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學校心理學專 家劉博士
感覺統合失調是一個熱門話題,在許多大城市中,已經開展了這方面的服務。那么感覺統合是什么呢?為什么它會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如前所述,現代都市的小家庭生活,嚴重束縛了兒童的活動范圍,使他們偏重某一方面的能力的開發和訓練,如看電視使孩子們善于利用聽覺信息來解決問題,相比之下視知覺方面沒得到開發和利用。而所謂的感覺統合正是針對這種弊端而進行補救的。感覺統合理論認為,小孩子剛出生是利用五種感官來認識外界的,通過視、聽、嗅、味、觸的五感,兒童了解外面的世界。這五種感覺的學習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通常并沒引起我們的注意和重視。過去小孩子經常在野外奔跑,感覺自然得到了開發和訓練,沒人刻意去乞求什么感覺訓練。而今的現代社會,這一不成問題的問題,卻真的成為了一個大問題。尤其是人的種種感覺系統,并不是單獨發揮作用的,各種感覺必須被統合起來才能使人完整地認識外界。
感覺統合理論強調前庭感覺的重要性。所謂前庭感覺是指頭部位置和身體變化的綜合感覺,前庭感覺讓我們的頭、眼、四肢、身體能相互協調做出一系列動作,它是各種運動的總協調器官,如果前庭感覺不佳,個體就不會在地心引力中運動,各種身體運動必然不協調,前庭感覺不佳的兒童,有可能產生身體兩側運動不協調,肌肉緊張,寫字能力低下,甚至會導致注意力的分散,對學習有一定的影響。當然,我們不能夸大這種影響,學習能力是由多方面因素構成的,它是一個由低到高的發展過程,比如,閱讀能力是極為重要的一種能力,而且是較高級的學習能力,許多孩子的學習成績落后,是由于缺少正常的閱讀能力,而不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如果我們把所有學習方面的落后都說成是感覺統合落后,就混淆了高級學習能力和低級學習能力的差別,犯有還原主義的錯誤。
各種感覺是需要統合的,就像是一個城市的交通,需要有交通管制者一樣。只有感覺而沒有對各種感覺的管理和統合,感覺就是混亂的,無序的,不能為大腦所用。大腦利用感覺信息做出對比,判斷,并對下一步的行動做出計劃和決定,而這些活動離不開感覺的統合,只有將過去的感覺與現在的感覺及現在的各種不同的感覺信息進行比較,大腦才能完成自己的高級使命。
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動作不靈活。這些兒童多半動作靈活性較差,有些不會使用剪刀和筷子,有的不會翻跟頭,不敢登高,不敢蕩秋千等。
2.多動,但并無勸作技巧。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一般上課亂動,不能有效地約束自己。當然感覺統合不失調的兒童也有些是多動兒童,這是由于先天的某種神經功能失調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是與感覺統合失調不同的另一個現象,本書對此專有論述。但確實大多數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難以集中自己注意力,不能專心聽講。
3.討厭被觸摸。許多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平時對洗澡、洗頭和剪頭反感,有的甚至對換衣服也十分反感。這主要是由于他們的觸覺防御過強造成的。這種觸覺防御過程會妨礙他們與其他人相處,影響他們對別人的感情和交往。
4.過于膽大或過于膽小。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往往在兩個極端上有所表現:他們要么膽大鹵莽,經常從事危險的活動,不計后果;要么表現卻與此相反,膽小靦腆,上課不敢發言,害怕老師,不敢與陌生人接觸,內心十分緊張。這主要是他們與外界接觸少造成的。
5. 說話發音不清晰,速度慢。由于感覺動作功能的落后,一些兒童說話慢,不能準確地發音,不善于與他人交談。這些也會妨礙他們與他人的交往。
感覺統合落后不是病,而是一個后天的教育及訓練的問題。人的感覺能力的提高是相對容易的,只要我們給孩子提供一個能鍛煉身體的環境,尤其是訓練兒童的平衡能力和觸覺能力,他們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