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蛋冬,出生于02年冬至的清晨。初見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嬰兒,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刻。伴隨著他清脆啼哭聲的,是窗外冬至的鞭炮聲,仿佛是為了迎接這個寶貝的降臨。
老公是家中獨子,我們與孩子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上攵?,打出生起冬冬就是我們全家關注的焦點。
我一直是一個比較焦慮的母親,冬冬先天的體質又不是太好。我們越是無微不至地照顧,他的身體就越
發不好。生病、吃藥、打針、輸液甚至住院。。。。。。反正自打他出生起,我們天天跑醫院都跑順了腿。
溺愛、包辦、限制過多、過度呵護的教養方式造就了冬冬敏感、嬌氣、內向、易怒的性格。2歲8個月以后冬冬上了幼兒園,可以想象,我們這樣帶出來的孩子,適應能力肯定是不如粗放粗養的孩子了。
在發現他不聽指令、我行我素、調皮搗蛋之后,我們采取了極端的教育方法:打。教育方式從之前的對他百依百順,到后面的人人喊打。有段時間,冬冬每晚做噩夢,夢里總是哭喊著“不要***”,而我還常常覺得煩,還常常在半夜里怒斥甚至打罵他。
我是現在才知道“社交退縮”這個詞的。社交退縮的原因基本上有以下幾個:1、先天體質不好,經常生病吃藥導致精力不如同齡孩子。2、溺愛包辦、限制過多、管教過嚴。3、先天性格敏感、內向。所有的原因都套得上?,F在我才知道敏感的孩子需要更細心的呵護和理解,更多的愛與自由。如果媽媽都不能成為孩子最后的安全港灣,他那脆弱如絲的心靈還能從哪兒得到安撫?!
而當時的我們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孩子要鍛煉,摔打,才能堅強,有出息。所以我狠下心來不多管不多問,我以為把放手把他丟到幼兒園里,他自然就會適應的。我們有意對孩子嚴厲,有意讓孩子吃苦,有意傷害孩子。這個似是而非的觀念給多少孩子帶來了苦難和創傷?
事實上,我現在也知道了,孩子的敏感除了先天遺傳,更大的原因在于我們的教養不當,對孩子過度保護,對小傷小痛大驚小怪,過分限制孩子與外界交往等,使孩子總是在父母的保護下生活,自我保護能力嚴重退縮。
從小小班到小班,再從小班到中班,冬冬在幼兒園里一直就沒有朋友,當時我還沒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當時的我覺得另外一個問題更為嚴重,那就是——不聽課。從一開始的根本就不肯坐下來,到后來的就算坐著也不肯聽課。這時候我才開始著急,因為眼看著就要升入大班,接著就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了,這樣一點都不聽課,怎么有辦法上小學呢?
另外,眼看著別的孩子在幼兒園里開心又活潑,而冬冬總是郁郁寡歡的、甚至是呆滯的,我心酸又心疼。在此期間,他的身體還是很差,三天兩頭跑醫院,吃了無數的藥。而我們仍然那樣一味地小心呵護,卻不懂得多帶他去鍛煉。
自冬冬上小班起,我陸續開始上網咨詢、搜索。剛開始搜到了“廣泛性發育障礙”這個詞的時候,我被嚇住了,后來一看,覺得不象,丟之腦后。直到中班快結束時,看看他和別的孩子的差距,本來想帶冬去找鄒小兵看,后來無意中聽到一些關于他的負面信息,就沒有去。后來搜到了本省這方面最好的醫生,還是決定帶冬去看看。醫生明確告之不是自閉癥,也排除廣泛性發育障礙,大概有點多動癥,待查,半年后復診。
于是我按照買的一些多動癥的書,那年暑假就加強了帶他去鍛煉,以運動來宣泄精力。從那時候開始,我才開始克制自己的脾氣,努力去做到不打不罵地教育孩子。(到現在為止,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是做得很不好)
過了一個暑假,一開學,我覺得冬冬同班的同學都老練了很多,冬冬顯得越發幼稚,又開始焦慮。于是下決心帶他去北醫六院去看。真荒唐,醫生讓我們填了一兩個鐘頭的量表后,觀察他僅僅3分鐘不到,就給典型自閉癥的診斷。雖然之前也有了心理準備,但醫生真真切切這么告訴我的時候,我還是嚇得死得心都有了。(還不是一點點有,是很有)
那真是一段痛苦不堪的日子,雖然我們盡量掩飾,但以我們孩子的敏感,他一定是感受到了我們的痛苦、絕望和焦慮,從北京回來以后,冬冬真的越來越自閉,好象忽然之間,那些所謂的癥狀都一一具備了。
從北京一回來就趕緊去找機構,帶著冬冬上杭州一個機構訓練了三個月,成了那里的高才生。幸虧這個機構還是比較有人情味的,不象某些機構,完全把我們的孩子當小狗來訓練。這個機構的老師都還比較有愛心,再加上冬冬程度好,在這里他倒是有些自信起來。
冬冬的個訓老師對冬冬的教育有些刻板,也里面也有我自己的錯。我當時一去就對老師說,我希望他今后上課能坐在那里,能夠聽進去課。于是老師拿出比較嚴厲的方法來訓練他,幸運的是,這個老師在嚴厲的同時也常??洫勊?。我在機構最大的收獲就是,這個個訓老師對我說:“象冬冬這樣的孩子是不需要打的。他很要好的,很喜歡戴高帽,多表揚他多鼓勵他就對了?!?br />
在機構里,冬冬開始在意輸贏、在意榮譽,注意力和身體素質(每天一個鐘頭感統課)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人際交往的核心障礙,則沒有一點進步。
結束了機構的訓練以后,回到原先的幼兒園,老師覺得他進步很大。上課肯坐下來,并且能夠聽進去(不是所有的課程整節課都可以),能夠同步完成課堂作業,并且開始追求上進(喜歡老師表揚,怕老師批評,老師交代的事記得比較牢,這些都是以前沒有的)。
這個時候我終于看到了冬冬更為嚴重的障礙——人際交往。
因為在這個環境里曾經受過挫折,所以一回到從前的幼兒園,冬冬仍然是不和小朋友玩。這個時候我們也比較注意和老師的溝通了。冬冬基本上不給老師添麻煩了,所以老師也比較肯幫我們。老師有時候特意把同學拉來和他玩,他總是說:“我不和他玩,他會打我?!敝惖脑?。
我終于看到這個更為棘手的問題,該如何提高他的交往能力呢?我在以琳論壇上找到了醒身的帖子“一種新的訓練思路”,我反復地讀了又讀,開始思考如何進行融合教育。
正巧我家樓下新換了個門房,新門房的孫子和孫女都和冬冬差不多大,我就讓他們天天來我家玩。但是孩子越大越有個性,冬冬比小時候更加排斥與同齡孩子的交往。融合教育遇到很大的挫折。
這個時候我在醒身的帖子里認識了珍妮??戳怂牟┛?,覺得她的很多理念與我常常自己在心里思量的東西不謀而合。在內心里,我常常會覺得冬冬和一般孩子就差那么一小步,跨過去就海闊天空,我不信自閉癥是不可戰勝的。
本著內心這點執著,我堅決帶著冬爸和冬冬殺到了珍妮家。
老實說第一次來珍妮家取經,收獲不算不大,但是卻沒有什么具體操作上的意義。珍妮努力地想讓我們多學點東西回去,但是一天之中,忽然間面對這么多的東西,實在是有點吸收不進去。我只知道的是,冬冬是可以教好的。
回去之后,繼續努力融合教育。這個過程,比帶孩子上機構那是辛苦得10倍都不止,從心力上從體力上。眼看著冬冬一天天長大,我覺得冬的時間實在是耽誤不起了,毅然決然地再次殺到珍妮家。
以上解釋了我是如何從一個普通媽媽到今天帶著孩子殺到珍妮家來的。
至此,我感到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一環扣一環的:如果沒有開始的教養不當(過度呵護、溺愛包辦、限制過多),冬也許就不會那么敏感,先天的敏感,應該也可以在后天適當的環境里充分脫敏、自愈;如果不敏感,那么就算后來幼兒園的環境不夠好,也不至于太大地傷害到他,那么也不至于一步一步往自閉那條路上走。
冬冬說:“媽媽,我在深圳很快樂。我在NP不快樂。我不要回去,我要在這里讀小學?!倍瑳]有錯,這一切都是我的錯。
今天中午,當我無意中在GOOGLE鍵入“敏感”“小孩”這兩個詞匯時,我看到別人聰明的媽媽是如何及時幫助到自己的孩子,那才是有能力的愛。這世上有很多條路,有些人一開始就能找到直達的那條,而我走過那么多彎路繞了這么大的圈子,幾乎就迷了路找不回來了。
真的,我至今連雞都沒有殺過一只,我怎么能夠那么狠心地一次又一次地打過我自己的孩子?我口口聲聲說愛他,而我卻常常想著最好能自己一個人清清凈凈呆著。是我的狠心、冷漠和對孩子的不信任,把冬冬一步一步往自閉癥這條路上推的。
如果我沒有看到醒身那個帖子,如果珍妮也沒有看到醒身那個帖子,如果我沒有義無返顧地走到今天這一步,如果我一拖再拖拖到冬冬再大一些。。。。。。。我不知道我今生何時才能看到這樣一天天快樂起來一天天自信起來的冬冬。
回想這整個歷程,只有一個“險”字可以形容。
老公是家中獨子,我們與孩子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上攵?,打出生起冬冬就是我們全家關注的焦點。
我一直是一個比較焦慮的母親,冬冬先天的體質又不是太好。我們越是無微不至地照顧,他的身體就越
發不好。生病、吃藥、打針、輸液甚至住院。。。。。。反正自打他出生起,我們天天跑醫院都跑順了腿。
溺愛、包辦、限制過多、過度呵護的教養方式造就了冬冬敏感、嬌氣、內向、易怒的性格。2歲8個月以后冬冬上了幼兒園,可以想象,我們這樣帶出來的孩子,適應能力肯定是不如粗放粗養的孩子了。
在發現他不聽指令、我行我素、調皮搗蛋之后,我們采取了極端的教育方法:打。教育方式從之前的對他百依百順,到后面的人人喊打。有段時間,冬冬每晚做噩夢,夢里總是哭喊著“不要***”,而我還常常覺得煩,還常常在半夜里怒斥甚至打罵他。
我是現在才知道“社交退縮”這個詞的。社交退縮的原因基本上有以下幾個:1、先天體質不好,經常生病吃藥導致精力不如同齡孩子。2、溺愛包辦、限制過多、管教過嚴。3、先天性格敏感、內向。所有的原因都套得上?,F在我才知道敏感的孩子需要更細心的呵護和理解,更多的愛與自由。如果媽媽都不能成為孩子最后的安全港灣,他那脆弱如絲的心靈還能從哪兒得到安撫?!
而當時的我們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孩子要鍛煉,摔打,才能堅強,有出息。所以我狠下心來不多管不多問,我以為把放手把他丟到幼兒園里,他自然就會適應的。我們有意對孩子嚴厲,有意讓孩子吃苦,有意傷害孩子。這個似是而非的觀念給多少孩子帶來了苦難和創傷?
事實上,我現在也知道了,孩子的敏感除了先天遺傳,更大的原因在于我們的教養不當,對孩子過度保護,對小傷小痛大驚小怪,過分限制孩子與外界交往等,使孩子總是在父母的保護下生活,自我保護能力嚴重退縮。
從小小班到小班,再從小班到中班,冬冬在幼兒園里一直就沒有朋友,當時我還沒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當時的我覺得另外一個問題更為嚴重,那就是——不聽課。從一開始的根本就不肯坐下來,到后來的就算坐著也不肯聽課。這時候我才開始著急,因為眼看著就要升入大班,接著就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了,這樣一點都不聽課,怎么有辦法上小學呢?
另外,眼看著別的孩子在幼兒園里開心又活潑,而冬冬總是郁郁寡歡的、甚至是呆滯的,我心酸又心疼。在此期間,他的身體還是很差,三天兩頭跑醫院,吃了無數的藥。而我們仍然那樣一味地小心呵護,卻不懂得多帶他去鍛煉。
自冬冬上小班起,我陸續開始上網咨詢、搜索。剛開始搜到了“廣泛性發育障礙”這個詞的時候,我被嚇住了,后來一看,覺得不象,丟之腦后。直到中班快結束時,看看他和別的孩子的差距,本來想帶冬去找鄒小兵看,后來無意中聽到一些關于他的負面信息,就沒有去。后來搜到了本省這方面最好的醫生,還是決定帶冬去看看。醫生明確告之不是自閉癥,也排除廣泛性發育障礙,大概有點多動癥,待查,半年后復診。
于是我按照買的一些多動癥的書,那年暑假就加強了帶他去鍛煉,以運動來宣泄精力。從那時候開始,我才開始克制自己的脾氣,努力去做到不打不罵地教育孩子。(到現在為止,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是做得很不好)
過了一個暑假,一開學,我覺得冬冬同班的同學都老練了很多,冬冬顯得越發幼稚,又開始焦慮。于是下決心帶他去北醫六院去看。真荒唐,醫生讓我們填了一兩個鐘頭的量表后,觀察他僅僅3分鐘不到,就給典型自閉癥的診斷。雖然之前也有了心理準備,但醫生真真切切這么告訴我的時候,我還是嚇得死得心都有了。(還不是一點點有,是很有)
那真是一段痛苦不堪的日子,雖然我們盡量掩飾,但以我們孩子的敏感,他一定是感受到了我們的痛苦、絕望和焦慮,從北京回來以后,冬冬真的越來越自閉,好象忽然之間,那些所謂的癥狀都一一具備了。
從北京一回來就趕緊去找機構,帶著冬冬上杭州一個機構訓練了三個月,成了那里的高才生。幸虧這個機構還是比較有人情味的,不象某些機構,完全把我們的孩子當小狗來訓練。這個機構的老師都還比較有愛心,再加上冬冬程度好,在這里他倒是有些自信起來。
冬冬的個訓老師對冬冬的教育有些刻板,也里面也有我自己的錯。我當時一去就對老師說,我希望他今后上課能坐在那里,能夠聽進去課。于是老師拿出比較嚴厲的方法來訓練他,幸運的是,這個老師在嚴厲的同時也常??洫勊?。我在機構最大的收獲就是,這個個訓老師對我說:“象冬冬這樣的孩子是不需要打的。他很要好的,很喜歡戴高帽,多表揚他多鼓勵他就對了?!?br />
在機構里,冬冬開始在意輸贏、在意榮譽,注意力和身體素質(每天一個鐘頭感統課)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人際交往的核心障礙,則沒有一點進步。
結束了機構的訓練以后,回到原先的幼兒園,老師覺得他進步很大。上課肯坐下來,并且能夠聽進去(不是所有的課程整節課都可以),能夠同步完成課堂作業,并且開始追求上進(喜歡老師表揚,怕老師批評,老師交代的事記得比較牢,這些都是以前沒有的)。
這個時候我終于看到了冬冬更為嚴重的障礙——人際交往。
因為在這個環境里曾經受過挫折,所以一回到從前的幼兒園,冬冬仍然是不和小朋友玩。這個時候我們也比較注意和老師的溝通了。冬冬基本上不給老師添麻煩了,所以老師也比較肯幫我們。老師有時候特意把同學拉來和他玩,他總是說:“我不和他玩,他會打我?!敝惖脑?。
我終于看到這個更為棘手的問題,該如何提高他的交往能力呢?我在以琳論壇上找到了醒身的帖子“一種新的訓練思路”,我反復地讀了又讀,開始思考如何進行融合教育。
正巧我家樓下新換了個門房,新門房的孫子和孫女都和冬冬差不多大,我就讓他們天天來我家玩。但是孩子越大越有個性,冬冬比小時候更加排斥與同齡孩子的交往。融合教育遇到很大的挫折。
這個時候我在醒身的帖子里認識了珍妮??戳怂牟┛?,覺得她的很多理念與我常常自己在心里思量的東西不謀而合。在內心里,我常常會覺得冬冬和一般孩子就差那么一小步,跨過去就海闊天空,我不信自閉癥是不可戰勝的。
本著內心這點執著,我堅決帶著冬爸和冬冬殺到了珍妮家。
老實說第一次來珍妮家取經,收獲不算不大,但是卻沒有什么具體操作上的意義。珍妮努力地想讓我們多學點東西回去,但是一天之中,忽然間面對這么多的東西,實在是有點吸收不進去。我只知道的是,冬冬是可以教好的。
回去之后,繼續努力融合教育。這個過程,比帶孩子上機構那是辛苦得10倍都不止,從心力上從體力上。眼看著冬冬一天天長大,我覺得冬的時間實在是耽誤不起了,毅然決然地再次殺到珍妮家。
以上解釋了我是如何從一個普通媽媽到今天帶著孩子殺到珍妮家來的。
至此,我感到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一環扣一環的:如果沒有開始的教養不當(過度呵護、溺愛包辦、限制過多),冬也許就不會那么敏感,先天的敏感,應該也可以在后天適當的環境里充分脫敏、自愈;如果不敏感,那么就算后來幼兒園的環境不夠好,也不至于太大地傷害到他,那么也不至于一步一步往自閉那條路上走。
冬冬說:“媽媽,我在深圳很快樂。我在NP不快樂。我不要回去,我要在這里讀小學?!倍瑳]有錯,這一切都是我的錯。
今天中午,當我無意中在GOOGLE鍵入“敏感”“小孩”這兩個詞匯時,我看到別人聰明的媽媽是如何及時幫助到自己的孩子,那才是有能力的愛。這世上有很多條路,有些人一開始就能找到直達的那條,而我走過那么多彎路繞了這么大的圈子,幾乎就迷了路找不回來了。
真的,我至今連雞都沒有殺過一只,我怎么能夠那么狠心地一次又一次地打過我自己的孩子?我口口聲聲說愛他,而我卻常常想著最好能自己一個人清清凈凈呆著。是我的狠心、冷漠和對孩子的不信任,把冬冬一步一步往自閉癥這條路上推的。
如果我沒有看到醒身那個帖子,如果珍妮也沒有看到醒身那個帖子,如果我沒有義無返顧地走到今天這一步,如果我一拖再拖拖到冬冬再大一些。。。。。。。我不知道我今生何時才能看到這樣一天天快樂起來一天天自信起來的冬冬。
回想這整個歷程,只有一個“險”字可以形容。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