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能力發展
10-11個月:扶穩固家具走
10-11個月:牽著雙手走數步
12-14個月:放手走數步
12-14個月:牽著一手走一段距離
15-17個月:放手走一段距離
15-17個月:往后走數步
可以訓練走路能力的小活動
一、扶家具側走──
要學會放手走路,練習站立平衡及下肢力量是基本條件。
1.家長可以抱著小朋友身體,讓他踩在你腿上,或是在地板上鋪著可愛的地墊當作地標,幫他重心往前,練習跨步動作。
2.在放手站的能力尚未成熟前,可以多鼓勵小朋友扶著家具如沙發、小桌子,并在兩旁擺著玩具,扶著他往左或往右跨步。
3.多讓小朋友自己扶著小家具蹲、站,這可以訓練下肢力氣。
4.當小朋友扶著沙發或小桌子站著時,蹲在一旁,鼓勵他轉向你的懷抱。當然,家長可以稍微設計一下,修改家中擺設,讓小朋友可以更容易也更有機會扶物側走。
二、協助下行走的練習
方法一
在小朋友會扶著家具側走后,可以試著讓他推著小椅子或是學步玩具練習往前走路。
方法二
讓小朋友抓著繩子或大人衣角走路,再慢慢減少對小朋友的協助力量。練習時注意小寶貝的手不要過度上舉,以免拉扯受傷。
方法三
讓小朋友靠墻站,面對著小朋友,要求他往前走,大人再慢慢后退,從1-2步,增加距離。
三、放手走的練習
當小朋友剛學會放手走路時,由于技巧尚未成熟,為了平衡身體不要跌倒,必須要藉由雙手上舉,雙腳打開,像企鵝一樣的走路,來增加穩定度;隨著下肢力量的增加,平衡能力的進步,慢慢的雙手的位置漸漸放了下來,雙腳也不需要開開的來協助穩定重心,姿勢變的更漂亮,動作也更靈活了。
方法一當小朋友走得較穩時,可以試著讓他雙手拿著玩具給你,隨著能力進步,玩具要從小的換成大一點的、輕的換成重一點的,這都會增加走路時所需平衡的難度。
方法二堅硬平坦的地面是比較簡單的,家長不仿試試看讓小朋以走在不同的地面,例如草地、石子路、斜坡….等等都可以增加走路的平衡能力。
孩子的發展其實是全方位的,雖然這篇文章主要在討論嬰幼兒移動能力的訓練,然而活動過程其實包涵其它領域的練習,并不只是家長要孩子呆板地做運動。例如,在玩翻身時,用玩具吸引小寶貝的目光,加上玩具的左右移動等小動作,就是在訓練孩子的視覺追視能力;當小寶貝伸手抓住玩具時,正是在練習抓握能力;而家長鼓勵、吸引孩子注意及配合的過程,也是促進孩子的社會性互動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這些活動適合提供給一般兒童或輕度發展遲緩的孩子,如果發現小朋友有明顯動作障礙或是肌肉骨骼系統、神經肌肉系統的問題,家長應先請教過物理治療師,先了解是否有某些動作需要特別注意,以免對孩子有不良影響。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