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五年,但是從事自閉癥教育工作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有了一些個人的感受記錄下來。
我相信很多自閉癥教師都經歷了和我一樣的心理變化過程,從一開始根本不敢用眼睛看他們的恐懼與茫然的心理轉換到到用眼睛遠遠的看著他們到逐步地接觸他們發現他們的可愛到現在的用心去愛這些孩子。
第一個讓我有改變的是因為校長的一個簡單的動作,抱著孩子并親吻著這些孩子,這讓我突然意識到原來這些孩子在得到關愛的時候同樣是那么的可愛,還有就是我們老師的一個一個感人至深的對孩子的細小的行為,像一勺一勺喂飯的耐心、看著教了幾十次的很簡單的知識而孩子仍然不會的那種焦急的眼神、還有不嫌臟的為讓們擦屎接尿等等這樣的行為都對我是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洗禮,這樣的洗禮,讓我的心態隨之變化,也讓我懂得無論面對任何困惑時要時時刻刻用一句話要求自己:要有愛心、耐心和恒心。其實這絕不是一句空話,因為沒有愛心會讓我們的工作很痛苦,會讓你的內心產生一種“無價值”感,因為可能你教的孩子一個月甚至一年都沒有太大的進步,只有讓愛心去支撐著你繼續這份可以說是事業的工作。有了愛心的支撐還需要有耐心,只有有耐心才不會有“挫敗感”,因為他們的進步很緩慢,需要耐心支撐著你繼續努力,更重要的是恒心,堅持做這件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有孩子的喊叫哭鬧傷人傷己等等行為,但是也有他們的進步與可愛,也有家長的期待,所以最需要的是時刻鼓勵我自己堅持做好。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第一次給這樣的孩子上課,我看著我教的孩子說“上課,起立”,等待了幾秒鐘的時間,沒有任何回應,我心里突然特別的酸,繼續開始上課,講的內容是三角形的認識,當我一次又一次的拿起固定的三角形教具提問“這是什么形狀”,但有一次又一次沒有正確的回答的時候,并且還不時的自己打自己的頭,我真的是呆呆地坐在那看著這個孩子,就想哭。
無價值感與挫敗感是最大的困惑。因為首先是孩子的進步很是緩慢,所以當自己覺得對他們的教育見不到任何成果的時候就會產生無價值感,還有就是社會對這樣孩子的不了解,導致他們幾乎是與這個社會是隔離開的,我們每天面對著這些孩子,讓我們與外界溝通的話題也越來越少,這樣也很容易產生挫敗感。
解決的辦法:愛心、耐心與恒心
有人會問當你被孩子傷到的時候會不會很痛苦?
若是在剛剛工作地時候,可能會,但是現在不會,因為當我和他們接觸之后,仔細地觀察他們并揣摩他們的心思的時候,會發現他們咬自己拍墻或者打別人、咬自己、咬別人的現象是因為他們控制自己的緊張或松弛能力特別弱,這些商人或自傷行為是為了接觸自身的緊張而做的一種自我放松,也是他們自己在想辦法,只是沒有想出更好地辦法來釋放自己,當你了解這些的時候,即使是被他們傷到,也會原諒他們,想的不是怪他們,而是幫他們想辦法控制這種行為。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