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項目:描簡單的畫
1 、把紙和筆放在桌子上
2 、做示范畫一個東西,同時要求孩子畫同樣的
3 、提示孩子畫這樣東西,并給與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所畫的東西可以是:
豎線,橫線,十字架,圓圈,數字,各種形狀,笑臉,花,車,房,人,彩虹。。。。
項目:孩子給你兩樣東西
1 、把幾件東西放在桌上 ]
2 、要求:“把 …. 和 …… 給我”
3 、提示孩子把那兩樣東西給我,并以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注意:你提示合作最好是同時拿起兩件東西。一手一件,如果他的理解比較困難,可以將你的用語簡單化,比如說:“球,小車”,而不用“把球和小車給我”,也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很自然的要求他拿兩樣東西,比如:“去拿襪子和鞋子”之類。
項目:分類(配對,認出,說出名字)
A 配對
1 、把幾組(不同種類的)物體的卡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2 、拿出一張卡片(卡片上面的東西和以上的卡片中的一組是一類,讓他配對,(放入相同種類的一組中)
3 、提示他把卡片放入適合的一組中(比如:桌上有菜、汽車、椅子、 ….. 等卡片,提示他將拿到的火車卡片放入汽車上 — 同屬交通工具一類),并以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B 認出分類
1 、老師在一堆卡片中將相同的卡片歸為一組
2 、要求孩子:“指出 ….. (比如:食品 / 交通工具 /….. )的卡片組”
3 、提示他指出相應的一組,并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C 講出分類名稱
1 、老師在一堆卡片中將相同的卡片歸為一組
2 、問孩子:“這是什么?”
3 、提示孩子講出分組名稱,并以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如果你的孩子對相配圖片分類有困難,可以使用實物。
(6)
項目:代詞(我的,你的)
A 領悟
1 、和孩子面對面地坐好,引起他的注意
2 、讓孩子摸摸(你的,我的)(衣服或身體的部位)
3 、提示(或手把手)或示范他正確地做出反應,并強化
4 、和以往的練習一樣,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5 、先教使用“你的”,再教“我的”,然后再(隨意)交替練習(領悟)
B 表達
1 、和孩子面對面地坐好,引起他的注意
2 、問:“誰的 ….. ?”。
3 、提示回答:(比如:“我的手?”)給以強化
4 、、和以往的練習一樣,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5 、先教“我的”在教“你的”,然后再隨意交替練習(表達)
注意:
你的孩子學會領悟代詞以后,連續幾個星期后再教他練習說出代詞,這樣會對他更易掌握,更明確
項目:想出(猜出) / 講出你描寫的物體(看得見或看不見)
A 看得見
1 、把幾件東西(蘋果,香蕉)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使他注意
2 、說:“我在想吃一個長在樹上的,紅紅的,可以吃的東西”。
3 、提示他講出蘋果,并講出他的名稱,給他蘋果以強化
4 、和以往的練習一樣,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B 看不見的
1 、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看著你
2 、說:“我希望有個(描述)園園的,可以踢的東西”
3 、提示他(猜出你所描述的)說出東西(球),并給以強化。
4 、和以往的練習一樣,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注意:開始時,放的東西不要太多( 2 、 3 件),東西之間的區別特征要有顯著的不同(顏色,形狀,功能 ….. ),以后逐步選擇比較有相近特征的東西,可以提示按場所,地方區別
項目:回答關于物體和圖片中的問題
A 物體
1 、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看著你
2 、給他看一個物品,問他一個問題(見提示內容)
3 、提示孩子正確回答,并給予強化
4 、和以往的練習一樣,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B 圖片、照片
同上,物體改成圖片、照片
詢問和回答的范例:
A 關于物體
一、
1 、這是什么?是香蕉。
2 、這是什么顏色?黃色
3 、你拿香蕉干什么?我吃香蕉
4 、香蕉是什么?水果
二、
1 、這是什么?是棒棒糖 / 棒冰
2 、這是什么顏色?紅顏色
3 、你用他可以干什么?我舔他
4 、你在哪里買的棒冰?在商店
B 關于照片
1 、這是誰?媽媽
2 、她在什么地方?她在客廳
3 、她怎么樣?她很高興
注意:開始時只要求他回答兩個問題,然后再逐步教他更多的內容,如果你的孩子學習這個項目很困難,可以先按一個固定的順序問問題,然后逐步改變成不同的形式。
項目:簡單句式
A 它是 …..
1 、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看著你
2 、給他看一個物品,問他:“這是什么?”
3 、提示孩子正確回答:“這是球 …… 書等 ” ,并給予強化
4 、和以往的練習一樣,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B 我看 …….
1 、和孩子對面坐好, , 給他看一個物品,
2 、問他:“你看什么?”
3 、提示孩子正確回答:“我在看(圖中的物品) ” ,并給予強化
4 、和以往的練習一樣,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C 我有 ……
1 、和孩子對面坐好, , 給他一個物品,
2 、問他:“你有什么?”
3 、提示孩子正確回答:“我有一個(手中的物品) ” ,并給予強化
4 、和以往的練習一樣,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注意:學會 B 項內容后,可以教他說出圖片中的幾樣東西(如:我看到了一個房子、一棵樹、一部汽車 …. 等),使用兒童畫冊的內容來泛化這項技能
(7)
項目:簡單的相互交流
A 我有 …..
1 、和孩子對面坐好, , 給他一個物品,你自己手里拿另外一件物品
2 、舉起你的東西說:“我有一個 ……( 你的東西的名稱)”強調東西的名稱,講的慢些
3 、提示(示范)孩子也說:“我有一個 …. (他的東西的名稱),他能夠正確的表達就給予強化
4 、幾次練習之后,可以更換物體再練習,然后可以讓他自己從盒子中挑選物體來練習句式
5 、在他學會了“有什么 …. ”之后,教他其它表示(形容)物體的句型
6 、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B 我看 ….
1 、和孩子對面坐好 , 讓他看物體 B ,你看物體 A
2 、說:“我看物體 A ”
3 、提示孩子說:“我看物體 B ”,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實際例子:物體
1 、我有一只鴨子,我有一頭牛
2 、我的鴨子是黃色的,我的牛是黑色的
3 、我的鴨子叫“呱呱”,我的牛叫“牟牟”
4 、我的鴨子生活在水中,我的牛生活在牧場
圖片和書
1 、我看球, / 我看花
2 、我看車、樹, / 我看人和蛋糕
3 、我看紅耗子 / 我看藍色的球
4 、我看男孩在走路 / 我看女孩在做游戲
5 、我看汽車里的女孩 / 我看滑梯上的男孩子
項目:詢問:“ ……. 在那里?”的練習
項目:回答常識問題
動物題目:
1 、狗是怎么叫的?
2 、什么動物“汪汪叫”?
3 、狗可以做什么?(看門)
4 、牛住什么地方?
5 、 …….
顏色題目
1 、太陽是什么顏色?
2 、什么東西是黃的 / 紅 / 綠 / 藍色的?
3 、 …..
社會職業題目
1 、(救火員 / 醫生 / 司機 …. )是做什么的?
2 、誰給我們看???
3 、 …..
節日題目
1 、( …. 節)是什么時候?
2 、(十月 / 五月 /…. )里有個什么節日?
3 、春節我們做什么?
4 、 …….
物理特性題目
1 、糖有什么味道?
2 、講出什么東西是酸的?
3 、你摸冰有什么樣的感覺?
4 、雪是什么顏色?
5 、什么東西是軟的?
6 、什么東西大?
7 、 …….
季節題目
1 、四季是哪四季?
2 、熱的一季?
3 、冷的一季?
4 、夏寄做什么?
(8)
項目:回答“ …….. 在哪里?”的問題
這類問題有:
1 、你在哪兒睡覺?
2 、你在哪兒洗澡?
3 、你在哪兒吃飯?
4 、你住在哪里?
5 、在哪里買菜?
6 、爐子在哪里?
7 、媽媽在哪里上班?
8 、哪里有滑梯?
9 、哪里可以看到老虎?
10 、到哪里可以游泳?
11 、生病了到哪里去看???
12 、到哪里去買書?
13 、到哪里可以買到油條(漢堡包 ….. ) ?
14 、你去哪兒理發?
15 、 ……..
注意:除了口頭(示范)外,還可以使用照片 / 圖片來提示孩子
項目:回答關于故事的問題
A 用圖片
1 、和孩子對面坐好
2 、給他出示一個人在做動作(在某種場合從事某種活動)的圖片 / 或照片(比如:一個小朋友在海灘游泳)
3 、講述圖片中的故事“比如:“有一天阿毛去海邊游泳”“
4 、詢問孩子關于故事中的問題(阿毛去哪里了?誰到海邊去了?阿毛到海邊干什么?)
5 、提示他正確回答并給以強化
6 、逐步減少提示和幫助,也減少強化
B 簡單地講故事
1 、和孩子對面坐好
2 、給他講一個簡單的故事(比如:“有一天,媽媽去商店買冰淇淋”)
3 、詢問他有關故事的問題(比如:誰去了商店?媽媽到哪里去了?媽媽在商店里買了什么? …..)
4 、提示他正確回答并給以強化
5 、逐步減少提示和幫助,也減少強化
C 簡單兒童故事(書)
1 、和孩子對面坐好
2 、給他念兒童故事書的一頁(一二句話)
3 、詢問他關于聽到的故事內容的問題(不是要求他復述,而是回答詢問)
4 、提示他正確回答并給以強化
5 、逐步減少提示和幫助,也減少強化
D 講比較難的故事
1 、和孩子對面坐好
2 、給他 講一個四句話的故事(比如:“有一天,一個叫阿毛的小朋友到公園玩,他發現一個紅色的球,他把球帶回給了媽媽,晚飯后他玩了一會球就睡了)
3 、詢問孩子有關故事的內容
4 、、提示他正確回答并給以強化
5 、逐步減少提示和幫助,也減少強化
注意:如果你的孩子有困難,可以從更簡單的故事開始(如:”媽媽去了商店“”誰去了商店“?
)
項目:聽從“問”和”告訴“指令
A 問
1 、在遇見一個小朋友時,讓孩子去“問 ….. ”(“問毛毛他多大了”)
2 、在實踐中提示讓孩子走到那個小朋友身邊,示范他詢問:“毛毛,你多大了”)
3 、那個小朋友回答后,你馬上給孩子一個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幫助,也減少強化
B 告訴
1 、在遇見一個小朋友時,讓孩子去“告訴 ….. ”(“去告訴毛毛你多大了”)
2 、用實踐提示和口頭示范讓孩子走到那個小朋友身旁,并且說出(要求說的話):“毛毛,我六歲了”)
3 、孩子說完馬上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幫助,也減少強化
C 問、告訴隨意練習
(9)
項目:解釋(描述)話題
1 、和孩子對面坐著。讓他注意你
2 、要求孩子:“給我談談(關于 …. )內容見下面實例:
3 、用提示幫助他說出有關題目內容中的三件東西并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可以用的實例:
1 、節日、春節:是一個節日。在冬天過 。大家那天在一起吃飯。
2 、地方、學校:我在拉薩路小學上學。我的老
3 、家庭,媽媽:我的媽媽是馬林,她在學校里教書,她很愛我
4 、運動,溜冰:我和爸爸去溜冰,我們在夫子廟溜冰場溜冰,我滑得很快
注意:開始先講一句,逐步增加到兩三句
項目:回答:“為什么 …..”? 和“如果 ……? ”的問題
A 為什么
1 、和孩子對面坐著,讓他注意你
2 、問一個“為什么”?的問題(比如:“你為什么要吃飯?”)
3 、提示他作出正確的的回答(“因為我餓了”)給以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B 如果
1 、對坐好
2 、問一個問題:比如:“你如果覺的餓了,你會做什么?”
3 、提示他正確回答(“我會吃東西或吃飯”)并強化
4 、逐步減少提示和強化
詢問的內容可以包括: 1 、吃飯 / 餓了
2 、喝水 / 渴了
3 、睡覺 / 困了
4 、哭 / 難過
5 、笑 / 高興
6 、看病 / 不舒服
7 、洗澡 / 臟了
8 、穿大衣 / 冷了
9 、打傘 / 下雨
注意:用日常生活的情況,比如孩子要喝水(或飲料)時,問他為什么要喝水?
同時幫助他回答:“因為我渴了”
也要教他從圖片上回答問題的方式(比如出示一張圖片,上面是一個孩子從自行
車上摔下來,哭了,問他:“他為什么哭?”提示他說:“因為從自行車上摔下
來了”
如何叫給自閉兒童中樞行為( 1 )
如何教給自閉癥兒童以中樞行為:訓練手冊 (1)
誰應該使用這一手冊
這一手冊運用范圍廣泛,這一手冊中的例子主要關注的是自閉癥兒童和父母與兄弟姐妹之間家庭互動。之所以使用這類例子,是因為這些例子顯示了這一程序適用于小區。但是,最初的研究是由大學生、語言治療師和從事嚴重殘疾的無言語的自閉癥兒童作出的。 其后的研究是針對大一些的孩子和有殘疾的成人,包括有語言和無語言的。從事治療的人有父母、教師、心理學家。小兒科醫生、社會福利工作者等等。因此,對學生、教師、語言治療師、心理學家和兄弟姐妹以信其它同自閉癥個體和其它患有嚴重障礙的、不同年齡和不同功能水平的個體進行互動的人來說,使用這一手冊是十分有價值的。 最希望得到改變的目標行為包括:說話、語言、社會行為、破壞性反應。但是,正如手冊中的例子所顯示的那樣,許多行為都有希望得到實現。
現場測試程序和結果
這一手冊是以一系列公開出版的經驗研究為基礎的。此外,這一手冊經受過反復的檢查,以保證這一程序適用于大范圍的人口。 現場測試包括下列各個階段:首先,手冊的室內檢查。將這一手冊提供給來自我們的大學的人,這些人并沒有參與寫作。在他們進行閱讀之后,提出回饋意見并作出修改。接著,他們應用從自閉癥兒童手冊上學到的技術。為了評估臨床醫生是否掌握了這些技術,設計了一個操作準確度計分系統( a Fidelity of Implementation scoring system ),并對每一個治療師的成績作了計分。準確度評估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 1 )指導必須是清楚的、適用于任務的、連續的,孩子得注意治療師或任務;
(2) 需要經常布置的維持性任務;
(3) 如果適合于兒童的發展水平,需要呈現的多種線索。
(4) 在選擇刺激項目時,應該給予兒童以重要角色。
(5) 獎勵應該及時、 依隨性的( contingent )、連續的、并且是有效的;
(6) 在大多數時間運用直接強化物;和
(7) 獎勵應該依隨于反應嘗試。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