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診療研究 > 瀏覽文章

自閉癥教育新突破

2009/8/25 9:14:08 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近年來,自閉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逐漸成為人們不可忽視的一種精神心理疾病。目前,治療自閉癥還沒有一種特別有效的方法,只能通過高強度的訓練手段進行改善。外國傳統的主流訓練方法被廣泛采用了半個世紀,實施的個案無數,但效果不盡如人意,大多數個案長大后還是必須依賴父母生存,甚至是被“圈養”在家。

  不一樣的自閉癥孩子

  在我市布吉的一個自閉癥研究中心,一群被醫生診斷為自閉癥孩子,正在接受一整套全新模式的自閉癥教育。據悉,經過短短半年,孩子們發生了質的變化。

  踏入這個學校,記者發現這里跟傳統自閉癥訓練機構有著許多的不同。傳統訓練機構課室布置清一色的白墻,但這里到處都是色彩繽紛的布置:有麥當勞、超市、醫院等主題游戲室,有專門的美術室,走廊上張貼著報紙,還有小朋友專用的先進小廚房。最不一樣的是這里的氣氛,到處都是小朋友和老師的嬉笑歡呼聲,甚至上課時會有“強盜”進來“打劫”這樣的情景。根據需要,老師會隨時調整教學計劃。孩子表現不像以前所見到的自閉癥孩子那樣目光無神,行為呆板,他們顯得機靈、可愛。正巧幾個老師與一個孩子在走道上玩開車的游戲,走道邊上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看著喧嘩的幾個老師,冒出一句:“一群瘋子!”令人咋舌。

  自閉孩子“活”起來了

  征得同意,記者觀察了其中一節課。老師進來課室,對孩子說:“好久沒上你的課了,想不想我?”孩子不太想搭理地應到:“想?!焙唵螁柡弥?,老師利用身體和孩子玩起了過山車的想象游戲。孩子非常興奮,與老師嬉戲了10分鐘。老師累得滿頭大汗:“我沒力氣了,不玩了?!焙⒆诱f:“給老師捶捶背?!比缓笈ぶ∑ü勺叩嚼蠋熀竺?,握起小拳頭在老師肩上敷衍地輕捶了幾下,又拉著老師想繼續玩。老師說:“我真的不想玩了?!边@時孩子機靈地說:“黃老師真漂亮,我愛死你了!”老師在他臉上狂親,孩子一臉壞笑。接著,老師和孩子又玩起了游戲,在場的人都笑了起來。

  孩子和老師去蕩秋千,老師溫馨地摟著孩子,不經意地說:“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簡單但是很幸福?!焙⒆诱J真地答到:“喜歡?!崩蠋熣f:“外面的人說你和你的同學是自閉癥,不喜歡說話,不跟別人玩,你知道爸爸媽媽擔心你連飯都吃不下,答應我,改變自己,不要讓我們擔心好嗎?”孩子沉默良久,看得出他似懂非懂,輕聲回答“好”。下課時間到了,老師說:“哇!快樂時光總是那么短暫,下課了,來,我們來感恩吧,謝謝秋千,謝謝你?!比缓髮χ锴Ш秃⒆由钌畹鼐瞎?。孩子也跟著說:“謝謝老師,謝謝秋千?!币矘藴实叵蚶蠋熅瞎?。

  這節課,讓人感覺課不像是在課堂,一反常規,沒有要求安坐,老師沒有發號施令地要求學生執行指令,也沒有食品等強化物。給人感覺老師是學生的玩伴和知心朋友,老師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多而真摯。同時讓記者感嘆的是孩子散發出自閉癥孩子身上少有的機靈、懂事。除了眼睛略帶無神,說話速度稍慢,有時還需要催促回應外,基本看不出孩子有什么不妥。

  孩子改變重建家長信心

  據了解,這個孩子今年剛4歲,2歲半在廣州中山三院,被鄒小兵教授診斷為典型自閉癥。2歲9個月開口叫媽媽,才聽懂丟垃圾指令。就讀前與人交往動機弱,語言表達停留于4個字的電報句,并且主動語言少,只停留在表達自我需要的初級階段上,如“我要吃雞”等。在動機構建體系下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如今孩子出現了較強的交往動機,交往技巧也快速提升,并大量出現評價性和交流性語言。

  該中心的老師說,他們分感知世界、人格塑造、專才教育三個階段對自閉癥孩子進行學習教育。該孩子已完成第一階段的課程,第二階段課程正在進行,接下來還要進行第三階段的課程,包括物理、英語等,構建各科的學習動機。父母對孩子的發展充滿信心,并表示配合該中心的教育,加大一倍的課量,爭取用更短的時間讓孩子康復。

  “動機構建”引領新方向

  是什么使孩子在短短的時間內得到如此大的改變?據香港國際動機構建研究中心主任尤曉陽說:“歐、美等西方國家舊有的自閉癥訓練教育概念,從教育任務到教育目標,乃至教育方法,完全背離了教育的軌道。比如教孩子上廁所:首先排隊,然后看門上的標示,進去,再找馬桶、脫褲子,然后蹲下方便、站起來、穿上褲子、沖水??此品浅乐?,但遺憾的是,孩子雖然長期訓練學會了怎樣上廁所,但通常還會在大街上脫了褲子就尿,行為塑造,只是讓孩子機械的學會了上廁所的步驟,但他們不知道常人上廁所的真正原因除了生理需要、講衛生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羞恥之心。因此,停留在行為塑造的訓練,沒法讓孩子擁有正常人的思維,孩子沒有正常人的思維,就很難變成一個‘常人’?!庇认壬€指出,這就是自閉癥訓練雖然經歷了大半個世紀,但成功個案卻寥寥無幾的真正原因。

  尤先生還告訴記者,動機構建體系下的孩子,讓人感覺到很常態,是因為動機構建教育是在檢討了現行的以康復訓練為主的各類訓練方法與訓練模式的前提下,研究了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特征與行為表征,在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來的全新的自閉癥教育理論。從理論到實踐可見,動機構建教育體系是具有科學性、理論性、可操作性。自閉癥兒童得到正確的教育,走上正確的方向,也就有康復的希望。

  此外,尤先生呼吁各界人士更多地關注這群特別的孩子,不要給孩子貼上“標簽”,應該用寬容與接納的態度,繼續探討自閉癥教育之路,共同努力去改寫這群自閉癥孩子的命運。

 ?。郯咐\]

  1.問:你們的孩子能對應場景說話,而且經常語出驚人,我家的孩子6歲了,但很少話,請問用什么方法,可以讓孩子說出靈活的話?(孩子給老師假裝吃辣雞腿時一臉壞笑地說:“相信我,不辣的?!保?/p>

  答:自閉癥孩子能說出靈活的語言,背后需要孩子擁有非常綜合的能力。首先,孩子必須有交往的動機,再有需要語言的理解能力、靈活的思維、讀解別人內心需求的能力、交往的調控力、幽默感等。至于這些語言的頻率就取決于交往體驗的多少。

  至于怎樣訓練,首先必須提供一個常態的交流環境,杜絕強化物的使用,因為這樣只會綁架孩子的思維,僵化他們的思想,產生對訓練者的階級敵對情緒,導致交流欲望喪失。所以,傳統訓練會導致孩子語言刻板、匱乏。教學活動必須能迎合孩子的興趣、激發交往欲望,同時老師必須典范幽默、典范正確豐富的語言,讓孩子內化有意義的語言、幽默、老師的思維模式。因此我們提倡自閉癥孩子多跟成年人接觸比多跟同齡孩子接觸會更快康復,因為他們會不斷汲取成年人的思維、精辟的語言等。

  2.問:聽說博林的孩子學得多、學得快,我也試著教孩子,但他一點反應都沒有,怎么會這樣?

  答:這是因為你不了解嬰幼兒的學習驅動力。嬰幼兒學習動力來源于內動力,如果他對知識本身產生興趣,那么它就會自覺的學習,來不得半點強迫。自閉癥兒童就更為明顯。我們要做的是,首先非常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根據他的興趣愛好,創設蘊含豐富知識的教學活動,還要通過多感官刺激、體驗、情緒渲染等具體方法,滲透豐富的知識技能,同時烘培新興趣。不要忘記經常的科學復習,幫他們管理學到的知識。當你真正學會上面的操作技巧,你當初的挫敗感會一掃而光,你會發現,原來你的孩子學習能力不會遜色于正常孩子。

  3.問:最驚訝的是看到博林的孩子很會說話,是怎么訓練出來的?在家里該怎樣做?

  答:孩子能這樣做,最重要的是它能體會別人的情緒,能洞察別人的心理活動。在家里爸爸媽媽盡量配合與孩子演練,如問他: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他如說喜歡媽媽,那爸爸就假裝生氣,他改口喜歡爸爸,媽媽就生氣,直到引導他說兩個都喜歡,通過這樣他就懂得了自己說的話,別人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一段時間后,孩子就會內化。

  4.問:專家都說對自閉癥孩子講話要簡短,用電報句,但博林的老師說話句子復雜,內容深奧,孩子能懂嗎?

  答:動機體系其中一個重要的教育原則是“滲透原則”,任何一個嬰幼兒學習的過程都是“滲透的過程”,比如我們見到一個婦女,會要孩子叫“阿姨”,但絕對不會告訴她,她是女人,而且是年齡稍大,但又不是很老的婦女……這樣孩子會越說越亂。學習語言也一樣,只要能保證孩子在聽你的話,而且你的話又是應情景的,那么孩子也會從情景中慢慢理解,儲存復雜的語言描述(前語言期),當激發了他說話表達的欲望時,他便會“語出驚人”。學習其他知識也一樣,一定要耐心度過“對牛彈琴”階段。我們的個案都告訴我們,正常孩子如此,自閉癥孩子同樣如此,每個自閉癥孩子幾乎都能聽懂我們復雜的語言,接著會表述靈活,甚至精辟優美。(博林教育供稿)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自閉癥教育新突破]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 相關文章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