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怎樣的家庭中,孩子的生活是站主體的,但是在我們這樣的家庭中,就有很多感人的事情發生.孩子不是自己的,但是看護的責任要勝于自己的。孩子還比較小,需要家庭的溫暖。孩子在長身體,需要足夠的營養補充。在這樣的要求下,我們盡我們最大的能力為孩子創造和諧的生活。但是,畢竟由于個體的差異,我們也是只能自己含淚看平。
一個本是三個家庭的成員,抽調到一起,竟然拼湊成一個家庭。三個家庭竟然成了看管和寄存相互的關系。原始的三個家庭一定都有著不同的生活和處事方式,當然每個家庭中的主體也隨之改變。改變最大的還是接受方,我們的生活無論怎樣,都會自己調整的。但是孩子的生活呢?
兩個孩子的到來,對我們的生活是增加了許多的歡樂,但是帶來的就是隨之爾來還有很多的問題,有委屈、有氣氛、有抱怨、有不平等,這種不平等不是我們對待孩子的不平等,而是另外兩個家庭的對孩子的態度和處事方法不一樣。
三種生活因此有著本質的不同。孩子比較小,需要家庭的溫暖,我們兩個舍棄自己浪漫的時間,為孩子營造他們需要的環境。我們無所怨言,因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不好選擇更多舒適安逸的生活,但我們同樣可以選擇自己的快樂,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小貝是他們家中的寶貝蛋,可以說是家中所有人的寄托。吃少了怕餓著,多了怕撐著。送來的時候,大兜小兜的營養品和吃的東西,而且還給孩子根據季節不一樣或多或少的留下零花錢,給孩子花。我們認真的為孩子設計著補充營養和時令的食品,每次還是要剩下點的,自動轉存到下個月的賬戶中。比我們的生活還要好,看著孩子狼吞虎咽的吃著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高興不起來,這時我們的醒就站在旁邊或是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我們有什么辦法,只能盡量讓他心理平衡,不是我們狠心,而是我們不能違心。
醒兒的生活在貝還沒有來的時候,他和我們一起吃,我們是一樣的,他沒有可以對比的對象,再說我們不會在乎一個孩子的那點口糧,哪怕是就是來時他家里只帶的幾個蘋果和幾袋牛奶,沒了我家的可以給他直接的接濟。但是,自從貝來醒兒的生活更本就是低等的生活了,孩子的眼睛畢竟是睜著的。我們盡量是調整孩子之間的生活差距,開始的時候還把貝兒的吃的分一部分給醒兒,醒兒比較能吃,三個貝兒也比不了。再說,這樣對貝公平嗎?我們只有選擇給他另外做點東西吃,自從倆個孩子來后我們是很少在家吃飯的,我們晚上在單位胡亂吃一些也就可以了。這樣,也就讓兩個孩子的生活差距減少了很多。醒兒本來就是在心理上有陰影的,不想讓這樣的生活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一個家庭,兩個孩子,三種生活。這樣的生活依然在繼續~~~
但是今日又要將這種生活結束,心里不免有幾分舍不得,畢竟中心為了安全考慮,老師不準再帶孩子,孩子要回歸他們應在的家庭。我們也不例外,沒辦法。還有十幾天孩子就要回去了,我知道他們的家長正在想著各種辦法想給開個綠燈,十幾天里不知道還會有什么樣的結果,他們的家長在我們這里是不可能有什么結果,因為首先我們不敢違背中心的制度,接受這個請求。再次,我們的確是在想孩子應該生活在跟安全的地方,因為我們所在的是都市村莊,外來的人口比較多,有個什么事,我們剛剛有的小家庭就將受到嚴重的沖擊,我們負不起這樣的責任。
只能是無奈的結束這樣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回歸原始~~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