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盡快接受孩子,不要老是抱怨"我怎么會有這樣一個孩子?"而要了解自己孩子現在會做些什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如何訓練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2、 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我覺得我們教孩子要用"年"來計算,有時候我們教他一段時間覺得他沒有什么進步,那是因為他積累的經驗還不夠,所以他也就顯示不出進步和成績。如果我們輕易地放棄。就只能是前功盡棄,收效甚微。
3、 生活自理的訓練是孩子立足社會的關鍵。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立足生活,立足社會的基礎。如果不能給孩子放手鍛煉和發展的機會,最終只會養成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惰性,這樣一來對他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4、 社會適應技能要注意從小抓起。自閉兒由于先天受限,他們無法很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作為家長,我們如果不能及時地給他們引導和幫助,孩子對各種規范的理解就會存在困惑,他的各種適應能力也就難以形成。等到孩子長大了,那時父母都老了,再來訓練要求,可能就來不及了。
5、 注意積極與專家、老師以及家長進行相互交流,總結經驗,是促進孩子康復發展的必要環節。
6、 孩子的點滴進步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和快樂。成長是一個"自我肯定"的過程,開朗、有自信的父母能培養出"比較有信心、能發揮潛能"的智障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間是一種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關系,一方面父母的積極努力的行為能夠在孩子身上得到表現,另一方面孩子的進步和發展又進一步給家長提供信心和支持。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