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溝通與社會性教育系列4
■提供愉快的學習經驗,讓他整裝待發
文/曾意清(特殊教育個人工作坊)
小嫻是個才兩歲半的自閉癥孩子,媽媽第一次帶她來,就為難的告訴我,醫生說小嫻的學習能力很好,不管中文、英文的字匯都已經記得很多,但遺憾的是小嫻有過動的傾向,很難專心的在一段時間內和他人維持活動的進行,所以進入團體的情況很不理想。
我仔細的觀察小嫻的活動方式,的確比較沖動,當她發現一個感興趣的玩具時,會粗魯的打開來玩,但大人一接近或想介入,她就掉頭離開,尋找下一個目標了。不過我倒不覺得小嫻有過動的傾向,一個兩歲多的孩子,你能期望她有多久的注意力?
經由事先的搜集資料,我知道小嫻有過早認字的情況,我想,這應該是她的優勢能力,通常他們對數字也會非常有興趣。于是我把她帶回靠墻邊的桌子,把吸引她的玩具柜用一面白板擋住,并坐在桌子的另一側稍微限制她的活動空間。
我在桌上放了一堆數字和數量配對的拼圖,小嫻果然高興的拼了起來。拼著拼著,我有時故意拿走一塊她想要的拼圖,或適時問她一些問題,我們逐漸有了「輪流游戲」的共識和語言上的互動。我又給她一個小收納盒,要她把每一對拼好的拼圖放到盒中,慢慢的「收拾」、「告知完成活動」的一些工作組織技巧,也都漸漸成形了,不知不覺小嫻已經坐在位子上和老師玩了將近四十五分鐘,連媽媽也嘖嘖稱奇。
我們常會希望孩子能守規矩、不分心,但靜心細想,一味要求孩子調整自己去適應不同的環境是合理的嗎?自閉癥孩子可能在防御性觸覺、聽覺、和視覺方面有個別化的敏感情況,而造成他們在學習上的不安定。他們對環境也常無法自動形成有效的處理方式,來整合外在的訊息,所以在學習上會常會表現嘗試錯誤的情形。因此,適當的規劃空間結構,再善用孩子視覺方面的優勢,用他們可以理解、看懂的方式,來指導在團體中的自我組織能力,就像幫孩子戴上了一副調整視力的眼鏡,讓他們可以看清學習時的線索,減少混亂和摸索的時間。
例如:要孩子學習等待,別忘了讓孩子在等待時也有事做,他才能靜下心來。小小孩可以為他準備一些他喜歡的玩具或點心,給他一個墊子或椅子坐著,讓他抱著玩偶或自己的書包…都是必要的方式。大小孩可以給他一本書、掌上型電動玩具讓他消磨時間,或給他一個可以別在身上的定時器,或數字手表加上一張標明等待時限的數字卡,都可以讓他們明確知道等待的長度。
把空間中容易讓孩子分心的東西撤走或遮起來;把琳瑯滿目的玩具用不同的收納盒趕_來,一次只給孩子一組玩具;把要孩子練習的材料按照順序排列,指導孩子按照順序練習;把每個孩子的個人所有物用顏色、符號、照片、姓名貼…等他可以看懂的視覺線索標示;給每個孩子準備個別化的收納盒,放置工作中的玩具或文具。孩子要先知道哪些是自己的所有物,才有辦法認知哪些不是自己的,不可以亂動或逾越;哪些是大家共享的,可以和其它人分享或輪流使用。
孩子們可以不必跌跌撞撞的經由嘗試錯誤、得到教訓的方式來痛苦學習,只因為我們可以給他們更愉快的學習經驗,好讓他們在學習的路上準備好自己,隨時揚帆待發。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