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了,而考后兩周往往是考生心理問題的高發期?!毙睦韺<?、杭州市第七醫院院長趙國秋建議:父母要特別留心孩子們在考后的言行。
省立同德醫院心理博士徐方忠說,高考前,考生們的生理、心理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考前沖刺階段更是高度緊張。但高考結束后,有的同學因考得不理想,或是因本身的期望值過高,又背上新的思想包袱,出現心情煩躁、情緒低落現象,或是面對家人或社會上的議論更是煩惱,甚至產生消極厭世念頭。這種短暫的心理失衡是常見的心理現象,也是正常的情緒反應,經過自我調整后心理狀態會漸漸恢復平衡。不過,如果心理壓力過于沉重或持續時間過長,就不利于身心健康了,有的還可能出現心理障礙,應及時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心理專家、浙江醫院副院長于恩彥主任醫師專給考生們的四種考后心態開出“處方”。
沮喪型
癥狀:“作文本來是自己的強項,沒想到時間沒把握好,才寫到一半就收卷了”……每年高考結束后,都會有許多考生認為自己考砸了,從而情緒低落、灰心喪氣,更嚴重者甚至出現“自閉癥”現象,整天把自己關在家中,不敢見人。
分析:有這種心態的考生一般都把高考的失敗看作前途的終結,將人生的路看得過于單一。他們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同時覺得自己考得不如別人,低人一等。
處方: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才能客觀對待高考的成敗得失,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忌鷳撘庾R到,高考帶有一定的偶然性,自己做錯的別人未必不會做錯,要學會往好處想。此外,考生還應該學會根據考試的情況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同時,不妨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可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看看電視,分散或轉移對挫折的注意力,使考試失誤的陰影逐漸淡化。
放縱型
癥狀:“解放了——”,高考后,一些考生選擇了瘋狂享受,去網吧打上幾天幾夜的游戲,或在網上無休止地聊天,或是看影碟和看小說徹夜不睡,或通宵打牌等,而不少家長則“體諒”地對孩子的放縱玩樂不聞不問。
分析:放縱型的考生之所以選擇瘋狂,主要是因為長期受到壓抑,一下子得到完全的釋放而有點變得忘乎所以。而實際上很多考生身心狀態還沒復原,通宵達旦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對心理造成一定的危害。
處方: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放松而不是放縱,建議考生對接下來的生活有一個科學的計劃,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若覺得一下子空出大塊的時間無所事事,可以選擇平日比較感興趣而又沒時間去做的一些事,比如學習電腦設計、游泳等。
愧疚型
癥狀:“爸爸媽媽,對不起,這次沒有考好”……有些考生考砸后,情緒低落,感到愧對父母,“無顏見家鄉父老”,嚴重者甚至會產生孤獨抑郁癥。
分析:因為考前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家人、老師也都寄予厚望,考生本想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以示報答,結果心想事不成,產生了愧對家長與師長的內疚心理。還有一些考生把自己的期望值定得很高,雖然發揮正常,但總是感到不理想。
處方:這類考生要“化愧疚為力量”,勇敢地站起來,不要沉浸在慚愧、內疚之中??忌梢赃x擇一些集體活動,一般來說,和同學在一起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也可以在家看看書,還可以進行適當的學習。家長則應和考前一樣關注、引導孩子們的情緒,想辦法緩解、放松他們的心理壓力。
焦慮型
癥狀:在考試成績公布前,有些考生整天惦記著成績最終怎樣,憂心忡忡,焦慮不安。
分析:考生在考后因擔心考試結果,出現不同程度突發性的心理沖突和生理紊亂等現象,這就是“考后焦慮癥”。尤其是在成績尚未公布的時候,有些同學的估分結果不是很理想,產生一系列的焦慮情緒。
處方:這時父母要及時給予考生“心理關懷”,應該和考試前一樣關注孩子,幫助孩子客觀分析,緩解其心理壓力,千萬不要強求責備,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而考得不好的學生也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盡快從不佳的精神狀態中擺脫出來,即使沒有考上大學或考得不理想也不要氣餒。
(記者朱紅欣 每日商報)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