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Targets):
增加肌肉彼此間的控制, 包括身體的平衡感、力量的運用和肢體搭配.
增加身體在空間活動中的知覺感.
加強小肌肉和視覺反應彼此間的協調感.
增加自閉兒對生存環境的敏銳性.
教導自閉兒行為反應的規范 (motor planning).
教導自閉兒有連續次序的步驟觀念 (sequential steps).
預備社交接觸的活動技巧.
培養自閉兒運動的興趣.
擴展與玩伴相處的樂趣.
預備進入學校的團體活動觀念.
預備進入學校的獨立能力.
過程:
此階段的學生, 必須能好好主動地坐在椅子, 懂得站立不隨意走動 (stand still), 而且能服從指令, 將老師要的特定對象給老師: 把…給我 (Bring me the…).
2.大肌肉的運動技巧:
· 坐挺/站直
· 雙/單腳跳
· 轉一圈 (turn around), 注意不要造成自閉癥的失調 行為~身體失控地旋轉 (spinning).
· 跳舞; 我教康兒左右踏腳1-2-1-2
· 翻筋斗
· 走平衡臺; 我常常讓康兒雙手伸開走在公園旁的矮墻上, 體會平衡感.
· 向后倒退走 (walk backward)
· 溜冰; 在美國, 許多自閉兒對溜冰刀非常在行, 康兒不喜歡輪式溜冰鞋, 但他極愛溜冰刀和滑板.
· 蕩秋千; 康兒竟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學會蕩秋千, 因他不知道如何使用腹部的肌肉來搖擺秋千.
· 視覺瞄準射籃;視學生的身高而定,康兒三歲至四歲時,他的手腕不知如何使力擲遠,所以我們摟不同顏色的紙球,只要求他能 “瞄準”射紙球進圾垃簍內,為了培養他的投球興趣,他有權挑他喜愛的顏色紙球,且每進一球,他得到MBA的MVP待遇,被抱起在空中享受老師和母親的歡呼.待他5-6歲,我們正式介紹 “籃球”概念,帶他到高中生聚集打球的地方,近距離地觀察何謂 “射籃”,并在家后院里,架起150公分高的籃球架練習丟小球,現在這個籃球架已提高200公分高.他已開始射真正的籃球進籃,進球率雖不高但姿勢不錯.
· 投擲沙袋(bean bag)
· 跑步時的雙手互動
· 跑跳(skip)
· 單腳站立
· 爬梯子; 爬上比較容易, 爬下來手腳的反應規劃 (motor planning) 對康兒而言, 花了近四個月才能調協手腳下梯子的規劃.
· 接球; 要用大的綿球, 不要因身體與球之間的撞擊, 使學生心生懼怕接球, 此時的重點是加強小肌肉 (手指) 和視覺反應彼此間的協調感.
· 游泳;在我所認識的自閉兒中,這是最蒙自閉兒喜愛的運動,但切忌給學生 “全套保護”,不要給他扎實的背心式救生衣,只會教他 “浮”而不會使用肌肉互動,在泳池中,要讓自閉兒的身體在游泳活動中,有手腳互動的知覺感,給他綁在雙臂的浮翼不會下沈,但他的身體全浸在水中可感受水的浮力和推力,先從仰式學起,著重雙手交替劃水,雙腳上下踢水,等待孩子對水進眼耳鼻完全適應后,再教他正式面朝下的游泳.
· 跑步; 從跑到加速到沖剌.
· 用氣球教導打排球的方式
· 拍球,若孩子控球不錯,再介紹運球
· 踢球,這是英式足球的概念
· 節奏感;靜態節奏感可借著用雙筷敲擊鍋蓋開始,動態節奏可借著踏腳扭身開始
· 三輪車;讓學生享受 “安全的”速度感
· 保齡球; 這是康兒最喜愛的社交活動, 又可以教他輪流的觀念和數瓶子, 一個人站在頻道上, 沒人催促他, 待他按著自己的速度一步步走向界線前, 再將球 “重重地”滾出去, 對他在連續次序的步驟觀念上極有幫助.
3. 小肌肉的運動技巧:
· 轉動門把
· 穿珠子
· 對折紙張
· 玩拼圖(puzzle)
· 擊壓打孔器(paper punch)
· 倒水
· 用漿糊粘貼
· 懂得將小型對象放進/拿出容器
· 懂得用粉筆在石灰地上畫圖形
· 懂得用剪刀
· 可用黏土手捏形狀和滾動成圓形
· 用三指打開曬衣夾
· 能一手固定衡量尺,另一手畫線
· 鏟沙進筒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