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孩子發脾氣的問題
洋洋身上的情緒問題比較嚴重,一直都是家長所頭疼的地方,在這里,已經有兩個月了。洋洋是最近的表現真是令人欣慰,越來越棒了,在對詩他發脾氣的問題,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有的孩子常常發脾氣,是因為他沒有言語來表達他想要的東西,可能他們是為了得到糖果、糕點或者冰淇淋,或者在當時有使他感興趣的東西,也或者是因為常規的生活受到了干擾或改變。出于人的天性,家長們處理這種情況的辦法,往往是給孩子某樣東西去安撫孩子使他安靜下來。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這樣做,孩子或者會一直鬧下去,甚至常達幾個小時的哭鬧??上?,不幸的是,孩子也會出于他的天性,不久就“認識到”,要想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最迅速的途徑就是大聲喊叫、跺腳、踢東西、躺地上哭、換言之,“發脾氣”。
面臨孩子大發脾氣的很多家長,在焦慮中肯定的試圖用打罵的方法來阻止孩子。這種做法或許頭幾次還有可能有嚇唳的效果,或許會有偶爾的收效,孩子或許會偶爾委屈于你的巴掌之下,暫放棄哭鬧,但是如果經常重復這樣做,孩子就會理睬而繼續尖叫、哭鬧。
防止解決這種問題在于,當他真的表現了這種行為時,務必不要給他想要的東西。這樣做需要勇氣和決心,尤其是對于家長來說,在家里,一旦他尖叫,應當不予理睬,采用忽視法,可以把他帶到另一間房間中去,離開其他家人,當然要保證他一個人呆著沒有危險,才可以這樣做。一旦不發脾氣了,要立即給他很多的關心和表揚,以及某種獎勵。應該每一個時期都有孩子比較有興趣的事或特別喜歡的東西,可以當作轉移的強化物,這一方法不僅要用在家里,而且要當眾付諸實踐。如果孩子在街頭或者商店,唯一的解決方法建議采取轉移,態度一定要堅決,不能拖泥帶水,將他抱離現場,就迅速的離開,孩子哭一哭沒有關系。但是不能讓孩子感覺到我們不愛他,或者是在傷害他,事情過了以后,一定要安靜的獎勵他,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我們的目的。
這里,還有一個正常孩子的例子,上小小班,班里小朋友都會說簡單的話,但她不會說。那時,她想要吃的,她就會搶旁邊小朋友的,別人當然不愿意,她就咬別人,揪別人的頭發。老師沒辦法,只好單獨喂她,同樣所有和別人發生爭執的事,她都是這樣處理的。老師一見到她頭都大了,直到半年后她開口說話會表達了,就再也沒有類似的行為問題發生了。解決孩子的能力問題,也是解決孩子行為問題的辦法之一。
洋洋剛剛來時也是這個樣子,有的時候,由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受局限,說出的一些話或者一些要求,我們會聽不懂結果,幾次表達不清以后,他就開始生氣,大發脾氣,坐到地上哭。而隨著他的詞匯量逐漸增多,表達能力越來越好,情緒問題也在一天天的減少著,他的進步跟這方面有著密切關系。而且,我們更要處處留心、時時觀察,及時教給孩子更正確的表達方式,讓他及時改正,就會有更大的提高。
做為家長方面,須要把減少孩子徹底崩潰亂發脾氣的發生頻率放在教育的首位。有意識地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才是更為關鍵的一點。在生活里,我們只能時時觀察,處處留心,跟時間賽跑,尋奪孩子的進步!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