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妮的天空》連載:(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尿尿問題情緒反應處理一覽表
個案觀察 |
|
|
|
|
|
發現問題 |
憋尿 |
不愿進廁所 會認廁所 |
不愿坐在學校馬桶上 |
仍不愿用學校馬桶 會認廁所 |
仍不愿用學校馬桶 |
討論問題 |
不上廁所 不進廁所 |
怕沖馬桶的聲音 |
怕沖馬桶的聲音 |
怕沖馬桶的聲音 |
會認廁所 |
擬定策略 |
1.帶小尿桶 2.在廁所外如廁 |
1.帶小尿桶 2.引導進入廁所洗手 |
1.引導進入廁所內使用尿桶 2.觀察其它小朋友如廁 |
1.延長待在廁所的時間 2.學習自行清理尿桶 |
尿桶消失 |
執行策略 |
小尿桶置于廁所外如廁 |
將小尿桶漸漸移近廁所門口,并在如廁后進入廁所洗手 |
1.小尿桶置于廁所門口 2.如廁后進廁所洗手 3.延長待在廁所的時間 |
1.用尿桶如廁過程由老師協助妮妮完成,媽媽退出輔助角色 |
1.以尿桶不見為由引導妮妮上學校馬桶 |
評估效果 |
愿意使用小尿桶在廁所外面上,但不進廁所 |
愿意進入廁所洗手 |
對馬桶的沖水漩渦產生興趣 |
已可自行將尿桶拿出,在廁所內如廁.并自己處理尿尿 |
愿意和其它小朋友一樣 |
備注 |
◎ 解決憋尿 |
○愿意進廁所洗手 |
○愿意在廁所內使用小尿桶 |
r 仍不愿坐在馬桶上.但愿意沖水(巳不怕沖水聲) |
◎可以漸漸自然的和小朋友一樣進出廁所使用馬桶 |
【回顧與討論】
「不愿意上外面廁所」一直是妮妮媽媽非常頭痛的問題,使得妮妮媽媽一直不太敢帶妮妮出門,即使出去了,也得把小尿桶帶著,既不方便、也不好意思。
妮妮上學以后,老師發現了這個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與學習,妮妮終于一步一步克服了她的心理障礙,可以和小朋友一樣,自在地進出廁所使用馬桶。更讓妮妮媽媽高興的是,不管是在婆婆家或是常去的醫院,在開學兩個半月后,妮妮已經可以完全接受任何的廁所。
在我們的處理過程當中,妮妮以哭鬧來抗拒上廁所,其原因不只是一般人所想的會「認廁所」,其中還包括太多小朋友所產生的肢體接觸,以及對馬桶沖水聲的害怕,因此我們設定不同階段的目標,從小尿桶放在廁所外面到慢慢接近廁所,再移進廁所;從害怕沖馬桶的聲音到發現沖水后漩渦的樂趣;從帶小尿桶來上學到設計尿桶失蹤記,再到馬桶完全撤離學校;這當中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有一天,妮妮媽媽來
妮妮能接受任何馬桶讓我們以及媽媽都既開心又感動,也很高興她在這兩個半月當中跨出了這么一大步。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