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家長 > 育兒隨筆 > 瀏覽文章

如何與學校老師保持最適切的溝通上

2004/9/1 15:31:20 來源:臺灣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如何與學校/老師保持最適切的溝通(上)

主講/本會整理

 

主講者小檔案:
主講者謝碧華為前臺北市立關渡國中特教組長,
同時也是自閉癥孩子的家長,
文中的婷婷是輕度自閉癥者,
藉由母親在生活當中的協助與拓展體驗,
漸漸地帶出了婷婷的繪畫天份并以創作記錄生活!
前言:
我由數學教師跨入特教界是因為我的女兒婷婷。而在老師的身分中,我較偏愛輔導。我曾在政大教育研究所輔導組四十學分班結業,由于輔導與特教在理念上是很接近的,因此當我由數學教師轉到特教時,就更能了解其特質。當臺北市教育局推動在臺北市每個國中都要設立特教資源班時,我就接任特教組長,擔任五年至去年(2003年)八月退休。于此期間,接觸許多特殊學生,當然,我的啟老師,就是我的女兒-婷婷。

我的女兒-婷婷是輕度自閉癥的孩子,在帶領婷婷的過程中,點點滴滴的累積特教基礎,特別是關于自閉癥。事實上,特教包含十項類別的身心障礙學生。身兼特教之教師及家長兩種身分,有利有弊。有利之處在于或許我較能跟學校老師做適切的溝通,弊端則是,或許我會為某些觀點而跟老師有所磨擦。婷婷從幼兒園、國小、國中到現在高職,一路上都很順暢的,應歸功于我們與老師的溝通做得不錯,加上學校安排的老師,都有「能包容」的特質,所以她在班上很快樂,不會被排擠。我們的孩子若能快樂的成長、快樂的學習,就能減少許多偏差行為,進而減少我們許多麻煩。換言之,她愉快,我們也愉快。至于要如何與學?;蚶蠋煖贤??我們現在就來談談。

與學校的行政人員溝通:
一、 輔導室特教組
入校之前先找對口窗口─輔導室特教組(不是訓導處或教務處)。臺北市的國小及國中都設有特教組,公立高中也有,私立高中職則包含在輔導室的輔導老師。特教組可居間協調,我們家長有任何需求、疑問、管教方式‧‧‧都就先去與特教組長溝通,組長可就孩子的特質安排課程。如某些課在原普通班上,某些課在資源班上;如果孩子就讀的是特殊班,則某些課可以進入普通班,與普通班融合一起上課,如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等活動的課程,安排去上的課,可能為同年級、同時段,而不一定是他原班的任課老師,則可與該教師協商,進行融合教育。
溝通時一定要坦誠的說明孩子的優缺點。家長應對孩子的優缺點最清楚,最忌諱隱瞞孩子的缺點、夸大其優點,因為如此會提供錯誤訊息,影響安排教師及課程,之后易成為「麻煩」的根源;任課老師的班級經營,課程如因而混亂,縱使有愛心及包容心,以后在接受特殊學生入班時也會遲疑。坦誠告知特教組長你孩子的優點、缺點,在某些情況下會有什么情緒反應等等。切記,錯誤的訊息會收到反效果。如果與導師或其它老師之間溝通不良,由特教組長去居間協調較好。
二、教務處教學組
偶爾要與教務處教學組溝通協調:例如考試方式,是否需用計算機?要用錄音?字體要放大?家長要了解教學組可提供孩子哪些協助。
三、 訓導處生活教育組
訓導處生活教育組是協助學生生活教育的地方,要讓生教組長清楚瞭的解孩子「怪異行為」、偏差行為、特殊語言‧‧‧等,背后的意義是什么?才不致被當成一般犯規處理。例如因代名詞反轉或喜歡重復某些詞句,別人覺得不知所云;或喜歡摸人的頭發等行為模式,同學因不清楚而跑開的動作卻演變為抓人頭發而導致糾紛。這些都是必須讓生教組了解和處理的,才不致對孩子造成傷害。

與導師密切的聯系:
導師是站在教學的第一線,所以和導師保持密切的聯系也是非常的重要。我們要讓導師了解我們的孩子,當然也是要坦承的告知孩子優缺點及情緒起伏的關鍵,協助處理偶發事件。若有時間盡可能參與班上的重要活動---- 學校日、運動會、校外教學、說故事媽媽‧‧‧等。

          ~待續~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如何與學校老師保持最適切的溝通上]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