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指令:ABA回合操作教學(DTT)中的第一要素

2009/1/7 15:00:23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ABA回合操作教學(DTT)中的第一要素:

1      指令的概念——讓孩子做什么的刺激。

指令可以分為:

      語言指令(讓孩子做什么時所說的話) 

      非語言指令(手勢、示范動作、物品、卡片等)

 注意:在發出語言指令時,經常伴隨有非語言的指令。

2      指令的意義——讓孩子理解別人的意愿,建立起自己與別人之間“是有關系”的意識。

3      發指令的原則:

      統一性——在開始教一個孤獨癥的孩子時,指令要保持一致,以使孩子準確地理解讓他做什么。等他學過一陣以后,我們可以將指令改變一下。

1):再開始時教孩子模仿動作時一直說: “這樣做?!币院笾饾u變為“約翰,這樣做,好嗎?”

2):開始時說:“把書給我”。以后可以改變為:“把書拿給我”。

注意:開始時指令必須保持一致,但要盡快的改變它,以幫助孩子泛化。

      不重復性——如果指令發出后孩子沒有反應,給予輔助,完成一個回合。再發下一個指令?

注意:這里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想要讓孩子學會在聽到一次指令后必須做出反應。如果我們多次的重復:“起立,起立,起立”,孩子會理解為他不必對一個指令作出反應,他可以等待或不反應。孩子不反應時,我們應做的是給予輔助,而不是重復指令。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我們的言語是有意義的,聽到我們說話,他就必須作出反應。

      與強化結合使用——在孩子反應正確時,給予夸獎(強化)。如果孩子做對了,而我們不對此作出反應,就沒有結果,或者說他的正確反應被忽視了;換言之,是我們的行為影響著孩子的行為。要想孩子做出適當的反應,我們就必須作出適當的反應。

4      發指令的技巧:

☆及時、適時 ☆有必要性☆準確、扼要  ☆可實現性

5.注意事項:

  環境單一,目標明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觀察孩子的反應,給予必要的輔導;

  語言指令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把握恰、提高的原則。

6.當孩子沒有正確反應時:

    保持鎮靜,不要著急,更不要和孩子慪氣;

    對孩子的不適當反應可以忽視;

    平靜地和孩子說:“不行,再做一遍?!保ㄒ暫⒆拥膫€別情況而不同,對有些孩子我們什么都不說,而對有些孩子,我們可以用平靜但堅定的語氣說“不行?!保?/SPAN>

7.明確預期反應:

    發指令前要明確地知道想要孩子做什么。只有我們自己明確地知道指令的內容和預期反應,孩子才可以明白并完成。

強化及強化頻率

一.      強化

1      意義——ABA方法體系中的重要概念,DTT回合中的餓表現結果的環節,體現了行為訓練的基本理念(交往的愉快感)。正確理解強化的原則,熟練掌握強化的技巧,是訓練有效的關鍵。

2      概念——針對孩子的反應而預設的反應給予強化/不給予強化。

3      原理:正確反應/適當的行為/所期望的行為錯誤反應/不適當的行為/不期望的行為

     某種行為→適當→給予獎勵→該行為得到強化繼續出現某種行為→不適當→不予獎勵→該行為沒得到強化減少或消失

二.      強化的種類:

根據強化的動力來源外在強化(來自孩子以外的獎勵性刺激,如夸獎、實物等)內在強化(來自孩子本身的獎勵性刺激,如愿望、興趣、對社會規范/規則的自覺認可)  

注意:外在強化是手段,內在強化是目的。

三.      強化的方式

1      正強化——通過給予獎勵性的刺激,促進正確行為反應的增長。

正強化的技巧  ——及時夸張

              —— 判斷準確

              ——創造機會

              —— 契約兌現(沒有附加條件)

              ——堅持原則

              ——持之以恒

——說明原因

        正強化的意義——幫助孩子體驗到與人交往(如學習活動)的快樂。

2      負強化——當正確行為反應出現時,就移去孩子所不喜歡的刺激物;或當不正確反應出現時,孩子不喜歡的結果就會出現。

某種行為→正確/適當→移去不喜歡的刺激物→該行為被增強繼續出現某種行為→錯誤/不適當→出現不喜歡的刺激物→該行為沒有增強減少或消失        

 負強化的技巧  —— 賞罰嚴明

                     ——貴在堅持

                     —— 反復提醒(給予誘惑)

                     ——與正強化同時使用

                     ——說明原因

負強化的意義——幫助孩子建立是非感,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3      正、負強化的使用:

※制造正面效果和負面效果的反差。

※使用原則  ——學習新東西時多使用正強化。

——鞏固已學會的東西時可以使用負強化。

四.      強化物:

1      概念——在DTT的操作中用來對孩子的正確反應進行獎勵的物品和活動。其特點是多樣性,即凡是對孩子能起到鼓勵性作用的事物都可能成為強化物。

2      強化物的種類:

『一級強化物』——直接(間接)與孩子的生理需求有關,如食物、飲品、親撫、依戀物品等。也稱做“初級強化物”。

『二級強化物』——成為一級強化物信號的事物。它是在一定條件下習得的,是因為它們伴隨初級強化物的反復出現,而對孩子具有了強化的作用。

二級強化物又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社會強化物---鼓勵/贊揚的表情和動作;

        活動性強化物---中斷一下學習,玩孩子喜歡的游戲,聽音樂等;

        象征性強化物——分數、紅花、硬幣等;

        內在性強化物——自豪感、完成一個課題后的成就感等。

3      強化物的選擇——“具有鼓勵性”是選擇強化物的根本原則,具體可以參照以下幾點:

你在選擇強化物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是否是有效的,即“有效性”是否安全健康,即“安全性”是否可以做到,即“可實現性”是否可以控制,即“可管理性”

4      強化物的使用原則

△一級強化物二級強化物同時使用;

△二級強化物出現在一級強化物之前;

△二級強化物逐步替代一級強化物

△避免過度強化;

五.      強化頻率

固定比率(11):即對孩子的每一次正確反應給予一次獎勵,也稱作“高頻強化”。

高頻強化使用在  -------孩子配合較弱時

                -------孩子情緒較差時

                -------對孩子提出新的課題時

變化比率(X1):即對孩子數次正確反應后給予一次獎勵,也稱為“低頻強化”。

低頻強化使用在  -------孩子能夠較好的配合時

-------孩子情緒較好時

-------與孩子進行他喜歡的活動時

--------課題難度不大或孩子已表現出能夠獨立完成時(通過強化比率的變化看到孩子配合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0% (0)
0% (10)

Tags:

下一篇: ABA 目標: 4歲正常發展孩子應有的學習技巧 (1) 上一篇: 一份詳盡的ABA|訓練計劃(二)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指令:ABA回合操作教學(DTT)中的第一要素]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 相關文章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