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家閑著無聊看了部片《幸運賭神》。片子講述的是一對好賭的父子,父親因為好賭和母親感情不好,母親因憂郁而去世,兒子從此和父親不和,但兩人均好賭,常常有很多碰面的機會,兒子最想做的事情是從父親手中贏回母親留下的唯一遺物,但由于賭技平平,從未贏過父親。。。后來兩人的誤會解除后,父親教給兒子如何在賭桌上才能保持常勝的方法。
故事感人,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父親在教給兒子賭術時說的一句話:不被大家摸清習慣才能保持常勝。
記得在一個家長群里和家長們聊天,有位家長說過:“訓練自閉癥孩子就是要和孩子斗智斗勇”,是的,對孩子一些相同或不同的“麻煩”問題,我們要用讓孩子意想不到的、不同的處理方式,出其不意,這樣孩子才會在“新鮮”中更有動力參與,而我們在運用的時候只有做到“新鮮”“出其不意”才有資格和孩子斗,才能斗贏孩子,而孩子也會在猜測、觀察訓練者的反應中不斷的進步。
在平時的訓練中,往往很做到“出其不意”,于是孩子的行為問題頻繁了、增多了、更嚴重了,比如在運用強化物時,千篇一律的獎勵不但沒有減弱孩子的行為,孩子反而越來越“不吃這一套”了。
習慣是在生活中養成的,我們能控制的是讓孩子在生活中養成好的習慣,而不是等孩子的壞習慣形成了才想著去改。反之,在處理自閉癥孩子的行為時,我們的處理習慣讓孩子摸透了,久而久之,孩子已經知道我們的反應模式,于是他想嘗試著改變,因此出現不同的行為問題,你認為是這樣嗎?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