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1日至8月2日,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中國精協孤獨委員會和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共同舉辦了第一期中文修訂版《兒童孤獨癥心理教育評定量表》(C-PEP)培訓班。本期培訓班共有41個單位51名學員參加,他們都是來自國內十多個省市和部隊醫療與康復機構的專業人員,通過3天的培訓,經考核合格,都獲得了由中國精協和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頒發的結業證書,圓滿地完成了培訓。
今年4月2日,中國殘聯副主席、黨組成員呂世明同志在孤獨癥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說:中國精協孤獨癥委員會的成立順應形勢,是配合政府、殘聯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建立的舉措之一,希望各位委員、顧問委員戮力同心,精誠合作,推動我國孤獨癥相關工作的健康發展,提升和規范服務機構的水平。舉辦C-PEP培訓班,是中國精協孤獨癥委員會為此采取的重要舉措。
兒童孤獨癥是一種嚴重的、全面發育障礙,它對患兒及其家庭造成極的大痛苦和導致殘障的可能已是不爭的事實。早期診斷和康復教育訓練的早期介入,可望減輕患兒癥狀,最大限度發揮其潛能,爭取較好的預后。由于每個孤獨癥兒童的癥狀和嚴重程度有很大的差異,就需要使用C-PEP這樣的工具對患兒進行評估,獲得有關患兒發育水平的信息,指出患兒偏離正常發展的特征與程度,為臨床醫生、特教工作者及家長制訂有針對性的康復教育訓練方案提供科學依據。美國《孤獨癥心理教育量表(PEP)》是公認的較好的測評工具,將其引進并進行跨文化修訂產生的C-PEP,是遼寧師范大學在北大六院課題組協助下完成的。它是遼寧省教委“重點扶植項目”和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1999年通過鑒定,在2001年全國6萬名0~6歲兒童抽樣調查和2004年北京市殘疾兒童抽樣調查中,被用作孤獨癥的診斷和心理發育評估的工具。實踐證明,它能充分反映我國孤獨癥兒童的生理及心理特點。舉辦C-PEP培訓班目的,就是通過它的推廣使用來提升和規范孤獨癥服務機構的水平。
本次培訓班受到有關領導的高度關心和重視。7月31日上午,培訓班的開幕式由協會孫敦科副會長主持,中國殘聯馬廷慧副主席、中國殘聯組聯部郝爾康處長、北大六院董問天副院長、協會楊曉玲會長等領導出席開幕式并講話,祝賀培訓班的開辦,強調本次培訓班的重要,預祝培訓班圓滿成功。馬廷慧副主席參加聽課,認真記筆記,身教勝于言教。董問天副院長將科技報告廳、貴賓接待室和會議室提供給培訓班使用,安排醫院有關人員加班為培訓班提供服務,盡量給予方便。培訓班從籌備到開辦一直得到郝爾康處長和中國精協溫洪副主席的支持和關心。郝處長一再強調兩個體系的建設不會忘掉孤獨癥這一塊,C-PEP符合我國國情,學好用好它,對規范和提高孤獨癥服務機構的水平十分重要,勉勵大家教學相長,努力辦好培訓班并為以后的培訓提供寶貴的經驗。8月1日,溫洪副主席從外地出差趕回現場,講到了C—PEP培訓的重要性,稱本期培訓班是黃浦第一期,所以要嚴格把關,對成績合格的學員頒發結業證書,不合格的將進行補考或第二期免費培訓;在閉幕式上,她親自給學員頒發結業證并發表感言,當她講到粉身碎骨也要為孤獨癥事業做些實事時,全場都為之感動,學員們都下定決心,回到自己的崗位一定學以致用,為孤獨癥家庭提供良好的服務。
本期培訓班的教員都是C-PEP課題組的重要成員,且十分敬業。中國精協孤獨癥委員會的顧問、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楊曉玲教授和遼寧師范大學孫敦科教授,一個是1997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及2007中國殘聯福利基金會資助的C-PEP課題組的主持人,一個是為C-PEP的翻譯及修訂作出杰出貢獻的遼師大C-PEP項目的主要成員,在業界德高望重。本期培訓班從籌劃到實施都是他倆牽頭,雖都年近70,仍不辭勞苦對培訓認真組織、周密安排;他們不但親自講課,還一直呆在現場,發現問題馬上研究改進。楊曉玲教授主講了CARS量表與C-PEP 病理部分,孫敦科教授主講了C-PEP修訂堅持以PEP第一版為藍本的若干原因,他倆都強調C-PEP是工具不是玩具,不能濫用,要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它。
中國精協孤獨癥委員會副主任、C-PEP項目主要成員、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賈美香大夫和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9重點課題《兒童孤獨癥及相關發育障礙PEP量表中國城市常模的編制 》主持人于松梅博士都是本次培訓班的主講老師。于松梅博士主講了心理量表的編制,使用原則和注意事項;C-PEP的內容,計分方法和意義。賈美香大夫主講了C-PEP實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和如何將C-PEP評估結果轉化為康復訓練計劃,并以一個孩子的個案為例,為大家做了詳細的示范講解。除此之外,她倆還為培訓班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例如賈美香大夫除了擔負繁重的門診工作外,還要帶領協會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地進行會務準備;對C-PEP工具箱的制作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查,堅決按使用要求把關,既要適用、耐用還要環保,不合要求堅決重做。
由于對孤獨癥兒童心理評測的特殊性,除理論學習外,更重要的是講求實際操作,讓每個學員都有實習的機會。為保證實習質量,還從武漢、深圳和長春請來李丹、王晉濤和王秀榮三位實習輔導教師,她們都參加過課題組的工作,在這方面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地的老師都提前1天到京,一起進一步研究測試工具的使用,并又一次完成一致性的評估。老師們現場指導、手把手的教,不厭其煩地耐心講解,讓學員們受益匪淺;他們的敬業精神,讓學員們十分感動。
參加培訓的學員們學習熱情很高、勤學好問、努力刻苦,培訓班雖然安排緊湊、要求嚴格,都能接受。他們來到北京,白天學習,晚上不去逛街游玩,而在賓館里認真復習,看操作手冊,背誦指導語,熟悉評估工具。對以抽簽抽題的方式對學員進行理論與操作的閉卷考試,感覺又回到了學生時代,很是擁護,有幾個甚至獲得了九十多分的優異成績。
本次培訓班使我們感到機構十分渴望提高和規范自己,迫切要求多舉辦這樣的培訓班。這次計劃中限量只招收30名,但后來實際來班學員達51人(到京后再報名,以致無法拒絕)。他們說,很多機構很想向規范化、科學化、專業化靠攏,但是沒有指路人,從而找不到方向。本次由中國精協孤獨癥委員會及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聯合舉辦的C—PEP培訓班,為各機構指明了方向,解決了困惑!希望以后多舉辦類似的培訓班,并把范圍不斷擴大,讓自閉癥領域的路越走越寬!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