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電視當“保姆”真會害了孩子 內容不宜思維簡化

2006/11/24 15:35:50 來源:北方網-城市快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11月21日是世界電視日,中國兒童研究中心對全國30多個省市的12418名學齡兒童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近年來,少年兒童1/3的課余活動時間是在與媒體接觸中度過的,超過了做功課時間躍居第一位。多數孩子每天看電視時間達100分鐘,節假日時間更長。

  兒童教育專家孫云曉指出,青少年沉溺電視節目將導致成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的還產生厭學情緒;節目充斥的不良信息容易混淆青少年的是非觀、價值觀,造成家長與孩子的溝通障礙,甚至犯罪率提高等。

  電視“保姆”讓孩子患上孤獨癥

  “這孩子一見生人就嚇得直躲,除了勉強和家人說幾句話之外,其他人離近了都不行,明年他就該上小學了,這樣可怎么去學校??!”近日,5歲男孩小凱(化名)被醫生診斷為孤獨癥,而這竟是電視惹的禍!

  小凱父母工作很忙,從小就不得不放他一個人在家里看電視解悶,“他很安靜,不愿主動開口說話,只要有電視看他就能老實坐上一整天?!毙P父親劉先生說,兩年前送孩子進幼兒園,剛上幾天便被勸退,又回到家里終日與電視為伴,父母上班前準備好食物,小凱就以電視機前的沙發為床,餓了吃,困了睡,睜眼就要看電視。最近父母下班回家小凱連理都不理,一旦要他離開電視他就表情呆滯,不知所措,家里來客人嚇得立刻逃回自己房間。

  據悉,伴隨著電視“保姆”等不良養育方式的出現,兒童孤獨癥呈現上升趨勢,兒童心理康復中心接診的后天孤獨癥患兒越來越多。有些父母寡言少語,很少帶孩子走親訪友或者到熱鬧的地方去玩;還有些家長習慣把孩子往電視前一放,借助電視“保姆”照顧孩子,這些都助推了兒童孤獨癥的發生。據醫生介紹,孤獨癥并不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痊愈,只會越來越加重病情,與社會正常人群相背離。

  色情暴力吞噬孩子天真

  “除了他,我在班里還有兩個男朋友呢!”前日,林女士到幼兒園接女兒,見4歲的女兒珊珊(化名)正和一個小男孩手牽手走出來,大方地把小男孩介紹給她,林女士又好笑又尷尬。

  “我又不小了,電視上還向3歲女孩求婚呢!”聽了珊珊的話,林女士恍然大悟,原來禍首是那些變味兒的兒童節目,“我們全家一起看過一個節目,竟讓幾歲的男孩子拿著玫瑰花求婚,小女孩則要做出害羞的樣子,我就一笑了之了,沒想到孩子竟學起電視上的樣子,真談起戀愛來了!”越來越多成人化的兒童節目,讓孩子在無知的模仿中得到眾人的掌聲和笑聲,激發他們表演的欲望越來越膨脹。

  市教科院青少年犯罪研究專家指出,未成年人犯罪很大程度上受到媒體暴力信息影響。電視節目中很多武俠、兇殺、警匪片都充斥暴力、血腥。這種血腥的鏡頭對少兒不宜,而未成年人由于缺乏批判眼光,身心特別容易受到損害,甚至在生活中模仿惡意的、暴力游戲,往往導致不可挽回的惡果。

  “電視迷”成績下降

  “不少學生成績總也提不高,主要原因是上課時注意力很難集中?!蹦承W班主任陳老師告訴記者,她在一些后進生中進行過調查,發現這些孩子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比成績好的孩子長2個小時左右。

  電視節目色彩鮮艷、內容豐富刺激,視聽的沖擊對孩子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一些電視節目雖然內容荒誕卻能滿足兒童心理需求,使他們的大腦興奮。而當他們走進教室,反而感覺老師的講課非常乏味,沒有興趣,注意力很難集中,學習成績也就自然下降了。

  此外,電視節目將使得孩子依賴圖像信息,減少閱讀興趣,導致思維簡單化、平面化。許多孩子因癡迷于觀看電視中播放的動畫片和電視劇,或者長期觀看卡通漫畫書籍,不知不覺地對圖像產生依賴心理,而逐漸降低乃至失去文字閱讀的興趣。這種富有娛樂化、通俗化、快餐化和游戲化成分的媒體接觸方式,容易對青少年的理性和邏輯思維產生抑制作用,從而導致思維的簡單化和平面化。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電視當“保姆”真會害了孩子 內容不宜思維簡化]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