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二
學生資料:
阿燊,男,9歲,小三班。理解能力高,喜歡閱讀書報雜志,亦愛發問及覆述在電視上看到的,又或在收音機內聽到的時事新聞。
上課行為表現:
遇上學校有特別活動,又或下雨后,操場地面仍然濕滑……體育課活動需要作出改動時,例如由籃球課改為雨天課時,阿燊便會大吵大鬧發脾氣,并且不停追問老師:「點解今堂唔系打籃_球?」當老師回答:「操場地面濕滑,唔適合上籃球課喎!」阿燊竟然大聲叫著:「唔可以_……_你唔可以轉……今堂都系_打籃球……」;有時更邊喊邊躺在地上抗議!
行為成因分析:
重復性及局限性的行為模式,是自閉癥學生的特征之一(教育署,2002)。自閉癥學生會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不易接受突然而來的改變。當其既定活動突然被取消時,他們可能因此而陷入恐慌之中(七田真,2000);又或會引致極度不安而出現種種具傷害性的行為(曹純瓊,1999)。
阿燊事前不知道今堂會因操場地濕而需改上雨天課;又或者打從上堂完結時,他已盼望這堂籃球課了。因此對這「突然其來」的轉變,產生了極強烈的反應。
教學方法及策略:
「事先張揚的上堂事件簿」
在任何改變之前,讓自閉癥學生知悉轉變的性質和原因,是一種有效的策略;而因應自閉癥學生的行為模式、特性或喜好,來幫助他們克服學習障礙,亦是值得嘗試的方法。知道阿燊很喜歡模仿電視臺主持進行各類宣布,于是便找了他當上宣布員。教師將任何改動,以及該體育課堂的內容及流程,預先告訴阿燊,然后再著他向全班宣布。
果效:
自從阿燊當上宣布員后,在上課前已對該體育課堂的改動、內容及流程弄得一清二楚;「改變」沒有了,不接受改變的行為問題亦隨之而消失了。此外,由于阿燊當上宣布員后,教師要求他在進行宣布時,要鼓勵同學盡力完成;正因這樣,他也比以前做得格外投入呢。
有效的教學,必須從自閉癥學童的特性來思考教學的方法。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