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家長 > 育兒隨筆 > 瀏覽文章

家長怎樣同幼兒園溝通

2004/10/6 8:33:08 來源: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家長有這樣一段心理矛盾的時期。孩子剛確診為孤獨癥的時候,總想將來等孩子能力強一點后,會被別人當作正常的孩子;但是正常孩子的發展也是非???,能完全跟上他們很難,尤其很多孩子包括我孩子在內起點非常低。我孩子剛開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不敢對老師提太多的要求,因為確實那時候孩子基本上不能在集體中學習。雖然我們那時候沒有和老師講,但老師對他的了解,恐怕也非常深刻。況且現在的老師文化程度越來越高,大部分都是大專生,我兒子所在幼兒園還有好幾個本科生,都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對這種與眾不同的孤獨癥孩子,基本能一眼看出來異常情況。即使家長不講清楚,老師也不會把他當作正常孩子。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和老師講,也未嘗不可,關鍵是講清楚孩子的實際,取得幼兒園和老師的同情和幫助。我選擇的時機是在中班下學期,那時孩子已經在家里單獨教學的情況下,表現出了比較強的能力,也在幼兒園里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語言能力,有了納入正常教學的基礎。這時候我才向幼兒園院長和老師原原本本的講清楚孩子的疾病和發展可能,得到了她們的關懷和幫助,這點我非常感激她們。所以,同老師溝通是可能,也是必要的,家長可以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時機,也可以逐步把情況告訴老師和幼兒園。
    太多的奢望會帶來更多的失望,很多家長見面的時候都彼此會說這個孩子可能會正常,那個孩子可能也會正常。其實,孤獨癥這個圈子是一旦走進來啦,就很難再走出去。全世界那么多孤獨癥孩子,真正完全融入主流社會的屈指可數,絕大部分終身有明顯的癥狀;對于比較全面發展的孤獨癥孩子,只不過那些癥狀已在他的認知和理性的控制范圍之內。
    我的孩子現在認知上并不太困難,當然不能離開我的輔導;他與正常孩子大的差別主要在于社會交往、語言能力和一些行為舉止上,我想即使他會把這些癥狀帶入他的成年生活,只要他能不斷發展著他的情感、認知,他就是一個成功的孤獨癥孩子。我不會強求社會一定要把我的孩子當作正常孩子,但我要給他創造一個比正常孩子更好的環境,來逐步過渡到社會生活中去,這期間就要我不斷地和他周圍的接觸者取得溝通和理解。幼兒園只是其中的第一步,對家長也是個學習提高、學會與社會適應的過程,也是自己心理承受能力逐漸提高的過程。 
 
   在和幼兒園老師溝通的方法上,由家長去教老師ABA、結構化顯然不合適,除非家長與老師之間有特殊的社會關系(親屬、上下級等)。不過,我們可以換一種溝通方式。家長可以把自己在家里教孩子的做法、經驗整理一下,把你最想讓老師配合你的內容(包括ABA的常識)結合進去,寫幾個有典型意義的、成功的家庭訓練事例,給孩子的老師看,誠懇地請她們給你提意見。這樣漸進式的交流方式,比較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因為我們畢竟在“求助”。不必急于求成,老師慢慢就會體諒你的苦心,也會增強教育你孩子的信心。通過這種方式,大家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家庭訓練,是否已經達到了能對別人提更高要求的時候。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家長怎樣同幼兒園溝通]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