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文摘瀏覽 > 瀏覽文章

孤獨并不總是壞事

2008/12/8 13:00:00 來源: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愛因斯坦、牛頓都患有孤獨癥,但是有激情。

  孤獨癥或自閉癥,又稱阿斯博格綜合征,在臨床上表現為行為怪異,但患者的能力不一定低下。研究發現,歷史上許多思想家和科學巨匠如牛頓、愛因斯坦等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孤獨癥,這激發了研究者對于孤獨癥與超常智力之間關系的探索。

  許多名人患上孤獨癥

  許多孤獨癥患者經常被誤認為是一些行為古怪者。他們缺乏社交技巧,在溝通上存在問題。劍橋和牛津兩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愛因斯坦和牛頓都患有孤獨癥。

  研究表明,愛因斯坦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孤獨癥的跡象。愛因斯坦在孩提時期就不合群,他7歲的時候經常會講出一些讓人迷茫的話來,而且他也不是一個好的演講者。隨著長大,愛因斯坦結交了不少親密的朋友,也有許多風流韻事,并開始談論政治問題了。盡管如此,研究人員還是堅持認為愛因斯坦患有孤獨癥。

  牛頓身上同樣也存在孤獨癥患者表現出的許多癥狀。劍橋大學教授西蒙向《新科學家》雜志透露,孤獨癥病人大多數無法做到隨意聊天。牛頓就不善講話,只是專注于工作,以至于經常忘記了吃飯。他對僅有的幾個朋友也很冷淡。他的脾氣古怪,在他演講時,如果沒人聽,他會對著空屋子一直講。牛頓在50歲時精神失常。

  孤獨癥患者有創造性

  費茨·杰拉德教授在他的新書《孤獨癥與創造力:孤獨癥與超常智力者之間的關系》中探討了孤獨癥和創造力之間的關系。他聲稱,在人類歷史上,包括蘇格拉底、達爾文等在內的許多科學家和思想家可能都有孤獨癥。

  劍橋和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科學家患有這類病癥,應歸咎于他們的高智商,“缺乏社交能力的天才離孤獨癥不遠了?!泵绹又荽髮W精神病學家埃里奧特博士說,這些名人對比自己智商低的人缺乏耐心,對生活中某一目標充滿激情并自我陶醉,造成了個人的孤立和難以相處。

  但孤獨癥也有積極的一面:它使人更具有創造性,有高度的注意力,對工作堅持不懈,總是想把事情搞個水落石出?!坝屑で椤?、“擁護正義”這些優點與孤獨癥癥狀吻合在一起了。

  孤獨癥與暴力無關

  一些孤獨癥患者有“沮喪,甚至攻擊他人”的傾向。但專家認為,在孤獨癥和暴力犯罪之間并沒有必然聯系。英國國家孤獨癥協會的一名發言人表示:“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孤獨癥患者比常人更可能觸犯法律。只有極少數患者有過暴力行為?!?BR>
  研究認為,孤獨癥患者由于存在社交困難,反而更可能成為犯罪的受害者。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孤獨并不總是壞事]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