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自閉癥、腦癱、殘障等特殊孩子我國目前的教育模式是隔離教育,即建立特殊教育學校,把特殊學生和普通學生分開,在特殊學校中又有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自閉癥的兒童回歸社會的一種手段,結合我國特殊教育發展的現狀可將自閉兒的融合教育劃分為三種形式,已達到循序漸進,逐步回歸社會的目的。
第一種形式是自閉兒之間的融合教育形式,也就是目前最常用的小組訓練教育模式,這種形式主要是在對自閉兒進行諸如感覺統合訓練語言訓練及行為訓練之后設計一項或多項集體合作性游戲,讓兩個或多個自閉兒在每人一個訓練師的指導下合作完成,隨著孩子注意力.語言能力模仿能力的逐步增強可以逐步增加游戲的難度和時間。這種形式有利于自閉兒將所學的游戲和感知覺經驗及語言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第二種形式是自閉兒融入到智障兒童當中的融合教育形式,也就是自閉兒在培智班級就讀的形式。這種教育形式首先不能間斷了對自閉兒的針對性個別訓練。在保證一定的個別訓練強度和時間之外,其余的時間不論學習和生活.游戲都和智障兒童在一起,其次,要求班主任及任課老師要及時的矯正其不良行為和不當語言,指導孩子與其他學生進行語言行為等方面的溝通與交往,最大限度的干預孩子。這種教育形式應當建立在自閉兒有一定語言能力,能夠服從簡單指令, 并且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和模仿能力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否則會因孩子與同班兒童之間能力差距過大而導致自閉兒更加孤立。這種形式的好處是能在一定范圍內給自閉兒童以最大限度的干預。
第三種形式是自閉兒融入到普通兒童當中的融合教育形式,也就是自閉兒童到普通班就讀。這種教育形式也是融合教育最終要達到的目的,這種形式同第二種 形式一樣,只是比第二種提高了一個環境層次,對自閉兒自身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更適合一些智力接近正常水平的自閉兒。在實施過程中要求班主任及任課老師有更大的耐心做好個別指導工作,還有一點,也是與第二種不同的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老師做好普通孩子的思想工作,要求普通孩子接納認可和幫助自閉癥孩子,使他們包容在所有人的關心和重視當中,從而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溝通能力,最大限度的減少不良行為,逐步走出孤獨的世界。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