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感覺統合

2010/4/27 9:38:25 來源:互聯網 作者:未知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感覺統合的概念

  感覺統合術語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并廣泛地應用于行為和腦神經科學的研究。AyresA.J根據對腦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統地提出了感覺統合理論(SensoryIntegration Theory)。她認為感覺統合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內外知覺做出反應。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

  自閉癥兒童大多有感知覺方面的障礙。他們對刺激或是過于敏感或是反應遲滯。主要是由于大腦在受到刺激后,接收和處理信息出現異常。而感覺統合訓練通過對孩子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本體感、前庭覺方面的鍛煉,來提高感知能力,分辨能力以及身體的平衡感和各部位的協調性等。在進行感覺統合訓練之前,訓練者必須了解孩子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

  第一部分 觸覺

  觸覺對人的身體、精神和行為起著重要的作用。從嬰兒時期起,觸覺刺激使我們能夠認知這個世界、保持自身的健康并發揮身體的各項功能。

  我們從頭到腳的皮膚會通過感知覺的接收細胞(也就是接收器)獲取觸覺信息。這些接收器感受壓力、振動、溫度、疾病等觸覺體驗?;蛑鲃踊虮粍拥馗兄渌娜嘶蛑車奈矬w,如家具、衣物、腳下的地、無處不在的空氣等。觸覺的感知能力不僅影響視覺、動作設計、對身體的認知,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習、情緒控制和社交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觸覺系統不能正常地發揮作用,就很難調節、辨別、協調或組織相應的觸覺信息。

  觸覺障礙的可能表現:

  一、超敏型

  □ 對別人的觸摸具有強烈的抵觸(對突然的、哪怕是輕輕的觸摸特別的敏感)。如擦拭別人碰過的部位,如有人試圖接觸自己,就會把他推開。

  □ 對無害的接觸行為,或是立刻進行激烈地攻擊或是逃開。

  □ 不喜歡做復雜一點兒的活動(如烹飪、繪畫、使用粉筆或是膠帶)。

  □ 討厭某些類型的衣服,對襪子的連接部位、鞋、還有衣服上的標簽特別敏感。

  □ 哪怕是在夏天,也喜歡穿長袖的衣服和長腿的褲子?;蛘呒词故窃诙?,也喜歡穿得很少。

  □ 在大風天或類似的壞天氣的時候,容易產生不安和攻擊性的情緒。

  □ 挑食;因為一些食物的口感,而不喜歡吃(如米飯、花生油、土豆塊、蔬菜等);喜歡吃或冷或熱的食物。

  □ 不喜歡洗澡、游泳、刷牙和理發。

  □ 與同伴的關系很差

  二、遲滯型

  □ 喜歡長時間地觸摸別人或是物品。

  □ 除非是被用力地碰觸,否則沒有感覺;對疼痛沒有反應即使是受傷了也沒有意識到。

  □ 自己的東西掉了,也沒有覺察到。

  □ 對自我的身體意識很差,只有在受到很強的壓迫,自己的身體才有感覺。

  □ 衣服穿在身上沒有感覺,也不知道是否穿得整齊。

  □ 對室內的溫度沒有感覺。

  □ 喜歡吃流食,對弄在臉上、嘴里和鼻子上的臟東西沒有感覺。

  □ 喜歡咀嚼非食用的東西(如手指甲、頭發、衣袖、衣領、玩具還有鉛筆等)。

  □ 攻擊別人或是小動物,而不理解別人會有疼痛感。

  □ 喜歡侵占別人的空間。(比如在別人談話時,把人家推到一邊,或是站在中間。)

  三、辨弱型

  □ 不會用手去觸摸,好像它們不是自己身體上的部位。

  □ 用手去握東西或是使用工具(如鉛筆、剪刀或是筷子)時有困難。

  □ 不喜歡主動地去碰觸東西,如把東西撿起來。

  □ 對認識物體的物理特征有困難(如質地、形狀或是大小等)。

  □ 在沒有視覺輔助的幫助下:

  △ 不能確定自己身體的哪個部分被觸摸。

  △ 僅通過觸摸,不能確認自己熟悉的物品。

  △ 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很笨拙,如拉拉鏈、扣鈕扣、打開鈕扣、系鞋帶,判斷衣服穿得是否整齊。

  △ 愿意站著而不愿意坐著,這樣可能是為了看到周圍的環境。

  △ 喜歡坐在椅子邊上或是在上面不停地蠕動。

  第二部分 前庭覺

  前庭位于內耳,是一套綜合的系統,使我們能感覺到自身所處的位置。它具有的特殊感受器接收運動和重力的刺激。前庭系統通過脖子、眼睛和整個身體來接收平衡和運動的信息,并把接收到的信息傳遞到中央神經系統,然后組織肌肉進行協調運動。

  前庭系統使我們知道自己的頭部和身體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使我們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向上、向下還是傾斜的;是否在運動中還是在靜止中;是否有物體向我們移動。它也同時告訴我們自己身體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的速度,或者我們是否處于危險之中還是在輕松的環境中。

  如果孩子的前庭系統失調,則會造成平衡和運動的困難,在調節、辨別、協調和組織平衡運動方面產生問題。

  前庭覺障礙的可能表現;

  一、超敏型

  □ 不能忍受運動,因此總是避免做運動。

  □ 對普通的運動強烈地拒絕。

  □ 不喜歡體育活動,如跑、跳、滑雪或是跳舞等。

  □ 不喜歡玩秋千、滑梯等。

  □ 行動緩慢,做事遲緩。

  □ 不喜歡頭向下,如在洗頭的時候。

  □ 固

  執地保持頭部的位置。

  □ 討厭爬樓梯,喜歡貼著墻壁或是樓梯扶手走。

  □ 坐車、船、飛機、電梯和電動扶梯時感到眩暈。

  □ 任性、膽小,不配合。

  □ 總是要求自己信賴的伙伴或是成人輔助自己。

  □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容易失重,總是跌倒。

  二、遲滯型

  □ 特別喜歡強烈、刺激的運動(如從轉椅、跳蹦床、坐過山車等)而且不會眩暈。

  □ 膽子非常大,什么危險都不怕,喜歡從高處往下跳或是快速地沖撞。

  □ 刻板的重復行為如搖晃,轉圈、跳躍、晃頭、擺手等。很難在凳子上面規矩地坐下來。

  □ 喜歡大頭朝下的感覺,或是吊在床沿邊蕩來蕩去。

  □ 平衡感很差,總是摔倒。

  □ 快速地沖撞家具或是物品,而且明顯是故意地。

  三、辨弱型

  □ 容易失去平衡,特別是在以下幾種情況:往椅子上面爬、騎腳踏車、跳、單腳站立或是把腳尖翹起。

  □ 行動遲緩、笨拙。

  □ 總是處在煩躁和不安的情緒之中。

  □ 不會用力。

  □ 在做運動時,很容易就會產生疲勞感。

  □ 不能保持身體姿勢的穩定,如很難坐直。

  □ 不能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移動之中,如正在開動的火車、一個飛速行進中的球或是正在走的一個人。

  □ 方向感很差,總是向錯誤的方向移動。

  第三部分 本體感

  本體感是指感知覺信息提供給我們的自身的位置、壓力、方向和身體部位的運動情況。它把觸覺和前庭感綜合到了一起。本體感的感受器有肌肉、關節、韌帶、肌腱(筋)和結締組織。

  本體負責傳遞信息:肌肉的伸縮、關節的屈張。甚至在沒有運動的時候,重力也會刺激感受器,使本體接收信息。而此時,我們自己并沒有感覺到。

  本體感可以增加身體的意識、對動作的控制和動作的組織能力。使身體各部位能夠更好、更協調地運動。它可以幫助我們爬樓梯、快跑、搬手提箱、坐/站、伸展身體或躺著,并提供一種情緒上的穩定感,使我們相信自己的身體處在安全之中。

  本體感障礙的可能表現:

  □ 在觸覺、平衡還有運動方面有問題。

  □ 對身體的自我意識很差。

  □ 動作僵硬、呆板、不協調,經常摔倒。

  □ 喜歡靠著、沖撞別人或是物品。

  □ 在做不熟悉或是復雜動作的時候有困難。如第一次穿溜冰鞋。

  □ 即使是做最簡單而且最熟悉的事情,也有困難,如穿衣服。

  □ 喜歡不停地擺弄發卡、電源開關等物品。

  □ 喜歡抻拉衣服、咀嚼衣袖或衣領。

  □ 上、下樓梯有困難。

  □ 喜歡巔腳走路、蹲著、伸屈四肢、戳自己的腮部、拉拽手指或是弄出指響。

  第四部分 視覺

  視覺是一個復雜的信息處理過程。它使我們能夠識別景物、看清即將靠近的物體,并準備做出反應。但不能把視覺與視力混為一談,看視力表上的字母的能力只是視覺的一部分而已。

  健康的眼睛和標準的視力是視覺發揮作用的前提,就如聽力是語言的前提一樣。視力只是基本的視覺能力,被叫做---眼球的運動能力(也可以叫做眼睛運動能力)。當一個人從其它感官(特別是前庭感)綜合接收信息,這就要求更復雜和更精細的視覺空間處理能力。

  如果視覺出現異常,會直接影響基本的眼球運動和視覺處理能力。

  視覺障礙的可能表現:

  □ 喜歡用手遮住雙眼、睜一只眼睛、蒙住一只眼睛或是斜著眼睛。

  □ 看東西重影。

  □ 很難把視線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來,如看黑板之后再看自己的書本。

  □ 看書翻頁時,喜歡晃著頭或是斜著腦袋。

  □ 看電視或玩圓圈游戲時,喜歡晃動身體或是斜著身子。

  □ 視線很難跟隨移動中的物體,如飛轉而過的乒乓球或是打印的一行字。

  □ 很難理解自己所讀的內容,或是很快失去興趣。

  □ 搞不清圖片、文字、符號和物品之間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

  □ 在讀書、寫字時,總是丟三落四的,忘寫數字或是某些詞。

  □ 對文化課的學習有困難,如搞不懂字的大小,所占的空間、數字的順序。

  □ 很難做一些精細的動作,如拼圖或是按虛線剪紙。

  □ 寫字參差不齊,不工整。

  □ 弄不清物品之間的位置關系,經常會撞到家具或是上臺階時踩空。

  □ 分不清左和右,方向感很差。

  □ 不理解上、下/前、后/先、后的順序。

  □ 對自己閱讀的東西沒有一個形象上的概念。不能把圖片、文字與具體的實物聯系在一起。

  □ 對移動的物體或是人,或是過于關注或是過于厭惡。

  □ 不能安安穩穩地做工課。

  □ 總是逃避集體活動。

  第五部分 聽覺

  聽覺是指接收聲音的能力。我們天生具有這種能力,它不是后天學來的。但是具有聽的能力并不能保證我們對聽來的東西能夠聽得懂。聽力是天生的,但理解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通過綜合前庭感覺,才具有這種對聲音的理解力。并漸漸地與環境進行有目的的互動。

  聽覺障礙的可能表現:

  □ 不能分辨聲源,總是四處張望以找到聲音是從哪發出來的。

  □ 辨別聲音有困難,特別不能區別相

  近的音,如‘京’和‘星’。

  □ 在沒有其它聲音干擾的情況下,不能集中精神聽一個聲音。

  □ 聽到尖的、高的、金屬的、突然的聲音極其痛苦,即使是一些常人覺得正常的聲音對于他們來說也是難以忍受的。

  □ 很難專心去聽或者讀,而對于聽到的和讀到的東西也很難理解或是記住。如總是錯誤地理解別人的要求,或是不斷地讓別人重復?;蛑荒苓B續地聽一個或是兩個指令。

  □ 在做出反應之前總是向別人張望。

  □ 很難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或是寫下來。

  □ 總是跑題。如:其他人都在談論足球比賽的時候,他卻在談論自己的新襯衫。

  □ 在與人進行近距離交流時有困難,如:不能對別人的問題和評論做出適當的反應。

  □ 對自己說過的話很難進行更正。

  □ 詞匯量特別少,句子結構也不正確(不會語法、句法)。

  □ 不能大聲朗讀。

  □ 唱歌時跑調,沒有節奏感。

  □ 說話時口齒不清。

  □ 在經過劇烈運動之后,說話能力有所提高。

  第六部分 嗅覺和味覺

  當我們去嗅某一種物體時,嗅覺直接刺激大腦的相應區域,而不象其它的感知覺需要經過多種途徑向大腦傳遞信息。

  我們對熟悉的氣味會立即做出反應,比如聞到香皂的氣味,立即就會想起舒適和干凈。而對于不熟悉的氣味也會立即做出反應,例如,聞到有害氣體、腐爛的水果味道、泄漏的煤氣都會使人感到不舒服,我們會立刻捂住鼻子走開。

  味覺可以使我們感受到苦、甜、咸、酸等。如吃藥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苦而難以下咽,如果味覺告訴我們某個東西是有害的,我們就會立刻把它吐出來。

  實際上嗅覺和味覺是聯系在一起的,大約75%的味覺感受器要依賴于嗅覺。當一個人感冒時,食欲也會受到影響。因為聞不到食物的味道,吃起來也就不會覺得香。

  嗅覺出現問題的表現,一方面是對氣味過于敏感,一方面對氣味反應遲滯。而味覺出現問題 則會影響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和營養狀況。而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導致挑食和厭食的原因。

  一、嗅覺障礙的可能表現:

  □ 對一些氣味特別敏感,如:腐爛的香蕉的味道、或是一些別人認為正常的氣味,但他們卻難以忍受。

  □ 對一些難聞的氣味沒有感覺,如:臟尿布。

  □ 挑食。

  二、味覺障礙的可能表現:

  □ 對一些食物的味道、口感或是溫度特別敏感。

  □ 吃東西會經常嘔吐。

  □ 經常舔或嘗不能吃的東西,如:玩具或是橡皮泥。

  □ 喜歡特別辣或是特別熱的食物。

  第七部分 口部運動

  通常地,大多數新生兒天生具有基本的口部運動技能---吸吮、吞咽和呼吸。這樣的技能可以使孩子能夠吃東西和使自己平靜。而孩子的第一個口部運動就是吸吮,這個動作可以發展嘴部的肌肉。然后,再逐步地學習更多地口部運動技能,如:咬、啃、咀嚼、舔。這些口部運動能力對孩子的整體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

  口部運動障礙的可能表現:

  □ 跟其他的孩子一樣,喜歡咬玩具。這樣的孩子可能更想得到口部的刺激,不斷地吸吮或是咀嚼不能吃的物品,甚至包括自己和別人的身體部位。

  □ 吃東西有困難。包括:

  ▽ 在吸吮、咀嚼和吞咽時有困難

  ▽ 有挑食的習慣,喜歡一些固定食物的味道、口感、溫度。

  ▽ 不接受新的沒吃過的食物。

  ▽ 在食物的吞咽和消化方面有問題。

  ▽ 經常流口水、噎食或是嘔吐。

  □ 健康問題。包括:

  ▽ 慢性腸炎或是便秘。

  ▽ 牙病。如:牙齒生長緩慢、齲齒、牙齒參差不齊。

  ▽ 經常感冒、支氣管炎、哮喘、慢性中耳炎。

  運動發展方面的問題。

  ▽ 不能控制身體的姿勢。

  ▽ 肌肉的張馳力較低,不會用力。

  ▽ 本體感覺很差。

  ▽ 平衡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很差。

  ▽ 雙側協調能力很差。

  ▽做過中線運動有困難。

  語言發展方面的問題。

  ▽ 很少用手勢語和面部表情。

  ▽ 說話聲音很怪。

  ▽ 對語言的接受和表述有困難。

  ▽ 當說話的時候,不能很好地對呼吸和聲音進行調節。

  ▽ 不能很好地控制音調,不是過高就是過低。

  視覺或是眼部運動問題。

  ▽ 雙眼的協調運動有問題。

  ▽ 眼睛與身體其它部位的協調有問題,如在畫畫、涂色、寫字、剪紙、投擲、跑跳時。

  ▽ 很難直視自己正在做什么或是正在去哪。

  注意力和行為調節方面的問題。

  ▽ 不能讓自己安靜下來或是被別人安撫。

  ▽ 在睡覺前、吃飯前、或是活動開始前??偸侵貜妥约旱囊恍?a href="/Kangfu/Xingwei/" target="_blank" class="innerlink">刻板行為。

  ▽ 在睡覺、吃飯和玩耍的時候,總是做出不適宜的行為。

  ▽ 從一個事情轉換到另一個事情的時候,會有困難。

  ▽ 在做熟悉的、日常的活動時,也有困難。

  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問題。

  ▽ 對別人的情緒和情感不能理解,也不能做出適當的反應。

  ▽ 喜歡離群,一個人獨處。

  ▽ 態度、舉止蠻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 不能很好地與人溝通,不會使用適宜的方式去迎合別人。

  ▽ 自我意

  識較差。

  第八部分 動作組織

  動作組織就是對沒接觸過的和相對復雜的事情進行組織,如在別人的車上系安全帶或是第一次在操場上玩旋轉滑梯。通常認為動作組織是運動實踐的同義詞,而實際上動作組織是運動實踐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運動實踐包括思考(構思一系列復雜的、不熟悉的動作)、動作計劃(把要進行的動作組織在一起)、還有動作的執行(做出動作)。

  有些孩子看到別人做過之后,就會很好地進行動作組織,如玩旋轉木馬或是吹氣球。當然只有看和聽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做。

  一個孩子實際動手次數越多,他的動作組織和運動能力就越好。只要掌握了一種動作能力,就可以把這個能力泛化到以前所學的內容中去,當然也可以應用到難度更高的方面。例如:一個孩子在爬軟梯成功之后,就可以試一試爬鐵網梯。

  動作組織也是進行粗大動作的基礎,而協調的大肌肉運作又是精細動作的基礎。平時的吃飯、寫字,過馬路、做游戲等都需要動作組織能力。并且要有效地統合各種感知覺以對要做的動作來進行組織。

  動作組織障礙的可能表現:

  □ 很難組織連續性的動作,如:用剪刀剪東西、或是騎自行車。對新的活動做起來有困難,有時甚至對熟悉的活動也是如此。

  □ 不清楚自己的身體位置,如:有人幫他穿衣服時不能很好地配合、也不能自如地穿衣服或是脫衣服。

  □ 不清楚自己與周圍其他人或是物品的位置。經常跌倒,或撞到別人或是其它物體上。

  □ 如果到一個新環境,就會感到害怕。

  □ 不能把自己學過的東西泛化到一個新的活動中去。

  □ 自理能力很差。

  □ 做跑、跳、爬、上樓梯、下樓梯等粗大動作有困難。

  □ 用手指做精細動作、腳趾緊貼涼鞋、光腳走路、或用嘴咀嚼、說話時都有困難。

  □ 手眼不協調。

  □ 自我意識較差。

  第九部分 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是建立在有效的粗大動作基礎之上的。它集中了觸覺、前庭、本體感覺,來發展大肌肉運動(或者說叫粗大動作),也就是控制軀干、頸部、手臂和腿部的動作。成功的粗大動作是小肌肉運動(或叫精細動作)的基礎。

  精細動作要求精細地使用小肌肉。如手指、手部、腳趾、眼睛、舌、嘴唇、嘴部和下顎處的運動都屬于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要求手眼要協調。這樣才能寫字、畫畫、翻頁、玩七巧板、使用餐具和其它的工具。精細動作也是眼球運動、描述性語言所必需的。如果鉛筆掉在地上,一個孩子可能會用腳趾把它勾回來,這也屬于精細動作,還有擺動耳垂、挑起眉毛、擴張鼻孔、小便等。

  一個孩子每天都會做各種各樣的精細動作,如使用剪刀、鉗子、勺子等。對于觸覺異常和動作不協調的孩子來說,他在精細動作方面會有一定的困難。

  精細動作障礙的可能表現:

  一、手的運動能力問題。

  □ 對普通的學習活動有困難,如:書寫練習、畫畫還有科普試驗課等。

  □ 使用工具有困難,如:彩筆、鉛筆、剪刀、訂書機、鉗子、格尺等。

  □ 寫字難看。

  □ 自助能力差。

  □ 吃飯時弄得到處都是。

  二、口部運動能力問題。(詳見第七部份)

  □ 咀嚼和吞咽食物時有困難。

  □ 說話不清晰,語言的使用不合語法規則。

  □ 因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舌頭、嘴唇和下顎,所以在交流時更喜歡使用手勢而不是語言

  三、眼球運動能力問題。

  □ 對于簡單的眼球運動有困難,如目光跟隨或是專注于某個物體。

  □ 手眼不協調。

  一:什么叫“感覺統合”?

  人的大腦將身體上的各種感覺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皮膚、肌肉、關節等)受到刺激后傳來的信息進行組織、分析、綜合處理的功能,叫做“感覺統合”。如果大腦對感覺信息的整合發生了問題,不能夠作出適當的反應,人的機體就不能有效和諧地運作,即產生了失調,此時大腦的高級認知活動如注意力、組織力、控制力、協調力、感受力、判斷力等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感覺統合能力是兒童學習生活能力的重要基礎,對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二:感覺統合失調會有那些表現?

  1.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經常丟三落四、東西凌亂、;總是給老師和家長添麻煩,也難與他人和平共處。

  2.無法流利地閱讀;做作業常丟字、落字、串行、抄錯題、;寫字時偏旁部首常顛倒,甚至一看書寫字就會感到眼酸頭痛。

  3.不喜歡聽別人講話,聽話也總是過耳不入,經常好像沒聽見或聽不懂大人所說的話。

  4.語言能力差,不愿意講話;缺乏自信、消極退縮;手腳笨拙,不能像其它孩子那樣很快學會翻滾、跳繩、騎車以及其他一些運動。

  5.經常表現出緊張、孤僻、不合群、脾氣暴躁、害怕陌生環境、怕黑、恐高等;常有偏食、啃指甲、粘人易哭或好攻擊別人的情況。

  三:怎樣預防和矯治兒童感覺統合失調?

  根據感覺統合能力的生理機制和發展過程原理,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愛瑞絲博士( Dr ? Jean Aryes )經多年研究時間,創設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游戲運動療法 —— 感覺統合訓練:讓孩子們通過各種專門的器械,在有計劃、有指導、有針對性的游戲運動中,輸入較強的感覺刺激,通過誘發的順應性反應,增強和改善大腦的整合功能。從而使孩子能夠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各種不良表現和失調狀態得以矯正,大腦的潛在功能得到充分的開發,情緒和性格得到調整。

  最好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在幼兒時期就參加系統的感覺統合訓練,這有助于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開發智力潛能,提高學習能力、運動技能和社會交往能力,以獲得最佳的發展狀態。已經發現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更不要錯過 3 — 13 歲的最佳發展期,一定要及時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經過 1 — 3 個療程的訓練,孩子在情緒、理解力、注意力、語言能力、做事速度、動作靈活性和人際關系、自信心、學習成效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改變和提高。

  在訓練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得到最標準最嚴格的感覺統合訓練——通過引進和自創的三十余種訓練項目,促進了前庭功能的正常發展,改善了觸覺過分防御癥狀,增進了本體感覺的建立和恢復,從而更有效地促進了大腦的發育,開發了智力潛能,提高了學習能力、身體協調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等等,使這些兒童各方面的潛質都得到了充分的開發。

  在訓練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得到潛移默化的心理輔導和行為指導——學會正確地評價他人和評價自己、學會等待和謙讓、學會互助和原諒、學會競爭和合作、學會關心和善待他人、學會約束和反省自己、學會克服惰性、學會堅持到底、學會承受挫折、學會與人分享等等;

  在訓練過程中,孩子們還可以充分享受游戲和運動的快樂,體驗進步和成功的酣暢,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

  凡此種種,都是在那些只抓升學率、只看重分數、只關注學習成績的學校和家庭中很難得到的寶貴精神財富??梢哉f,所有參加感覺統合訓練的孩子,除了在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績等方面有了顯著的進步之外,更大的收獲是心理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品性和人格得到了鍛煉和升華。這也令許多家長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驚喜。

  四:一些感統項目的作用:

 ?。保禾蚪乔颍汉⒆与p手緊抓球上的兩個“羊角”,坐在球上借助彈力向前跳動??梢詮娀眢w雙側配合、平衡反應及視覺運動協調;對空間知覺、重力感覺和運動企劃的養成幫助很大。適用于身體協調不良、多動、自閉等癥。

 ?。玻簺_滑板:增強斜度和速度感,可以統合緊張性迷路反射,手部、肩部同時收縮對本體感和身體形象的塑造幫助很大;滑板的速度沖擊感可以促成前庭神經和腦干體系的活躍化。此項活動對孩子整體感覺統合的發展極為有利。

 ?。常赫酒胶馀_:站立在平衡臺上左右搖動、做動作或者拍小皮球等,有助于平衡反應的反射感覺統合,對前庭——固有平衡的建立幫助很大。適用于多動癥、身體協調不良兒童。

 ?。矗鹤咛葑樱汉⒆诱驹谔葑觾蓚?、單側、及間隔中間踏行,對樹立正確的空間知覺及身體控制能力、固有感覺和運動企劃能力、平衡反應、視覺——運動協調、雙側協調等都有很大幫助。適用身體協調不良、自閉癥兒童。

 ?。担菏巿A桶:能促進前庭——固有感覺體系活化,并強化觸覺體系;在搖晃中可以大量刺激前庭信息,對觸覺敏感、多動癥、自閉癥、身體協調不良的孩子幫助很大。

 ?。叮焊┡P大龍球:孩子俯臥在前后擺動的大龍球上拿取小棍并按順序插入盒中,可以強化前庭感覺的輸入功能、強化對眼睛控制的調整、強化運動企劃的功能,對本體感的形成幫助很大,亦可改善觸覺功能。適用于多動癥、身體協調不良和觸覺敏感兒童。

 ?。罚禾傻蹙W擺動插棍:能強化前庭體系和強化頸部張力,調適重力感的信息。適用于多動癥、身體協調不良兒童。

 ?。福夯?:俯臥在滑板上,雙手抓住滑梯兩側用力向下滑,滑下時雙臂朝前伸展,雙腿并攏頭抬高。強烈刺激前庭體系,頭部、頸肌同時收縮,促進身體保護伸展行為的成熟。

 ?。梗夯迮溃赫{節前庭感覺和觸覺,引發豐富的平衡反應,運動中大量的視覺情報,脊髓及四肢的本體感,使整體感覺統合運作功能積極發展。

 ?。?:插棍: 俯臥在網纜中,頭部抬高向前,指導者協助前后擺動,讓孩子在擺動中用雙手從左至右,從上往下按次序插棍。強化前庭刺激及作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

  11:腳步器 :走動時自然放松,身體正直,全身協調,注意力集中。促進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幫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發展協調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觀察力。

  12:跳跳床: 讓孩子站在跳跳床上,雙腳并攏蹦跳,跳起來時,膝蓋彎曲,腳后跟踢至臀部。強化前庭刺激,抑制過敏訊息,矯治重力不穩和運動企劃不足。

  13:S形平衡木: 將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讓孩子站在平衡木上,雙手平伸抬頭挺胸,雙腳交替前走。有助于孩子本體感覺的建立和身體平衡能力的加強。

  14:羊角球 :讓孩子坐在球上,雙手緊握著手把,身體屈曲,向前跳動。姿勢和雙側的統合,并可促進高程度的運動企劃。

  15:平衡臺: 雙腳或單腳站立在平衡臺上,用雙手做拍球等運動,并保持身體的平衡。強化前庭刺激,加強身體平衡能力。

  16:圓筒吊纜:孩子屈曲身體,用手緊抱圓筒并保持身體平衡,做前后左右大回轉。促進身體協調以及固有前庭感覺輸入統合。

  17:圓木馬吊纜: 讓孩子俯臥在圓木馬上,雙手緊握吊纜,前后左右擺動。促進固有前庭感覺輸入統合功能。

  18:袋鼠跳:孩子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向前跳。在跳躍動作中,強化前庭刺激,抑制過敏的訊息。

  19:獨腳椅 :坐在獨腳椅上,手平伸,雙腳交叉踢高或單腳連續踢,身體保持平衡。練習伸展和保持平衡,協調身體,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覺機能。

  20:四角晃動平衡板 :讓孩子站在或坐在平衡板上,雙手抓緊吊纜,做前后左右晃動,同時保持身體平衡。調節固有前庭感覺,發展平衡力。

  21:晃動平衡木:讓孩子站在平衡木上面,身體兩邊有護欄,單手扶持或雙手平伸抬頭挺胸,雙腳交替前走。建立本體感覺和加強身體平衡能力。

  22:趴地推球:趴在地上,球擺放在面前,離墻壁30-50公分,手臂抬起,然后推球。加強頸部肌肉的鍛煉以及身體協調能力,鍛煉注意力。

  一、感覺統合訓練,包括:

  1.前庭功能訓練; 2.運動協調訓練; 3.觸覺學習訓練; 4.認知功能訓練;

  5.左右腦激活訓練;

  二、特殊能力訓練,包括:

  1.空間知覺能力訓練; 2.注意能力訓練;3.視覺追蹤訓練;4.圖形分辨能力訓練;5.數字記憶訓練;6.瞬時記憶訓練; 7.文字能力訓練; 8.語句重組及拼字訓練; 9.兒童左右分辨能力訓練;

  三、開發大腦,學會學習,全面發展

  1.接收信息能力訓練; 2.審題能力訓練; 3.記憶能力訓練; 4.思維能力訓練; 5.手、眼、腦協調訓練; 6.社會適應性能力訓練;

  四、多媒體教育與智力訓練系統,包括:

  1.語言能力訓練; 2.注意力集中及手眼協調訓練; 3.視結構認知訓練; 4.記憶能力訓練;

  五、兒童孤獨癥(自閉癥)結構化教育 :

  1.結構化訓練; 2.應用行為分析訓練; 3.音樂語言訓練; 4.認知能力訓練;

  六、兒童自閉癥應用行為分析療法 :

  1、發出指令 ; 2、兒童應答; 3、應答后果;

  七、聽覺統合訓練訓練方法:

  1.10天/療程,2次/天; 2. 30分鐘/次; 3.由受過專業培訓的治療師進行一對一的訓練;

0% (0)
0% (10)

Tags:感覺 統合

下一篇: 用觀察法測測您的孩子是否感覺統合失調 上一篇: 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危害性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感覺統合]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