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一、尊重孩子
不論對待那一種孩子,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談及孩子的負面行為。孩子可能沒有表達出來,但仍會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批評和批判。我們需要訓練老師們,打從心里尊重孩子,因為孩子也會自尊、自重;當老師尊重孩子,彼此也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另外也要給予普
二、與父母建立良好互動
面對身心障礙孩子之家長,老師們可以主動打電話給家長,并多給予情緒支持。若孩子在學校里發生了什么狀況,老師在描述事件時也要謹慎,要同理家長的心情--「將心比心」,并告知家長處理的方式,盡可能「報喜不報憂」。
三、如何增進小一自閉癥兒童與同儕的互動?
一般而言,小一自閉癥孩子仍處于較被動的狀態,而同時期的一般學生也很愿意接受老師指導。因此,老師可以先示范如何與自閉癥孩子建立良好關系,而后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去接觸他、鼓勵他。同時,在教導自閉癥孩子與他人互動行為之前,環境需要先經過設計;例如教孩子「打招呼」時,須先告知其它人要有響應?;蛘弋斊渌⒆觽兲岬剑骸肝液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自閉癥孩子)打招呼他都不看我?」,則可以鼓勵孩子們直接走到他面前打招呼。經過老師的示范,小一學生們的模仿能力都很好,很快就能學會。
此外,教導自閉癥孩子正確行為時,亦需創造大量練習的機會,以便類化至自然生活情境之中。若這孩子通常都在普通班上課,就要與普
小一自閉癥孩子雖然較為被動,但有人愿意與他互動時,他會很高興。借著鼓勵其它學生接觸他就能使他得著幫助,建立與他人的互動關系。
四、教學方法
(一) 教導孩子行為之前,環境須先經過設計。
(二) 教導孩子正確行為時,創造大量練習機會,類化至自然情境中。
(三) 特殊情境討論:孩子不睡午覺,唱歌、搖桌子,午休時間1.5小時對孩子來說時間太長,該如何處理?
1. 可思考制度是否必須遵行?可調整午休的方式與時間、空間。例如將不睡的孩子聚在一起,另有一個空間讓孩子們做些自我刺激的活動,對孩子而言,亦是一種休息。因應方式具有個別差異性(又如可以不睡,但必須安靜不能影響他人休息等),需加以討論。
2. 孩子中午不睡覺,回家后可能會因為感到疲累,面對回家作業時容易有情緒反應。這樣的狀況需與父母溝通,也許回家后先讓孩子休息一下,恢復體力后再作功課等等。
3. 另一方法是從許多他不喜歡作的事情中,再挑出兩、三個給予選擇并完成。不過這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采取的方法。
(四) 善用孩子愛玩的特性,防止孩子無聊,當他們來上課時就能感到快樂?;顒又?,帶入「仿說」讓孩子練習?!阜抡f」是孩子拓展語言滿重要的技巧:在練習時若是他人說的句子,孩子不了解,他就會仿說的很敷衍,這時老師可以縮短敘述句,再說一次。若是孩子仿說時態度持肯定居多,則可以幫助他衍生為社會用語。
(五)專注力訓練:有些功能較高的孩子,雖能獨立完成學業,仍會有專注力不佳的情形,例如作功課要作到很晚等。需要提供專注力訓練。(東區特教資源中心網站的公布欄有專注力訓練帶可以下載。)
五、資源整合與運用
(一) 除普通班、資源班外,仍有一些長期資源提供,每一天都能給予孩子訓練。包括一些坊間個人工作室;第一兒童發展中心或是某些醫院等,有些會提供課輔班教導課業、也有些會提供統合治療或其它的治療等。
(二)若資源班的人力較缺乏,可與普通班老師合作,例如某些活動可以在普通班進行。而普通班老師也可以與特教班老師共同研討,哪些活動最適合這些孩子們,可以規劃、運用早自習的時間來執行。早自習安排晨間活動(例如:「紅綠燈」、「木頭人」、「老師說」等),讓孩子經由體力宣泄,頭腦能較為清醒。另外有些孩子來學校不知道要作什么,下課時間也不知道要作什么,常覺無聊而不想上學。若安排早上玩游戲,孩子就會喜歡來上學;并且也可以在教室中多放些玩具,讓孩子下課時間有游玩的器材,也就不覺得無聊。
(三) 資源班辦理綜合活動,讓各班或跨校的資源班孩子能夠共融,增進互動。例如聯課活動,一個月一次,用下午4小時的時間安排校內或校外活動(例如:母親節DIY卡片、坐捷運出去玩、參觀動物園等)?;顒又胁赡芰Ψ纸M,讓功能好的孩子帶功能差的孩子,彼此交流。也可以協同家長資源,例如家長會DIY蛋黃酥,則邀請家長來帶課等。目的是讓孩子們能自在的來到資源班,在學校里有個窩作為他們的精神支持。許多家長也都從這些活動中得到孩子良好的回饋:例如有的孩子從來不吃月餅,參加DIY月餅活動后就開始會吃月餅了。同時也有許多孩子在活動中因著接觸不同的孩子,有機會與其它小朋友互動,學習到社交技巧及團體規范,不僅社交能力提升,也拉進了孩子們彼此之間的距離。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