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與人溝通重要的工具,簡單的表達「嗯嗯」、「尿尿」、「要」、「不要」,對星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別人了解星兒的需求。只要星兒會哭、會叫、有聲音出來,就要把握機會,從很小就要把語言逼出來,指導星兒盡量用語言表達他的需求。
1. 先從仿動作開始:聽指令要求他做一個動作出來,例如:握手、搖頭、點頭、拍手開始仿起,與母親做同一個動作,當他做對了,就馬上鼓勵他,如:口頭贊美、擁抱、摸頭、小塊食物等。星兒通常會掙扎、會跑、眼睛不看你,必須抓住他,近距離示范給他看,要求他眼睛看著你示范動作,他才能知道你的要求是什么,當他沒有做出動作時,甚至要主動抓著他的手做出動作來,才算結束。重復地要求、練習、鼓勵,直到完全作出動作來。
2. 要求發聲(仿說):
(1)平常時要細心的觀察星兒對哪些物品或食物特別有興趣,這些就可以當做訓練的增強物。
(2)讓星兒清楚的看到你的嘴型,鼓勵星兒發出聲音,從簡單的「ㄚㄟㄧㄡㄨ」、「媽媽」、「爸爸」、「抱」開始,只要發出聲音就過關,馬上贊美他或給他增強物。再慢慢要求清楚、音量大一點
(3)看到東西就要鼓勵星兒說出正確的名稱。(建議各位家長可以去傳統市場實物練習)
(4)能力好的星兒就逐漸加長他句子的長度,如:「媽媽」「媽媽抱」「媽媽抱我」「我要媽媽抱」…
(5)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是訓練語言的機會,除了食物、物品等增強物,也可以剝奪自由,當星兒走路時,可以擋住他的去路,逼他發聲「ㄚ」「ㄚ姨」「走開」「請走開」「媽媽請走開」「媽媽請你走開」…,一開始只要有聲音,就放他過,再慢慢地要求他說清楚或多增加一個字或說出簡短ㄧ句話才讓他過關。我們是要鼓勵星兒發聲,不是要考倒他。
(6)如果家中有長輩、兄弟姊妹愿意幫忙教更好,但是ㄧ定要秉持相同的原則。
3. 提示消退法:
(1)當星兒能仿說的時候,指導者的提示要越來越少,讓他主動講出來可是又怕他忘記,開始的時候提示他第一個字讓他接著說(例如:媽媽抱,提示他「媽」,讓他說出「媽媽抱」),再來只看第一個字的嘴型(沒有聲音只有「媽」的嘴型或很小聲的「媽」)就能主動說出「媽媽抱」,最后星兒看到媽媽在沒有提示下就主動說出「媽媽抱」。
(2)在訓練的過程中,星兒會有很多失敗,需要不斷提示,重復不斷的練習,只要他愿意說、有聲音出來,縱然不是說的那么地好,我們都要給他很大的鼓勵、贊美,讓他知道說話的好處。
(3)同樣的手法可以用在任何人、事、地、物、動作的語言訓練上,目的在能讓星兒在仿說訓練后能主動說出正確情境的話語。
4. 實用:有些星兒常會喃喃自語或說出不對情境的話,也要馬上糾正,指導他說正確情境的話,先要求仿說慢慢由星兒主動說出。有些場所(如:演講、上課、音樂會等)并不適合星兒一直講話,也要訓練他控制不隨意說話。
提醒家長,語言訓練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曉得哪一天可以說出話來,只要你認為語言是重要的,把握機會教、隨時教、天天教,孩子一定可以被逼出一些語言來,千萬不要放棄。有些家長很勤勞的上醫院作語言治療,但是回家后卻不鼓勵星兒講話,甚至依賴他人教導,這些只會延緩星兒講話的時機,去醫院四十分鐘是去學方法,回家一定要把握生活中所有訓練機會,堅持原則,重復練習,一遍又一遍,孩子一定有學會的ㄧ天。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