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自閉癥兒童-ABA矯正篇

2007/4/18 16:06:36 來源:香港教育城www.hkedcity.net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這種矯正法以三個重點處理學生的行為問題

前因
Antecedent
出現這種行為前的情況,尤其是導致行為出現的事件,例如某人做了某些事情,以致自閉癥學生出現問題行為
行為
Behaviours
受關注的問題行為
后果
Consequences
在問題行為出現后隨即發生的事情,例如教師、同學,或旁人的反應,以及自閉癥學生因而得到的對待等
矯正法的原則
透過鑒定問題行為,改變有關的前因及/或后果,藉以斷?問題行為的連鎖性,而培養恰當的行為。
步驟
清楚描述問題行為
例如,「發脾氣」只是一個粗略的描述;更具體的描述應是:「在英文課堂上當教師提問其它學生時,自閉癥學生大聲不停叫嚷了兩分鐘」。
深入觀察、詳細記錄
例如出現這種行為的日期、時間、地點、次數、場合、當時學生的情緒狀況、其它人的反應。
分析有關「前因」、「行為」和「后果」的記錄,提出假設。
推算出在什么情況下問題行為的次數出現較多或較少,學生是否藉問題行為而直接得到好處,或間接逃避一些事情。也要站在學生的立場想一想,他們或許未能適應轉變的環境,才作出這種行為。
訂定明確的行為目標。
例如小明在生氣時會鼓起兩腮,而不是大聲叫嚷。
從行為的「前因」方面著手
 
消除誘因: 例如小明每次聽到課室外的車聲便會跑到窗前往外邊看。教師可以嘗試改變「小明聽到車聲」這一個前因,例如把小明編排到離開馬路較遠的課室,或把小明編排到距離窗口較遠的座位,又或者把靠近小明的窗門關上。
給予清晰指示,輔以示范: 若學生的問題行為是由于他們不明白課堂的要求,教師可給予他們清晰的指示,還可示范恰當的行為。教師亦可在問題行為出現的初期給予自閉癥學生及時的幫助,從而減低問題行為惡化的機會。
形式變化: 若然問題行為是由于自閉癥學生對個別的學習形式有所偏執,在現實情況容許下,嘗試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
提前預告: 若學生對新的環境或工作反應較大而導致問題行為出現,教師可嘗試預先告訴學生有關的轉變,或與學生進行模擬練習。
從行為的「后果」方面著手
 
不予理會: 這種方法較適用于「引人注意」的行為。教師不予理會后,學生初時可能會變本加厲,教師應盡可能保持冷靜,堅決不讓學生以不恰當的手法得到別人的關注。這種方法并不適用于嚴重或形勢危急的情況,如涉及自傷的行為。
表示接納: 讓自閉癥學生知道教師或家長是明白和接納他/她的情緒和感受,縱使其表達方式并不恰當。
示意停止: 當問題行為出現時,教師可嘗試直接著自閉癥學生停止。教師亦可預先與學生訂定一套手勢或暗號,作為教師向自閉癥學生示意需要停止該問題行為。
鼓勵其它恰當的行為: 較積極的做法是把握機會贊賞恰當的行為,尤其是那些與問題行為不兼容的行為。例如當小明兩唇閉合,鼓起兩腮時便不能大聲叫嚷。
重新組合: 嘗試重新組合學生,安排在小組內有比較接納自閉癥學生的同儕,甚至提供朋輩互助。
無論從「前因」或「后果」著手處理學生的問題,若教師能夠找出導致問題行為的成因,或強化行為的后果,然后對癥下藥,就能收效。
ABC例子
學生在面對困難時大發脾氣,把書桌上的東西推倒在地上:
前因
Antecedent
獲分配工作
行為
Behaviours
把書桌上的東西翻在地上,并大叫:「我不懂得怎樣做呀!」
后果
Consequences
四周的人看見馬上安撫或隔離他,使他不用面對獲分配的工作
學生因推翻東西及大叫,而不必工作,關鍵是他「不懂得怎樣做」。教師可嘗試把學生的工作預先分成較容易完成的步驟,逐步教導學生完成。在學生完成個別步驟后便加以鼓勵,藉以加強他們的成功感。
0% (0)
0% (10)

下一篇: ABA應用行為分析療法 上一篇: 應用行為分析法ABA簡介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自閉癥兒童-ABA矯正篇]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