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診療研究 > 瀏覽文章

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和評估

2014/6/16 9:05:37 來源:時一憨博客 作者:郭延慶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介紹— 孤獨癥譜系障礙是一種生物學基礎上的神經發育性障礙,以1)社交溝通和社會互動的缺陷,以及2)行為、興趣和活動的局限而重復的模式為特征。孤獨癥譜系障礙包括以前被稱為孤獨癥性障礙(經典孤獨癥,有時也稱為早期嬰兒孤獨癥,兒童孤獨癥或者Kanner孤獨癥),童年瓦解性障礙,廣泛性發育障礙(NOS),以及阿斯伯格障礙(也稱為阿斯伯格綜合征),如果符合當前診斷標準的話。
  此處將復習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對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篩查監控,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現患率,病理學、臨床特征以及處理將單獨討論。
  綜合評估
  概述—對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評估應當包括一個綜合評估,最好經由一個在診斷和處理上擁有專長的團隊來進行。評估應當包括詳盡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神經檢查以及對該兒童的社交、言語和認知發育的直接評估。應當留出充分的時間進行標準化的對父母當前關注和兒童既往行為歷史的面談,以及對社會和溝通行為與游戲的結構性的觀察。
  綜合評估有以下幾方面的目標:
  ·         明確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
  ·         排除因其他情況產生的癥狀,這些癥狀可能提示孤獨癥譜系障礙
  ·         發現對治療和基因咨詢有意義的其他合并癥的情況
  ·         評定兒童的功能水平以及其優勢和弱勢的領域特征
  初級保健提供者的角色— 初級保健醫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傾聽家長的關注并認真對待。盡管初級保健醫生在病因學探查上通常已較為順手(比如發現相關障礙,病史收集與檢查,并在需要時協調基因、代謝和神經病學的評估),但在確定孤獨癥譜系障礙時通常還需要尋求該領域專家的幫助。
  理想的情況,由初級保健提供者發現的有孤獨癥譜系障礙風險的兒童應當接受綜合的專業的評估。有時這會導致做出診斷的顯著滯后。因此,初級保健醫生應當熟悉綜合性評估內容?;谀切┰诔跫壉=…h境下可完成的部分評估,在初級保健醫生認為已經給予了全面評估的情況下(比如參考DSM-5診斷標準,利用一些診斷工具),兒童可以在等待進一步綜合性評估或者確定的診斷意見時被給予傾向性診斷。另外,初級保健提供者對在任何關鍵領域-社會溝通、社會互動和行為-有潛在遲緩關切的兒童都應當同時推薦他們接受適當的服務(比如,早期干預或公共教育系統的教育部門)。
  在兒童等待全面專業化的評估期間,初級保健提供者可以向家庭建議或推薦其他一些干預。這些干預依家長們的關注而有所不同:
  ·         對于擔心孩子困難情緒的父母,保健提供者可以與父母討論情緒氣質的概念,進行針對孩子或者父母的情緒氣質量表測查(比如Carey氣質量表或從父母教育中心中可免費獲得的任一氣質量表),并討論吻合程度。
  ·         對于擔心孩子社會化延遲的父母,可以推薦他們參加一個被督導的社區游戲小組(另外,對所有懷疑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兒童都應推薦到發育服務部門)。
  ·         對于擔心孩子語言發育的父母,保健提供者可以建議父母使用圖片書以幫助建立共同注意,命名物體,或者講故事。也可以鼓勵父母把他們正在進行的活動為孩子實時描述。
  上述都是建議的干預,適用于所有兒童(尤其那些有溝通落后的孩子),這些干預可以在家庭等待更為明確的評估時提供支持。
  病史— 對孤獨癥譜系障礙篩查陽性的兒童,病史應當包括以下信息:
  ·         發育史回顧,尤其注意早期社會-情感和語言里程碑,游戲技能,行為以及任何倒退
  ·
  ·         關于早期溝通行為的特殊信息,比如指,眼神以及對叫名字的反應
  ·         重復、儀式化或刻板形式的行為,比如晃手
  ·         不尋常的視覺行為,或著迷于玩具的某些部分
  ·         頻繁發脾氣和對變化或轉移活動不能耐受
  ·         可能的癲癇病史
  ·         自傷Self-injury
  ·         進食(包括異食)或睡眠方面顯著的紊亂
  由于孤獨癥譜系障礙具有較強的遺傳成分,三代家族史應當仔細回顧。以下障礙應特別詢問:
  ·         孤獨癥譜系障礙(包括以前用的術語或者在他國用的術語,比如廣泛性發育障礙,孤獨癥,阿斯博格綜合正征,童年瓦解性綜合征,廣泛性發育障礙非他處注明的)
  ·         語言延遲
  ·         智力殘疾(精神發育遲滯)
  ·         脆性 X綜合征,雷特綜合征,Angelman綜合征,Prader-Willi綜合征,Smith-Lemli-Opitz 綜合征
  ·         結節性硬化綜合征
  ·         學習和注意障礙
  ·         焦慮
  ·         強迫障礙
  ·         極端害羞,社交恐懼或緘默
  ·         心境障礙
  ·         精神分裂癥
  ·         癲癇
  ·         抽動障礙
  心理社會歷史應當包括家庭支持和包括創傷等應激信息。
  檢查— 因為溝通缺陷和行為癥狀使兒童不能配合,因此需要安排額外的時間進行檢查。重要的檢查方面應包括:
  ·         測量生長指標,包括頭圍。大約1/4散發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頭圍超過正常兒童百分位的第97以上。如果既往的頭圍記錄可獲得的話,追蹤兒童頭圍生長的路徑是重要的。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早期頭圍生長有一個加速期,隨后就趨于穩定。另外,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或者巨腦癥兒童可能有PTEN基因的突變,使他們有患錯構瘤綜合征的風險。盡管巨腦癥在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中約占15%,但通常出現在伴有相關并發癥的患者群中。
  身高與體重的測量對正在進行孤獨癥譜系障礙評估的兒童也是必要的,因為對進食的近乎強迫的行為表現可以導致體重過低或者肥胖。
  ·         用武氏燈 檢查皮膚可能發現結節性硬化病所表現的色素減退斑,結節性硬化就是一種相關疾病。
  ·         對形態學方面的檢查
  -         脆性X綜合征相關特征包括長臉,大耳,和巨大睪丸(青春發動期后)。
  -         Angelman綜合征的相關特征包括共濟失調步態,大嘴,持續的笑容,語言遲緩和癲癇。
  -         Smith-Lemli-Opitz 綜合征相關特征包括小頭畸形,軟腭裂/懸雍垂裂,小頜畸形,低位耳,耳廓傾斜,發育停滯,二、三趾并趾,外生殖器異常,智力殘疾,肌張力低和孤獨癥特征。
  ·         肌張力和反射檢查。孤獨癥譜系障礙可以有肌張力低下。局灶性神經病學發現,比如肌張力或反射的不對稱,需要進一步神經病學評估和可能的神經影像學檢查。
  輔助檢查— 輔助檢查對排除引起孤獨癥譜系障礙癥狀的其他情況,識別與孤獨癥譜系障礙相關的可治療情況以及確定教育計劃而需要了解的特定的優勢和弱勢領域以及類型。
  輔助檢查應當包括:
  ·         視力和聽力評估
  ·         口語,語言,和溝通的評估
  ·         發育/智力測驗(言語和非言語技能分別檢查);在許多州都要進行總體功能測評以評估適當服務的準入性
  ·         與智力殘疾相關的適應技能評估,并幫助建立優先的治療計劃
  ·         神經心理學和/或學業評估
  ·         感覺運動和/或職業治療評估
  輔助檢查也可能包括在初始臨床評估時顯示與孤獨癥譜系障礙有關的特定情形的特殊檢查。
  監測—在初始診斷的6到12個月內建議經由診斷醫生隨訪其行為,環境和其他發育方面的關注。盡管大范圍的診斷測驗不是必須的,但是對發育性技能的再評估可能是有幫助的,因為在發育水平的相對小的改變可能會影響年幼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預后。另外,初級保健醫生應當繼續每隔6個月到12個月看一次患者,因為長時程的支持對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和他們的家庭至關重要。
  診斷
  概述— 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是建立在病史、檢查和對行為的觀察的基礎上的臨床診斷。對于在社會互動,社交溝通方面存在異常,以及有局限刻板重復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的兒童應當視為疑似兒童。
  準確而且適當的診斷通常需要醫生擁有豐富的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和治療經驗。醫生需要依靠他們的臨床判斷,借助于診斷指南。至少,診斷評估也應當包括是否符合DSM-5關于孤獨癥譜系障礙或者ICD-10臨床描述與診斷指南關于廣泛性發育障礙等診斷標準的文字記述。
  診斷評估也應當包括使用一些診斷工具,這些工具應至少具備中等程度的敏感度和高特異度。不幸的是,當前還沒有一致的觀點達到一個最低的標準。相對于其他一些診斷評估工具,被美國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會,美國神經病學會,和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診斷工具包括:
  ·         依靠父母報告的檢查-孤獨癥行為檢查量表,Gillliam孤獨癥評定量表,第二版((GARS-2),以及孤獨癥診斷訪談量表(ADI-R)。
  ·         利用直接觀察的檢查-兒童孤獨癥評估量表(CARS)以及孤獨癥診斷觀察量表-新版(ADOS-2)。
  診斷標準—按照DSM-5,孤獨癥譜系障礙診斷應當包括以下所有:
  ·         在跨越多場景的社會溝通和社會交往上存在持續性缺陷,(當下或者歷史的)表現為所有下列三項:
  -         社會情感互動存在缺陷,(如不能進行一來一往方式的對話;興趣、或感情的分享減少)
  -         用于社會交往的非語言溝通行為存在缺陷,(例如,言語和非言語溝通協調不良;異常的眼神接觸或身體語言,不理解手勢)
  -         發展、維持和理解關系存在缺陷(比如難以調整行為去適應不同的社會環境;交友困難;對同伴缺乏興趣)
  ·         局限、重復性模式的行為、興趣或活動,(現時或歷史地)表現出以下至少兩項:
  -         刻板或重復運動的動作、使用物品,或講話(例如,刻板、仿說、排列玩具等)
  -         堅持千篇一律,僵化固守常規慣例,或儀式化的行為模式(言語的或非言語的)
  -         高度限制、固定的興趣,異常強烈或集中(例如,對某物的過度著迷;固執的興趣)
  -         對感官輸入有過高或過低的反應性或對環境中的感官因素有異常的興趣(例如對特定的聲音有不良反應,對冷熱差別不敏感,過度嗅聞或觸摸物體)
  ·         癥狀必須損害功能(比如,社會,學業)
  ·         癥狀必須在早期發育階段呈現。但是,有可能僅在對患兒的社會要求超出其有限的能力時才變得突出;在較后的生命階段,癥狀可以 通過學習到的策略掩蓋。
  ·         癥狀不能用智力殘疾或者總體發育落后更好地解釋。
  孤獨癥譜系障礙可能伴有或者不伴有醫學,基因,神經發育或者行為的障礙(比如,智力受損,語言缺陷)。
  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臨床特征,包括缺陷的舉例和在這些領域的功能異常會單獨討論。
  嚴重水平 —認識到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嚴重程度可能因背景和時間而異,DSM-5 建議醫生特別標注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嚴重程度。對每一個領域的嚴重程度都應當單獨評定:
  ·         社會溝通/互動
  -         水平1 (需要支持)– 沒有支持情況下有可發現的缺陷;啟動社會互動困難,對他人啟動的社會互動反應異?;虿怀晒?;對社會互動的興趣下降;不能進行有來有回地對話;交朋友的方式古怪和不成功。
  -         水平2 (需要具體的支持)– 在溝通方面存在顯著缺陷;即使在有支持的情況下缺陷也很明顯;有限的社會互動;對他人啟動的社會互動反應下降或異常。
  -         水平3 (需要非常具體的支持)– 在功能方面嚴重缺陷;非常有限的社會互動;對他人啟動的社會互動有少數的反應。
  ·         重復/局限的行為
  -         水平1 (需要支持)– 行為顯著影響功能;活動之間轉換有困難;在組織和計劃方面的問題使得獨立性受到限制
  -         水平2 (需要具體的支持)– 即使對粗心的觀察者來說行為也是頻繁而且明顯的;在多個不同的場景中行為都影響到功能;改變焦點或者活動造成困擾和或困難
  -         水平3(需要非常具體的支持)– 在所有領域行為都顯著影響功能;適應變化方面極端困難;改變焦點或者活動造成極大困擾
  其他標注  —DSM-5建議醫生標注下述伴隨或者相關情況是否呈現:
  ·         智力損害;如果診斷孤獨癥譜系障礙合并智力殘疾,社會溝通應低于其總體發育水平的預期
  ·         語言缺陷(比如非言語,或只能單字發音等)
  ·         已知的醫療或者基因情況(比如,癲癇,雷特綜合征,唐氏綜合征等)或環境因素(比如丙戊酸鹽,胎兒酒精暴露)
  ·         另外一個神經發育障礙,精神或行為障礙(比如, ADHD,發育性協調性障礙等等)
  ·         畸張癥Catatonia
  診斷工具— 有一些診斷工具是可行的,但這些工具中大多數還沒有被廣泛研究。另外,已發表的研究文獻通常遵照嚴格的操作標準,導致只能在某一研究圈子里才可以得到。因此,臨床醫生在解釋相應結果時必須考慮檢查資源和診斷工具的實施要求。
  ·         孤獨癥行為量表– 孤獨癥行為量表是由父母或老師填寫的包含57個問題的問卷清單。問題被分為五大類:感覺,關系,身體和物品使用,語言,社會和自理。該問卷被設計用來發現學齡有嚴重障礙的兒童中的孤獨癥兒童。但已經有用來檢查最早到3歲的兒童。在建議適用的人群中其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38%~58%和76%~97%。
  ·         Gilliam孤獨癥評定量表- Gilliam孤獨癥評定量表(GARS)是一個由父母填寫的基于DSM-4基礎上的47項目的問卷。因此項目被分類到社會發展,溝通,和刻板行為。GARS被設計用于大于三歲的兒童,并且被進一步修訂(GARS-2)使其適用于兒童青少年直到22歲的年齡。GARS-2在美國已經由來自47個1州1107例孤獨癥的代表性樣本標準化。GARS在建議人群中的敏感度比較低(系統綜述平均為53%)?;贒SM-5的GARS第三版有望在2013年7月可獲得。
  ·         孤獨癥診斷訪談量表修訂版 - 孤獨癥診斷訪談量表修訂版(ADI-R)是一個花費2到3個小時的探詢孤獨癥樣癥狀的臨床訪談。它擁有非常好的心理測量學的特性(在一篇系統綜述中3歲以下兒童平均靈敏度82%;3歲以上91%)。ADI-R通常用于研究背景下,常常與孤獨癥診斷觀察量表一起(ADOS-2)被作為金標準的診斷工具。然而,ADI-R并不適合在臨床上使用,因為操作它所需的時間太長。
  ·         兒童期孤獨癥評定量表- 兒童期孤獨癥評定量表是一個15項針對2歲以及以上兒童協助診斷孤獨癥的直接觀察工具。每一個項目都有七級評分。CARS與DSM-4更相關,而且比ABC更能將孤獨癥從其他發育障礙中區分開來。CARS傾向于由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操作,用時大約20到30分鐘。在一篇系統綜述中其診斷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平均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2%和80%。
  ·         孤獨癥診斷觀察量表- 孤獨癥診斷觀察量表(ADOS)在研究領域和許多臨床情景下都作為金標準診斷年齡在30個月齡以及以上的孤獨癥兒童。孤獨癥診斷觀察量表的第二版在2012年已經出版(ADOS-2)。ADOS常被用作評估的一個方面,聯合其他臨床信息和檢查者的個人臨床經驗一起使用。
  ADOS是一個半結構化的評估兒童社會互動,游戲,溝通和想象性利用材料的能力的工具。它提供總體評分以及在社會互動和溝通上的評分?;趦和磉_性語言能力,它有四個版本。操作時間大概需要40到60分鐘。關于操作和評分都需要經過系統的培訓。
  鑒別診斷-孤獨癥譜系障礙的鑒別診斷包括如下障礙:
  ·         總體發育延遲/智力殘疾
  ·         社會(語用)溝通障礙
  ·         語言發育障礙
  ·         語言為基礎的學習障礙
  ·         聽力缺陷
  ·         Landau-Kleffner 綜合征
  ·         雷特(Rett)障礙
  ·         嚴重的早期剝奪/反應性依戀障礙
  ·         焦慮障礙
  ·         強迫障礙
  盡管有時候輔助檢查是必要的,但是,綜合的病史信息才是把孤獨癥譜系障礙從這些障礙中區分出來的最好的工具。病史通常從父母那里獲得,但老師和治療師也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總體發育延遲/智力殘疾(精神發育遲滯)—總體發育延遲/智力殘疾(精神發育遲滯)可能不容易從孤獨癥譜系障礙中區別出來。認知缺陷在年幼、無言語兒童中很難評估,嚴重缺陷的兒童可能還合并表達性或理解性語言落后。另外,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中有較高比例的認知缺陷。
  在溝通與社會互動相關的某些特定方面有助于區分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伴有總體發育落后/智力殘疾與總體發育落后/智力殘疾不伴有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兒童。
  ·         社會性反應和溝通的努力在總體發育落后/智力殘疾的兒童中通常表現為與他們的發育水平相適應;但在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中卻常是反?;蛘弋惓5?。
  ·         在總體發育落后/智力殘疾的兒童通常語言理解能力要比他們所能表達的語言的能力更好;而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接受性語言(理解)受影響程度遠高于表達性語言。
  社會(語用)溝通障礙— 社會(語用)溝通障礙以持續性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比如分享信息,改變溝通方式以適應背景或聽者,遵守對話或講故事的規則,推理判斷,理解俚語或雙關語(比如俗語,幽默)的含義)的社會性使用困難為特征。 社會溝通障礙因缺乏重復、刻板、局限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而區別于孤獨癥譜系障礙。
  語言發育障礙—相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語言發育障礙兒童社會互動的交互性,溝通的欲望和意圖以及想象性游戲等方面發展正常。
  基于語言的學習障礙—與孤獨癥譜系障礙相比,基于語言的學習障礙擁有正常的交互性的社會互動,溝通的欲望和意圖, 以及適當的想象性游戲?;谡Z言的學習障礙在組織語言內容上有困難或落后,但他們的語用學(比如啟動和維持對話)發展相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來說更接近正常。另外,基于語言的學習障礙兒童交流的意圖是存在的,盡管可能交流的能力缺乏。
  聽力缺陷—相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聽力缺陷的兒童通常擁有正常的交互性的社會互動,想象性游戲,正常的眼神交流,以及表達溝通意圖的面部表情。
  Landau-Kleffner綜合征 —也稱為獲得性癲癇性失語,以既往以建立的語言里程碑的喪失,不能理解口語,癲癇或者腦電圖的癲癇樣放電為特征。Landau-Kleffner綜合征通常有一個直到3到6歲都相對正常的發育期(孤獨癥譜系障礙通常在早期發育階段就出現癥狀,但有可能表現不那么明顯,除非對他們的社會要求超出了他們應有的能力)。Landau-Kleffner綜合征以表現為似乎為聾人的行為(聽覺性失語)為典型特征。表達性語言困難也可能呈現,但認知功能發展通常保持正常。
  雷特障礙— 雷特障礙是一種幾乎僅見于女性的神經發育障礙?;颊咄ǔ3跏嫉陌l育正常,但在18個月以后逐漸喪失語言和有目的的使用手的能力。大多數患者是由于MECP2基因突變導致。雷特障礙的特征包括頭圍停止生長(相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生長加速),刻板的手部運動和癡呆。
  依戀障礙— 與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類似,嚴重的剝奪性或反應性依戀障礙兒童可能存在社會互動、溝通和行為的異常。然而,依戀障礙兒童通常其照管者者有嚴重的忽視或精神衛生事件的歷史。另外,有依戀障礙的兒童其社會缺陷傾向于隨著適當的照護環境而改善。
  焦慮障礙— 焦慮障礙與孤獨癥譜系障礙擁有一些重疊的行為特征。就其可確定的程度而言,焦慮障礙個體會因為他們的癥狀而苦惱,但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通常不原意改變他們全神貫注的東西或者姿態。然而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也可以體驗到另他們困擾的焦慮癥狀。與孤獨癥譜系障礙相比,原發性焦慮障礙兒童通常具備正常的溝通技能和交互性的社會互動。
  強迫障礙— 強迫障礙與孤獨癥譜系障礙也存在一些重疊的行為特征。就其可確定的程度而言,強迫障礙個體會因為他們的癥狀而苦惱,但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通常不會。然而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也可以體驗到另他們困擾的強迫癥狀。另外,強迫障礙兒童通常具備正常社會和溝通/語言技能。
  附加的評估—一旦孤獨癥譜系障礙診斷確立,可能提示需要附加的醫學檢查。附加的檢查對于識別影響治療計劃或基因咨詢的合并癥的情況,以及排除某些鑒別診斷的情況可能是必要的。在少數案例中某個可識別的障礙會被發現,特別是那些總體發育落后/智力殘疾的患者。這些可被識別的障礙包括結節性硬化綜合征,脆性X綜合征,和Angelman綜合征。
  盡管這些相關情況并非常見,對潛在病因的探討讓父母在情感上獲得解脫,并對建立治療聯盟也是關鍵的。對病因的探討對判斷預后也有幫助,并為后續懷孕提供準確的基因咨詢,同時也有助于安排適當的實驗室檢查和啟動治療。
  對相關情況的檢查必須包括基因檢測,也可能包括代謝檢查,神經影像學和/或腦電圖。這些評估應當基于病史或者當前臨床表現有相應提示指征的情況下進行。如下面的研究所示,如果沒有相應的臨床指征進行這些檢查,陽性發現的可能性很低:
  在一個前瞻性研究中,85例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ADI-R和新版ADOS診斷并經過臨床醫生根據DSM-4診斷標準確認)進行了擴大的病因學評估。報告如下:
  ·         發現某一相關情況的,有14例患者(16.5%)
  ·         通過一個臨床基因專家進行詳細病史和檢測,9例有陽性發現(10%)
  ·         高分辨顯帶核型在1例中被診斷
  ·         分子脆性X檢測在1例中被診斷
  ·         微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未檢測到任何15q11-q13微重復
  ·         兩例兒童有巨頭癥但不具有神經病學特征的兒童其 功能核磁掃描異常
  ·         腦電圖發現1例兒童伴有Landau-Kleffner 綜合征
  ·         聽覺測查和腦干誘發電位反應發現1例雙側感覺神經性聽力喪失
  ·         所有兒童代謝評估均正常
  基因檢測Genetic testing — 我們建議所有診斷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接受染色體微陣列分析(CMA)和脆性X的DNA分析。如果懷疑平衡易位則應做核型分析(比如兩次及以上的流產史),因為染色體微陣列分析不能檢測平衡易位。但是,真正的平衡新生易位的情況是非常罕見的。
  新的和重復出現的未知意義的CNV使得對微陣列數據的解釋變得復雜。但不管怎么說,染色體微陣列分析在臨床可行的對孤獨癥譜系障礙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中陽性率最高的。在一個933例孤獨癥譜系障礙隊列中進行基因檢測,核型異常的為2%,脆性X異常的占0.5%,微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發現缺失或重復異常的占7%。
  額外的基因檢測(CMA,脆性X,以及可能的核型分析以外)只在個體伴有軀體畸形特征,小頭癥,巨頭癥,認知缺陷,可疑的醫學病史和家族史,或者需要進行孕前基因咨詢的個案等情況下推薦。特定的檢測應當以個體的臨床特征為指導。例如:
  ·         有顯著發育倒退歷史的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應當進行X連鎖MECP2雷特突變檢查。
  ·         對孤獨癥譜系障礙和巨頭癥(年齡和性別校正后仍超過標準差2.5倍)的患者應當檢查PTEN基因以除外錯構瘤綜合征,比如Bannayan-Riley RuvalcABA, Proteus, 和 Cowden 綜合征。
  代謝檢查— 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嘌呤,肽和線粒體代謝障礙可能出現在不足5%的孤獨癥譜系障礙患者中。盡管對所有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進行常規代謝檢查是不必要的,但如果兒童表現出某些代謝病的癥狀或者體征,就應當檢查。這些癥狀和體征包括:
  ·         嗜睡,耐力不足
  ·         低肌張力
  ·         反復嘔吐和脫水
  ·         早發癲癇
  ·         畸形或特殊面貌
  ·         智力殘疾(或智力殘疾不能排除)
  ·         發育倒退
  ·         聽力缺陷
  ·         視力缺陷
  ·         不尋常氣味
  ·         特定食物不耐受(比如,蛋白)
  ·         新生兒篩查缺陷或可疑篩查缺陷
  在缺乏代謝性疾病癥狀或者體征的情況下進行代謝檢查,陽性率很低。
  神經影像— 常規MRI檢查是不推薦的,尤其在需要鎮靜的背景下。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以及單純巨頭癥不伴有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征者,美國神經病學會和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南都不推薦進行常規的神經影像檢查。盡管85例兒童中有2例在擴大的病因學探查中,在沒有神經病學癥狀和體征(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特點除外)的基礎上,發現MRI異常,但作者們認為這種陽性率太低不足以作為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常規檢查推薦。在是否進行神經影像學檢查上,臨床醫生應根據個體的患者做出自己的臨床判斷。
  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 —常規腦電圖也不是對所有孤獨癥譜系障礙都需要的常規檢查。對有語言技能顯著倒退的患者排除Landau-Kleffner綜合征或者有不尋常的陣發性抽搐或者抽動行為提示癲癇可能性的兒童,建議做睡眠剝奪腦電圖。
  其他檢測Other tests —對酵母代謝物,胃腸道滲透性,重金屬(鉛以外),微量元素,微量營養物,以及免疫異常的檢測不作推薦,因為沒有流行學調查數據支持這些分析。
  鉛含量檢查可能根據臨床病史判斷有時是需要的。
  給患者的信息— UpToDate提供兩套患者教育的材料,基礎版和深入版(基礎之外版)?;A版患者教育信息用平實的語言,適合5到6級閱讀水平,就某一特定情況回答患者可能問到的四或五個問題。對于只想了解大概或傾向于短小易讀的患者是最佳的選擇。深入版則篇幅較長,更復雜、更詳細一些。這些材料適合于10到12級閱讀水平,且希望了解有一定深度的信息,對一些醫學術語也不覺困難的患者最合適。
  總結與建議
  ·         對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評估應當包括綜合性的評估,最好是由一個在診斷和處理上富有經驗的團隊來完成。對初級保健醫師來說,可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傾聽家長的訴求并認真對待和適當轉診。
  ·         綜合性的評估有幾個目標,包括:
  -         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確定診斷
  -         除外其他有孤獨癥樣癥狀的醫學情形
  -         識別對治療和基因咨詢有意義的合并癥情況
  -         確定兒童優勢和弱勢領域的特征
  ·         評估應當包括詳細的病史,包括家族史和社會心理歷史
  ·         評估應當包括對生長發育指標、神經皮膚病的表現、畸形特征和神經病學發現的特殊關注
  ·         輔助檢查應當包括視力,聽力,言語,語言,溝通,和適應技能;發育的和/或智力的測驗;神經心理學和/或學業的測驗;以及感覺運動和職業治療的評估
  ·         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在病史、檢查和行為觀察的基礎之上經由臨床作出。對于有社會溝通/社會互動以及局限、重復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的兒童都應當考慮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可能性
  ·         診斷評估應當包括是否符合DSM-5或ICD-10關于廣泛性發育障礙之一的診斷標準的文字記錄
  ·         診斷評估也應當包括使用對診斷孤獨癥譜系障礙具有至少中等程度的敏感度和特異度的診斷工具
  ·         一旦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確立,發現孤獨癥譜系障礙伴有的對治療和基因咨詢有重要意義的其他障礙的附加檢查在有線索的情況下也是必要的
  ·         我們建議所有診斷為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兒童接受染色體微陣列分析(CMA)和脆性X的DNA分析。如果懷疑平衡易位則應做核型分析
  ·         對于有代謝疾病指征的,包括嗜睡,耐力不足;低肌張力;反復嘔吐和脫水;早發癲癇;畸形或特殊面貌;智力殘疾(或智力殘疾不能排除);發育倒退;聽力缺陷;視力缺陷;不尋常氣味;特定食物不耐受;新生兒篩查缺陷或可疑篩查缺陷等,進行代謝性疾病的測查
  ·         我們建議不對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和單純巨腦癥兒童進行常規神經影像學檢查
  ·         我們建議對有臨床癲癇或懷疑亞臨床癲癇的兒童,以及在任何年齡,尤其是在幼兒期和學齡前期,有發育倒退病史的兒童,做睡眠剝奪腦電圖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和評估]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