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璋被送進醫院時身上沒有任何證明文件,急診室醫師檢視他的傷口,發現頭部嚴重裂傷需要縫合、有腦傷現象、顱內沒有出血、臀部有受撞擊痕跡、左腳骨折,再看他的手,刻苦勤痽工作的一雙手,吳醫師想:「多么難得的一個孩子,年紀輕輕的大約只有十五、六歲吧?做事做得手上傷痕累累,這么乖巧的孩子一定要盡力診療他?!?發生車禍前,仁璋是個俊俏的男孩,出事后臉部腫脹兩倍大,幾乎是變了一個人,因此十多天后,叔叔接到通報來指認也沒能認出他來,直到一個多月后的一天,仁璋的父母親自跑一趟基隆,這才看出躺在床上的不正是自己的寶貝獨子仁璋嗎? 其實仁璋并不是「刻苦、勤奮工作」的孩子,他粗糙的雙手是自己咬傷的;無聯時、被責罵時、焦慮時他都會咬手,重復搓手指的動作也使他手上多處長繭。仁璋是個重度自閉癥患者,國小時念的是啟智班,上國中后學校老師三番五次向家長反應仁璋不守規矩常跑出教室,一溜煙便不見蹤影,動員上至校長下至工友及全校沒課的老師,費了好大勁才能把這個既高大又魁梧的孩子找回來。 「學校實在沒辦法保護這樣的孩子,是否能請父母帶回去『在家自行教育』?」老師用無奈、抱歉的口吻說著。 爸媽并不是不了解仁璋在學校中所學有限,但是看看其它的同齡孩子不也都在學校里汲汲的吸取新知,放在家中不等于宣判仁璋無可救藥了嗎?父母雖然內心掙扎著,可是想想老師的處境確實為難,只有勉強答應了。 仁璋出生時有4250公克,媽媽二十八歲,是頭胎自然分娩,產程沒有任何不順,仁璋的爸爸長子生了男孩當然高興極了,滿月時席開32桌宴請所有的至親好友共同慶賀,那真是陳家的一樁大喜事。 一般的孩子「七坐八爬九長牙」仁璋沒有什么不同,別的孩子一歲多牙牙學語,仁璋則是常自顧自的玩自己的或爬上爬下,沒有和父母之間的互動。說他耳聾也不像,叫他:「小璋,來這邊?!雇€如泰山沒有反應,說:「小璋,吃飯啰!」卻跑得比誰都快。 養兒育女很有經驗的阿媽說她「打從上目睭沒看過這款的囡仔」,信誓旦旦的說小璋一定是被「煞」到,需要收驚,于是爸媽帶著仁璋遠至新竹、嘉義、北港求神問卜,折騰了一年多在等待成長的日子里,媽媽生了妹妹如芬。 妹妹的好養和哥哥的難纏成了強烈的對比,妹妹的乖巧伶俐和哥哥的魯莽粗心有顯著的差異,妹妹吃飯總是盤內碗外干干凈凈,仁璋老是把飯粒弄了一桌一地,而且絕不吃蔬菜、水果,爸媽怕他便秘而強迫他吃,軟硬兼施最后還是吐了出來。 五歲仁璋上幼兒園,上課第一天的下午園長親自給仁璋的媽媽撥了一通電話,請媽媽到幼兒園一趟。園長很委婉的告訴仁璋媽媽,她很懷疑仁璋是「自閉癥」,幼兒園也曾經收過類似的孩子,園長建議媽媽找醫師鑒定,可能對仁璋有較大的幫忙。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