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家長 > 育兒隨筆 > 瀏覽文章

如何與學校老師保持最適切的溝通下

2004/10/4 17:24:13 來源:臺灣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如何與學校/老師保持最適切的溝通(下)

謝碧華主講/本會整理

參加個別化教育計劃---IEP:
特教組會為孩子開「個別化教育計劃---IEP」的會議,這是對孩子的受教權益及教育質量都很重要的會議,因此,無論如何,家長一定要參加。在IEP會議中,家長可得知孩子被安排了什么課程、對孩子有何好處,家長也可提出需求。特教組依據學生的書面測驗資料及評估,來安排課程;家長去參加IEP時,就能提供你觀察到孩子的學習能力、興趣及用何種學習方式效果較好‧‧‧等信息給特教組由特教組去協調。IEP會議也是一個很正式的會議,且具有法定效益,在IEP會議中決議的事,學校就必須執行。去年,我參加我女兒婷婷I.E.P.會議時,我申請其數學免修,改修其它科目---油畫,因為婷婷沒有能力修習高中的數學課程(特教法有"因應學生的特殊性調整其學習科目"所以不違法)。如校方不能達到你的需求,則應請校方說明。家長也應做適當的讓步,勿過度堅持己見。有時也會遇到無法溝通的老師,特教組長提出其專業的建議,老師不以為然,一直「糾正」孩子的行為,而挑起孩子的情緒,更加無法學習。所以,不是為孩子找名校名師就是好的,而是要找能包容孩子的老師及環境。能包容的老師及友善的環境,孩子被夸獎的多,被嫌棄的少,被踐踏的少,才能快樂學習。所以在跟學校協調的過程中,勿一被拒絕就動怒或放棄溝通,要有耐心一次又一次的慢慢的達到目標。

當孩子的公關---建立孩子與同儕間的人際關系:
學校有運動會或什么活動,主動表示愿意協助哪些,或只是買些飲料慰勞同
學;參加懇親會、有活動時要露露臉,讓班上同學知道妳是某人的家長,進而可以幫孩子建立同儕的人際關系。孩子因語言能力、社交能力都較差,家長可以以「點」的突破來協助他做「公關」。例如:請老師推薦幾位較親切熱心、友善的同學,留著電話以作為聯絡,找機會邀這幾位同學來參加生日會、出游、去看展覽‧‧‧等。家長與孩子的同學熟稔之后,則更能透過同學了解孩子在校情形及透過同學協助孩子。

當老師的最大支持者:
我們都期望孩子能學會老師所教的,事實上孩子受限于能力,所以,通常原則上抄寫的功課要求孩子完成,超出孩子能力范圍的部分,就要跟老師協調更改功課的內容。
此外,主動常與學校(老師)保持聯系,除了表現你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外,也要扮演「老師的最大支持者」的角色。積極主動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提供協助或支持人力物力。
家長一定要尊重老師的專業,勿太強勢,千萬不要讓孩子在班上享有特權。例如可以不必打掃、不必去升降旗、分組的作業孩子不必參與‧‧‧等。以打掃而言,分配到的工作,可能開始要有人帶著他去做幾次,之后他就知道打掃時間他要做什么。又如分組的作業(實驗),也許操作的部分孩子無法執行,但一定有他可以做的部分(如善后、收拾)。孩子在班上有特權,易使同學心生不滿,而致「欺負弱小」的情形。
對于孩子的某些行為,只要無傷大雅,不妨害他人或他自己,毋需干涉(不介入、不處理)。在家要有舒緩情緒的管道,當偏差行為或情緒問題較大影響到老師的班級經營時,可以申請助理老師。助理老師不是某個學生專屬的家教,是協助學生適應班級課程使班上的課程能夠順利的進行。

總結:
一、 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坦誠的與校方溝通。
二、 溝通的過程,除了明確提出需求外,也要站在學校立場,對于真的不能執行或無法達到目標的部分,我們家長也要退一步,勿堅持己見撕破臉。
三、 隨時與學校保持聯系,不要有事才聯絡,問問老師最近有什么活動需幫忙的,有什么需要在家配合的‧‧‧ 孩子在校的確是需要老師較多用心的,家長要做為老師的最大的支持者。

~全文完~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如何與學校老師保持最適切的溝通下]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