用輔助,讓你的孩子能夠成功。
另外,家長不一定要像老師那樣一對一地訓練。家長是家長,在家里,也應該強調生活自理、洗臉、穿衣服,等等,越自然越好。比如,快要睡覺的時候叫他洗臉,等等,這都非常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這樣的孩子大了以后,很重要的一點是能不能自理。
語言,交流
請問如何提高孩子事情復述能力?
關于如何提高事情復述的能力 (重新講述剛剛發生的事情),重要的是要從讓孩子回憶剛剛發生的事情開始。例如,媽媽剛一離開房間,爸爸就問,“誰剛剛走出房間?” 或者,孩子剛一放下書,老師就問,“你把書放在哪里了?” 再比如,你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每講完一頁,你就問他剛才那一頁上講了些什么,不要等到最后講完再問。問題的關鍵在于,對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來說,讓他回答 “今天你在學校做了什么”這樣的問題 或是讓他聽完一個故事并從頭到尾地復述一遍,對他來說是很困難的。所以,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 先讓他復述不起眼的小事或故事中的小片段;然后,讓他逐漸增加細節,或是逐漸延長從事件結束到你詢問他的時間間隔。比如說,你和孩子玩了一個游戲。剛開始時,一做完游戲你馬上就問他剛才在干什么;逐漸地,你要延長從游戲結束到向他提問的時間間隔,并且可以問他一些具體的問題。如果是講故事,你先問在故事中的某一小段里具體都發生了什么事情;然后逐漸擴大問題所涵蓋的內容,比如,讀完3頁或4頁內容再問他剛才故事里都講了些什么(復述所發生的事件)。并且逐漸增加你想讓他復述的故事長度。這些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塑造法 – 逐漸增加任務難度。當然,在使用這些方法時,一定不要忘了在他完成每一步驟時都要表揚他。
孩子每天看見她喜歡的小伙件(無論什么時候)都會抱著親 一下,這是想交流又不會不知道怎么交流的問題嗎?應該怎么辦?
看上去她的確是想交流但不知道該怎么做。一個解決辦法是直接教給她怎么和其他孩子進行適當的交流。例如,你可以在家里和她玩角色扮演的游戲。提醒她在看到小朋友的時候她可以說,“嘿,你好!你想(和我)玩嗎?”或者,她可以只是揮揮手,說聲“你好”。如果你能找到一些小伙伴來幫你,比如她的表兄弟姐妹,那就比較理想了。讓他們靠近你女兒,然后提示(提醒)她說你好。告訴這些小伙伴也要說 “你好” 或者“你想玩嗎”,作為恰當行為的榜樣。當你的孩子表現出恰當的行為并說“你好”的時候,記住要表揚她的良好行為。如果她確實想要擁抱或親吻一個孩子,用身體輔助或手把手的輔助將她從這種行為上引開,并給她做個示范,“你好,你想一起玩嗎?” (或其他適當的話語。)當然,如果你的孩子不能說話,你可以教她揮手,或微笑,或與小朋友分享一張圖片或照片 (比如,準備好一張有兩個小朋友高高興興在一起玩的照片;教你的孩子把照片給一個小朋友看,以表示邀請這個小朋友和她一起玩;然后教這個小朋友如何做出積極的回應,以自然地強化你的孩子的恰當行為。)
父親對孩子說很快會影響孩子嗎?
當然,最好在講話時要緩慢而清晰,以便為孩子做出一個好榜樣。其實,講話時語速較快所帶來的唯一一個不良影響可能就是,孩子會聽不太懂你在說什么,從而不利于他的語言和社會交往的發展。專家們通常建議,(家長)講話時要清楚明白,盡量使用簡單的語言,并用孩子能跟得上的語速。
孩子主動語言很少,問題行為:自言自語。
首先,關于 “自言自語”,有時候這被看作是個好的特征,因為這證明孩子至少具有說話的能力。你可以試試打斷他的自言自語,轉移話題,問他一些問題,并鼓勵他使用語言與你進行交流。而且,由于你知道孩子會說話,你可以對他進行一些系統的語言指導,比如指認和表達物體的名字,和回答問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對使用得當的語言進行強化。如果孩子回答了你的問題,可以給他少許食物作為獎勵,也可以給予大量的口頭贊揚。如果孩子自言自語的時間很短,而且不影響他接受外部刺激,那么,允許他這么做應該問題不大。不過,當然,如果孩子自言自語的時間較長,并影響到日常生活,那就要立即加予干預。自言自語的問題在于,這一行為表明孩子的注意力只在自己身上,他并沒有關注到外界的人,事件或刺激??偠灾?,關鍵是要與孩子多接觸,盡量找事情給他做,別讓他閑下來,要讓他多參與外部世界的活動。
至于主動語言, 一定要多創造交流機會: 不要去預料孩子的每個需要。盡量讓他通過溝通 ,說話 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這是鼓勵主動語言的很有效的方法-- 他必須說話才能得到那個東西。比如:把他很喜歡的玩具,書,食品,等等放在一個比較高的書架上--他看得見但是拿不到。
再比如,(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把一個他很喜歡的東西放在一個透明塑料盒里 (很難打開) 給他。 因為他想要那個東西, 所以他更愿意說話。你 示范說:“我要” 或者 “打開”, 或者 東西的名字。
另外,對那些具有語言能力但不會使用主動語言的孩子,要教他們如何主動要求一個物品。比如,在吃東西時,為了讓他說 “還要” 或者“想要”,你可以先只給他一點點他喜歡吃的那樣東西,把剩下的放在離他較遠的地方(他可以看得見)。當他伸手去夠的時候,不要讓他拿到,也不要說話,但要期待地看著他。如果他哭了并仍然試圖去夠到那食物,你就一手拿起那食物,用另一只手指著它,然后說出孩子的名字一邊引起他的注意。稍等片刻。如果他仍不說話,(記住,他有語言,只是不太用)你就將食物移近他,(但仍 在你手里)再次指著食物,用口型提示 “還 --要--” 但不要說出來。 等一等,看一看,如果他還是不說,你仍要像剛才那樣做,但這此可以說出 “還”這個詞。如果他需要的話,你要逐漸加強提示的程度,一直到你完整地示范出你要他說的那個詞。他說出那個詞后,你要把食物給他,并表揚他。然后,再做一遍。記住,一定要從最低程度的輔助開始(只是用期待的目光看著他)。
各種問題行為
嚴重挑食、不吃粗纖維綠色蔬菜怎么辦?
如果孩子挑食,最好的辦法是選一樣你希望他吃的東西,比如白菜,同時桌子上有另一樣他喜歡吃的東西,比如,雞肉。方法就是,先吃一口白菜(很小一口),再吃一口雞肉。如果不吃白菜,不可以吃雞肉。吃雞時也不要吃太多,一口白菜,一口雞肉。這樣雞肉是一個強化物,另外,如果不吃白菜,孩子怎么哭,怎么鬧,怎么不愿意吃東西,也吃不到那個雞肉。家長心疼,有時候不愿意這樣做,因為擔心孩子會餓。但是餓了一頓飯以后,一般來說他們就會愿意吃白菜了。一開始,他只要吃一點點那個不喜歡的東西,然后就可以吃一點他喜歡的東西。每個不喜歡的菜都可以用這個辦法。道理就是強化,就是為了得到你喜歡的東西,你必須要先吃一個不喜歡的東西。這樣下來,孩子會慢慢愿意吃很多不同的菜。
孩子偏愛特別的物體和玩具。這種現像該怎樣制止更有效?
很多孩子偏愛很特別的東西,往往也不是玩具,而可能是一般孩子不感興趣的東西(比如,鑰匙,遙控器,等等)。我們先解釋,為什么要制止他。不能總是玩這個東西,不能到處都帶著這個東西。特別偏愛一個很特殊的物品算是刻板行為, 孩子總玩那個東西,就很可能沒有辦法接受外來的信息、刺激。一個建議就是,利用這個物品來做強化物。就是,只有他先做你想讓他做的事,才能得到那個東西(比如,先穿鞋,再玩兩分鐘)。如果做一對一的訓練,可以用它來做強化物(但是給她玩的時間不要太長,玩一兩分鐘就要再學習了)?;蛘?,日常生活中,你“控制”那個物品,只有他表現好的時候才可以得到??梢蕴崆案f(即使你認為他聽不懂,還可以跟他說,解釋),“不能總是玩這個東西,表現好,媽媽/爸爸給你玩一會兒”。這樣做的同時,也要增加他對其他東西的興趣和能力。不要讓他閑著,跑來跑去,沒什么事,這樣的話,他肯定會一直想著他偏愛的那個東西。
總的來說,如果你認為他偏愛的東西在影響他的生活,他的交往,那就要制止他,讓他明白可以玩這個東西,但是不是一天到晚都可以拿著那個東西。
許多環境、場合他不適合去,沒有人能幫助他適應那些場合。我的精力有限,怎么辦?
孩子不適應一個地方的確是常見的問題。比如說,去一個外面的飯館,人多,可能有點吵;再比如,超市等等都有可能不適應。第一步是觀察,爭取了解他為什么不適應那個地方。如果太吵了,可以在人少一點的時候(比如,晚上比較晚的時候,等等)帶他進去,看一下就走。慢慢增加他在那里的時間。這個道理,這個方法叫“塑造法”,讓他從很少的時間(一分鐘不到)開始習慣在那個地方,逐漸增加時間。當然,每次去了以后,在那里的時候,一定要給他很多的強化(表揚,夸獎,擁抱,等等)。開始的時候,他出來以后也可以給一點吃的或者玩的強化物。讓他明白:我去那個地方以后可以得到很好的、我喜歡的結果。
所以,兩個原則。第一,時間。為了讓他適應,要找到最合適的時間去。去的時間在開始的時候應該特別短,以慢慢適應那個場合。第二,強化。去了以后,有好的結果??梢杂帽頁P,可以用他喜歡的東西,也可以用活動強化(他喜歡去公園,但是我們必須先到這個飯館,才可以去公園)。
孩子有時會莫名其妙的狂笑,而且處罰無效。我不知道這與什么有關。
如果不作行為功能評定,很難回答這個問題。表面看上去他好象是無緣無故地在發笑,但這一行為很可能具有某種功能(目的),盡管我們可能并不了解這一功能是什么。例如,他感到厭煩,或者不舒服,或者想打攪我們(通過觀察我們對他大笑所做出的反應他可能得到滿足,等等)。要想判斷這一行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唯一的辦法就是:每次出現這一情況時都要仔細觀察,要記錄在這之前發生了什么,以及在這之后發生了什么。是不是只發生在家里?在外面也會發生嗎?是不是只有當媽媽在身邊或爸爸在身邊時才發生?注意觀察,并問問自己這些問題,看看是否能找到這一行為在什么時候發生以及為什么發生的規律。懲罰通常不會起作用,因為它并沒有針對這一行為的功能。最好是想辦法用其他行為來替換掉這一行為(這叫替代行為)。例如,如果你確信他在厭煩和無事可做的時候就會這樣笑,那么你要更頻繁地和他接觸交流,給他提出更多的指令和要求,以便讓他知道你一直活躍在他的生活當中。當然,盡量找些他可能感興趣的新活動。 但如果你發現只有當他爸爸在他旁邊時他才那樣笑,那可能是因為他很高興看到爸爸對他狂笑所做出的反應。他爸爸是否反應很強烈?他是否會生氣并沖孩子大聲叫喊?如果是這樣,孩子可能會期待這種反應,并很高興地觀察這一反應。所以,關鍵是爸爸要停止以這種方式做出反應--最好是忽略孩子的行為,然后開始平靜地和兒子交流,比如讓他穿上鞋,讓他關上門, 讓他一起出去,等等。
孩子最喜歡去觸摸汽車的標志。還有電視上出現的所有校志性的圖案。我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還有去摸別人身上穿的衣服穿的有圖案的標志。。不管男女。
這種行為當然是種刻板行為,是對某種事物的迷戀。首先,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不要去摸別人的東西。要從在家里開始教起。教給他 “我的”和“你/他的”之間的區別。告訴他,他只能去摸去動屬于他自己的東西。即便他還不會說或不理解(人稱)代詞,也要開始教他:千萬不要去喝別人杯子里的水,不要去吃別人盤子里的食物,不要去睡別人的床,等等。他需要學習了解私人空間,學會不去觸摸他人以及他人的物品。(當孩子越來越大或當孩子跟陌生人在一起時,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如果兒童或青少年自閉癥患者不理解觸摸他人或被他人觸摸是不恰當的行為--不論是陌生人亦或甚至是熟人,對他們來說都有可能是很危險的。)所以,在家里就開始教他不要去摸別人的衣服和身體。到外面之后要常提醒他不要那么做。
至于去觸摸汽車上的標志,顯然這樣做也是很危險的。既然他對標志這么感興趣,你可以試試從報紙雜志上剪下各種標志性的圖案。告訴他他可以在家里看和觸摸這些圖片,但是在外面不行。另外,可以考慮挑選一輛車,可以是朋友或是鄰居的,告訴他,他可以觸摸這輛車上面的標志,但一定要在車停在那兒的時候才可以這樣做。換句話說,在可控制的情況下允許他去觸摸和看那些標志,比如報紙圖片上的標志,和朋友汽車上的標志。當他試圖去觸摸其他汽車上的標志時,你就緊緊握住他的手,并繼續往前走。在他執意要去摸車時,忽視他的抗爭和請求,平靜而堅定地繼續向前走。你們走過那些車后,你可以為他“走路時很乖”和 “保持小手很乖”而表揚他。出門時可以帶上些他愛吃的零食,在他安全的走過那些車而且沒有去摸車上那些標志之后,給他些零食作為獎勵。
我家小孩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坐不住,在學校不肯進教室,進教室就哭,出教室就沒事了。
從你的描述來看,問題好像主要是孩子不愿意進教室。他不想進教室,進了教室也不肯坐下,只是哭。一離開教室他就沒事了。我覺得這一事實說明呆在教室里會使他很不高興。他在試圖避免呆在教室里,避免學習。要處理這個問題,首先你要觀察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他到底在回避什么?他不喜歡什么?例如,他是不是被要求坐很長時間?老師的要求是不是太高太困難了?老師是不是沖他叫嚷了?這些對孩子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使他不愿意呆在那兒。
所以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要考慮怎樣才能讓孩子喜歡呆在教室里。這里有幾條具體的辦法。第一,要保證使用足夠的強化,好比表揚、休息或其他對表現好的獎勵。例如,如果孩子安靜地坐了3分鐘,給他一點兒吃的,逐漸延長他在得到強化之前需要坐在那里的時間(這叫作“塑造法”)。事實上,第一個獎勵應該是獎勵他進來并坐下。他一坐下就獎勵他(告訴他“坐得真好!”,然后給他一小塊餅干或是他喜歡吃的東西)。當他安靜的時候也要表揚和獎勵他。另外,要考慮課堂上講的是什么內容。事實上我很難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不知道那是個什么樣的教室,老師教書的是什么內容,以及教室里還有多少學生等情況。但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考慮所教內容是否適合孩子。如果太難,他就會想要逃離挫折感。試試降低你的要求,確保他能成功。等他成功之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增加難度。
除了強化,我還有兩點建議:輔助,以及在家里練習。首先,用動作(身體)輔助讓孩子坐下來。跟他說一遍“坐下”,然后用身體輔助將他帶到椅子前坐下。不要強迫他,也不要在身體接觸的時候用力過猛。要平靜而堅定。如果他發脾氣拒絕坐下,鎮定地在他旁邊等待,但要把手放在他肩膀上以防他跑開。再對他說一遍“坐下”,并用身體輔助幫他坐下。只要他屁股沾到了椅子,就開始表揚他。但要確保你所表揚的(行為)動作接近你想要他做的動作(這也叫“塑造”)。如果他開始哭,忽視他的哭鬧,耐心等待。表揚他坐下來了。他一旦安靜下來,要給他一個大些的強化(比如一小塊餅干),而且要立刻給他一項任務讓他完成。讓自閉癥孩子安靜地坐在那兒什么都不干是很困難的。
這里有第三個建議。如果你的孩子與其他很多孩子一起上課(與在家里他專用一個小房間相比),練習靜坐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在家里爸爸媽媽可以教孩子如何安靜地坐下來。 想想學校里都有哪些要求。如果老師要求學生安靜地坐半個小時,那這也是你們的目標。剛開始教的時候先要求他坐很短的時間,也許只有30秒鐘。和他一起坐下來,向他示范正確的行為模式。他安靜地坐30秒后,要極力贊揚他,并稍稍給一點兒強化物或獎勵,并允許他起來在周圍跑動一下,玩兒1到2分鐘。然后再讓他坐下,你也要安靜地與他一起,逐漸延長讓他安靜坐在椅子上的時間。在他達到你定的目標后一定要給他很多強化。另外,如果他拒絕坐著,并且站起來哭的話,幫他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并且告訴他“安靜地坐下來”。
總而言之,請記住孩子是想要逃避教室,那你就必須向他表明,坐在教室里沒那么糟糕,相反那是個他可以得到獎勵、取得成功的地方。只有這樣他才會愿意去。
我兒有10歲。從小到現在一直啃指甲,數次糾正沒改,在家有人監護時不啃指甲。在學?;驘o人在旁邊時就啃。請教!
實際上這是個普通孩子/非自閉癥兒童也會有的問題。我自己就曾經有過這個毛病,尤其是我小的時候。而且即使是現在,我有時也愛咬我的手指甲。這確實是個壞習慣,但問題是,它會在多大程度上干擾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如果這個行為很嚴重,而且如果它實際上是個自我刺激行為,那么我們就要著手解決它了。換句話說,如果這個孩子,每當他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不停地)咬手指甲,而對他周圍環境里的任何事物都不關注,那這就是一個問題了。如果你想解決它,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DRO”,意思就是說你要觀察孩子,看一下他咬手指甲的頻繁程度是多少。如果他總是每2分鐘就咬一次,那么如果過了1分鐘他沒有咬,就要為“安靜的小手”而表揚他。你要總是強調(提及)積極的行為(“安靜的小手”)而不是消極的行為(不要說“你沒有咬指甲真好”),這意味著你需要(持續地)觀察他,即使是在你和他沒有明顯接觸的時候,這樣你才能在他表現出“安靜的小手”時及時表揚他(甚至是給他個獎勵)。然后逐漸延長他為獲得表揚和獎勵而(堅持)沒有咬手的時間間隔。這樣做的原因是:他會懂得保持“安靜的小手”會很好,很愉快,因為這樣做他獲得了獎勵。
另外一件需要考慮的事是,這些時候孩子在做什么?在沒有人看著他的時候,他都在忙些什么打發時間?他知道怎么自己玩或自己學習嗎?如果他只是無所事事地坐在那兒,或漫無目的地在周圍遛達,那么另一個重要的干預措施就是教給他自己能做的新活動。教他按照你的指導來玩拼圖,然后逐漸減退你的輔助以及你在場的次數,直到他能自己忙著玩拼圖玩上(比如說)幾分鐘。自閉癥兒童不具備有效利用時間的技能,結果通常是表現為某種形式的自我刺激行為,比如像咬指甲這樣的行為。
家庭/家長的問題
家長是否應當放棄工作在家教育她?
至于到底該怎么辦,每個家庭都有自己要考慮的條件和因素, 包括孩子白天的安排,包括你自己的精神,包括你的工資,也就是生活來源。
如果你目前有很穩定的不錯的工作,這比較重要。如果你辭職,生活來源從哪里來,特別是因為孤獨癥機構比較貴。 但是我也理解,家長不想耽誤時間。想抓緊時間訓練,有時候只有家長能陪孩子上培訓班。如果有阿姨/保姆,可以給她一些要求和培訓,你上班的時候,保姆可以有效地管孩子。
如果你家里不需要你現在工作掙的錢(如果你愛人掙的錢已足夠養活一家子了),那么你可以考慮辭職,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因為辭職有可能會給一個人的自信心以及日常的心情帶來消極影響的。如果你辭掉工作,整天和孩子呆在家里,你可能會有挫折感或孤獨感。如果你的孩子能取得巨大進步,你可能還會有些成就感。但自閉癥孩子通常都會進步得很慢。如果你的孩子看上去沒有什么改進,這會不會使你感到沮喪和失望?
許多人/婦女都喜歡有份工作,在工作中他們可以保持與外界社會的交往以及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感覺是與家有自閉兒這一事實相脫離的。但是也有一些婦女(媽媽們)覺得她們不能專心工作,所以最終決定和自己的孩子呆在家里。
與你的孩子呆在家里并不能使他得到治愈。這也許能幫你抓緊時間多做一些訓練。我想每位母親,每位家長對此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經濟上的,你自己的心情,社會聯系,以及變通的辦法(比如雇個保姆來幫你)。
孤獨癥的幾種類型
我的兒子今年四周歲七個月,三歲左右偶爾會說“我不吃飯”,“我不高興”,“要玩”,“要喝水”。還會告狀,說媽媽罵人,看起來正常。但后來漸漸的變得不會講話了,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孤獨癥其實有兩種發病的過程。一種是從出生的時候就跟別的孩子不一樣,發育遲緩,沒有語言,不愿意看人,不喜歡父母抱他,等等。但是還有一種是開始發展得很正常,到了兩歲左右,也可能三歲,他開始“退化”,就是,不說話了,不看人了。然后你就要開始訓練他,讓他再往前走,再有進步,學新的東西。所以,請家長明白,像這種到了兩三歲的時候不說話了,失掉很多原有能力的情況,并不是所有的孤獨癥孩子的發病過程,但是是很大一部分孩子的發病過程。
很想知道阿斯伯格孩子在長大成人后的樣子。好的和差的例子都想知道。我們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長大成人后融入社會,獨立生活。
雖然我沒有辦法保證你的孩子長大以后會怎么樣,但是我知道在美國,有很多阿斯伯格成人都能獨立生活,有工作,有一些朋友,可以和他人交流,甚至結婚都有可能。當然他們都不一樣,有的可能需要多一點的支持/幫助,有的更獨立。如果說最好的例子,比如上大學、讀研究生、結婚生孩子,都有可能。如果說差的例子,他們在日常生活的一些方面還需要一點幫助(比如,打電話,管理自己的錢,等等)。很難說,每個人,包括孤獨癥,包括阿斯伯格癥,都會不一樣,水平,能力都不一樣
各種治療方法
您本人對目前有人采用的生物療法(排毒)有什么意見?這是不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這種方法被認為是一種試驗性的并帶有一定危險的方法。請先不要使用這種方法。也許有一天,人們會找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它的安全方法,但我們目前尚無法做到。在美國已經有兒童因使用該方法而死亡的先例了。所以,目前我認為這是一種不安全的方法
上學問題
我女兒今年才三歲。有一些基本的語言。對于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基本上可以表達,但她的注意力不集中,也可以與人目光對視。有一點生活自理能力。
請問: 經過教育,培訓,可以接受正常教育嗎?
這個問題里包含了很多要素,而且針對每個孩子答案也是會有所不同的。一個自閉癥兒童的發展未來取決于他/她自身的能力,他/她所獲得的訓練。當然,還有社會所提供的機會。如果你的孩子能說話,能表現出恰當的行為,能在教室里安靜地坐著,還能聽從老師的指令,那么她被學校接納的可能性就很大。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你知道,在中國這通常要取決于老師和學校。至于她是否具備上學的能力,我還是說,這要看每個孩子能取得什么樣的進步了。從你的描述來看,你的孩子有很強的能力,而且很有可能繼續取得進步和改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希望普通學校能夠接收她。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