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大腦后下方腦干的前面,有個微小的雷達式感應器官,叫前庭神經核,以此組成的神經體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覺。前庭覺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信息,并做過濾及辨識再傳入大腦,使大腦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別是長大以后的視、聽性質學習,前庭覺的影響最大。
大腦的門檻----前庭覺 由于前庭是大腦門檻,整個身體的觸覺、關節活動信息也必須在此過濾以選擇重要的信息做回應,所以前庭覺必須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協調,才能正確辨識身體的空間位置,這便是所謂的前庭平衡了。前庭覺不良,身體活動會立刻受到影響,笨手笨腳、不聽指揮,視聽神經系統都會扭曲,形成閱讀、聽寫及寫字上的困難,特別是大腦的中樞神經貫穿前庭覺,前庭神經不佳,身體行動及左右腦思考都會陷入混亂,更會引發語言發展的嚴重障礙,也成了學習困難最主要的原因。
自信心和創造力的根----本體覺 不用看鏡子,我們可以正確摸到鼻子、眉毛,不用看階梯,可以靈活上下樓梯,拍球、開車、騎自行車、游泳、雙手雙腳及身體雙側協調,動作自如,這便是本體感。本體感又稱身體形象或身體地圖(Body map),這是肌肉、關節運動神經組織、身體神經組織和大腦長期互動練習過程中,協調出的自動自發能力,如果平衡感、觸覺、前庭覺不良,本體感便很難健全發展了。人類身體的活動,大多是在不知不覺下進行的,人不用老是顧忌身體如何行動,手腳才能靈活、心情才不會緊張、焦慮,也才能有足夠的自信心,本體感發展良好,大腦功能才能發揮自如,觀察力敏銳、反應迅速,人生最重要的想像創造能力也才能豐富地發展起來。
語言發展遲緩大多由于感統不足
語言能力包括看聽說寫,是人類獨有的高度復雜性神經運作。大腦皮質層的分別有處理聽覺、發音、詞匯認知、語言組織及推論的功能區,透過神經組織這些功能區,必須和身體感官取得緊密配合,否則會影響語言能力的發展。
最重要的是貫穿脊髓及前庭覺的中樞神經,所以平衡能力及前庭覺不良,神經組織的能量到達不了皮質層的語言功能區,便會造成詞匯能力不足、語言組織混亂、視聽神經也會發展不全,形成閱讀、聽寫及寫字的困難。
觸覺不足的孩子,感覺辨識不全,聽覺層次受到影響,牽連發音組織的小肌肉(唇、舌、顎、聲帶)發展不足,進而形成音感差及發音不正確等毛病。除了語言器官本身受損外,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大多來自于感覺統合不足引起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