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診療研究 > 瀏覽文章

對自閉癥兒童,我們缺少有效的矯正手段

2009/12/2 14:10:21 來源:39健康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據了解,目前我國約有120萬的自閉癥兒童,男女比例約為5比1,情況非常普遍,卻常常被我們單純的認為這只是孩子性格上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最主要的是,目前我們對自閉癥兒童尚缺少有效的矯正手段。

  在第二屆中華婦幼健康大會上,來自香港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的彭智華先生與曾慧敏女士就自閉癥心理及教育的綜合訓練展開對話,為我們內地的兒保醫生識別自閉癥兒童早期心理、行為變化提供了更進一步的依據,同時,由彭智華與曾慧敏花費10年時間研制的“全腦開發九攻略”也讓我們對兒童在不同時期身體各感官的潛能開發有更深入的了解。

對自閉癥兒童,我們缺少有效的矯正手段

(左:彭智華 右:曾慧敏)

  曾慧敏指出,家長過度的保護反而會讓孩子失去適應的能力,對于孩子,我們應該容許他有不同情緒的表達,甚至包括在當他不開心時的哭鬧,應該讓孩子多經歷一些正面的感受,讓他聽不同的聲音,聽人的對話,走不同的路面,聞不同的氣味,觸摸不同的人,讓孩子通過感知多元的世界訓練他正常理解的能力。

  而自閉癥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固執行為、言語遲緩以及社交障礙。他們經常會沉迷于事物的某一部分,他們專注的也往往是不被社會接納的問題。有不少人對自閉癥均抱有很多疑問,例如認為他們是弱智的,或是精神病,而這些都是由于外界對自閉癥孩子的心理及教育問題認知不足所引起的。我們需要的是先調整自己對自閉癥的觀感,重新分析他們的困難,再訂立合適的訓練方法。

  彭智華表示,自閉癥兒童的康復中最難處理的,由于目前自閉癥的病因不詳,治療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門,方法盡管有效,卻不能根治,因此自閉癥兒童的心理教育與行為矮正仍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而家長的參與與各方的努力也是自閉癥兒童康復的關鍵因素。

0% (0)
0% (10)

下一篇: 常食酸性食物或引發孤獨癥 上一篇: 關注長大成人的自閉癥患者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對自閉癥兒童,我們缺少有效的矯正手段]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