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診療研究 > 瀏覽文章

重視少兒自閉癥 實行政府投入 建立特殊訓練機構的建議

2010/2/23 9:20:24 來源:互聯網 作者:姚文偉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少兒自閉癥,又稱ASD孤獨癥。它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也是一種精神和心理上的雙重疾病。其癥狀主要表現為:接觸新鮮事物的欲望和能力較弱,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落后,感覺異常表現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的恐懼或喜好等,嚴重的還有攻擊、自殘和暴力的傾向,毫不夸張的說,如果不接受正規的專業訓練,若干年后他們將會成為社會上的“定時炸彈”。

  一、自閉癥兒童家庭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精神痛苦

  有人用“星星的孩子”比喻自閉癥患兒,因為他們不愿與外界交流,像星星一樣純潔,永遠不懂得像太陽一樣發出自己的光芒。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支柱!很多自閉癥患兒家長舍棄工作,為孩子四處求治。然而,在國內目前只有中國愛慧,青島以琳,北京星星雨三大權威自閉癥治療訓練機構,但需要排號治療,前去治療的孩子多,有的一年也排不上,即使排上了,但每個月訓練學費高達2850到5000元左右,而大多數孩子需要3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見效,長期高昂的異地訓練費用, 普通工薪家庭負擔不起的。

  患兒家長的精神痛苦也不是我們不能體會到的,“作為患兒父母,我們只能傾盡全力治療,可是當我們不在了,又有誰來照顧這群可憐的孩子?”大慶東風新村的一位 李女士說?!耙酪黄鹚?,不能讓孩子無依靠的在世上受苦!”這是許多自閉癥患兒家長的心聲。很多經濟能力差的家庭被迫放棄治療,無奈地將孩子鎖在家中,也有些患兒父母因無法承受經濟,精神的巨大壓力,棄子出走求一時解脫,更有一些老人帶著對患兒的牽掛含怨離世……

  二、不斷增多的自閉癥患兒已經形成一個社會問題

  來自哈爾濱市2005年一份對18個月以上的自閉癥患兒的調查結果顯示,該病患病率為18.8/每萬,男女比例為8:1。按照2007年黑龍江省年末常住總人口3824萬人估算,我省至少有7萬個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少兒自閉癥,也就是說有7萬多家庭正飽受兒童自閉癥帶來的痛苦。

  這些自閉癥患兒和正常孩子不同,正常孩子兩歲可以入托,6歲接受九年免費的義務教育,而這些自閉癥患兒因為有怪異行為如:旋轉,尖叫等被托兒、學校拒之門外。又因為他們有極強的模仿能力.不能和聾啞,腦癱,智障的孩子在一起,所以自閉癥兒童也不能到正規的特殊教育學校學習。

  患兒家長找過民政、殘聯和教育局等部門,因為政府沒有相應的文件來支持自閉癥的訓練和教育,因此我省至今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和訓練等問題屬于空白。雖然有關部門都很同情,但不能給自閉癥家庭實質性的幫助?!百即蟮囊粋€省競沒有這些自閉癥患兒容身之所和教育之地!”患兒家長們悲慘的呼喚催人淚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保證社會穩定的基本困素,更何況現在自閉癥兒童越來越多, 它將給日后的家庭和社會造成很大的不穩定因素,這是政府,教育,民政等部門必須重視和解決的社會問題。

  三、自閉癥患兒經過專業訓練可以回歸社會

  自閉癥不是弱智,有30%的自閉癥兒童是超高智商,如著名的數學家陳井潤,畫家凡高,科學家愛迪生都曾是自閉癥。這足以說明,雖然目前還不知道自閉癥患病機理,但只要大部分患兒被提早發現,并到專業的康復機構進行如語言、參與能力、感覺和運動、認知理解、學業預備、精細能力等恢復訓練,一些高功能的自閉癥兒童是有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而不是“天才”患兒,起碼經過正規訓練后,實現生活自理,回歸社會。

  當前我省兒童自閉癥訓練機構主要是民間來運作,有些地市的民間訓練機構舉步維艱,例如2008年經省教育廳批準成立,屬特殊性質學校性質的大慶市的鳴語學校,靠收取的每名患兒每月1600元的培訓費,不足以支付高額的校舍、師資等費用,已經入不敷出,難以生存。鑒于當前我省各地自閉癥患兒不斷增多,也因為這確實是教育空白,更是建立和諧社會不能忽視的民生工程,因此對于少兒自閉癥患兒的訓練和教育,必須以政府投入為主。

  建議如下:

  1、進行全省范圍的兒童自閉癥調查,各地市成立自閉癥兒童專業訓練中心,有條件的地市對患兒實行免費培訓。條件差的地市實行低收費,同時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在稅收、校舍等給足優惠政策。

  2、在全省各大醫院、高等醫學院校設立自閉癥門診或建立鑒定機構,在師范類院校擴大特殊教育招生,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和教師。

  • 發表跟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