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自閉癥論文 > 瀏覽文章

接近自閉癥之心的過程

2014/6/11 9:04:23 來源:語言網 作者:Katharine Whittemore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我們正面臨著一個在了解自閉癥問題的轉折點上,但我認為它來源于文學而非科學。并非是貶低科學:最新的關于氨基酸缺乏癥,缺陷神經遞體和皮質損壞的研究可能闡釋了這些混亂癥的原因。但是要找到是什么——從內部看自閉癥是什么——在該領域中有著相當多的著作出現。它們是如此的非凡,動人,又充滿了對于真諦的頓悟。
  若是出現了第一人稱視角的書籍的話,那真是個奇跡了:“自閉癥”一詞來源于希臘語匯中的“自己”或是本身,用來暗示其自身是如何深陷其中而無法交流的。它最早被用于1908年來描述精神分裂癥的癥狀,但是在20世紀40年代被重新賦予眾所周知的自閉癥的含義。Naoki Higashida(東田直樹),今天我第一本書的作者,便是被“困在”其中但能夠也希望交流。在字母格子的幫助下,一次一個字母地,他艱難地出版了《為什么我要跳躍——一個13歲自閉癥男孩的心聲》(初版于2007,2013蘭登書屋英文譯版)。與此同時,這本書完完全全地擊倒了我。
  其中一部分是由于他的年齡。直接傾聽一個年輕人是一件稀有的事因為自閉癥回憶錄大多數都是高產的成年人的產物,這些成年人已經“經歷過那些事了”,英國小說家David Mitchell在《云圖》的簡介中寫道。他和他的妻子,翻譯了日文版的《為什么我要跳躍》KA Yoshida,有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兒子,也像許多其他家長一樣將這本書看作是“具有革命性的天賜”。Mitchell又說:“讀這本書就像我們自己的兒子通過直樹的話語第一次對我們描述他腦海中發生了什么一樣。”
  一個接一個,東田回答了關于自閉行為的問題。那么他跳躍的原因是什么呢?“這就像我正在抖松束縛著我軀體的繩子一般。”為什么他要一遍又一遍回答同樣的問題呢?“因為我很快就會忘記我剛剛聽到的東西。”他的記憶并非典型的線性記憶;“它更像一堆點。我總是‘撿起那些點’——通過回答我的問題——那樣我就可以追溯到那些點所代表的記憶的時候。”當你看著什么東西時,他問道,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大多數人先看整體再看細節部分。但是“那些細節先直接跳向了我們,然后逐漸地,整體的印象浮現到視覺的焦點。”
  那種視覺性細節的天賦充滿了那本作為最有名的自閉癥自傳之一的書,Temple Gradin(坦普·葛蘭?。┑摹锻ㄟ^圖像思考,擴展版:我的自閉人生》(2010 Vintage出版)。這種一葉障目的傾向,也就是“中央統合虛弱癥”,匯入了自閉癥的一種理論;這并不是由于大腦部分的損傷引起的,而是連接這些部分的神經遞體中的一部分損壞了。當然,像損壞這種詞匯暗示了有價值的判斷——因為天才型能力也發源于這些特性。葛蘭汀,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動物學教授,能夠在細節上和精確的視覺記憶上使用她的才能為了那些障礙者創造新穎的,人道的設施(她的設計使得美國三分之一的設施活躍了起來)。
  葛蘭汀承認:“話語對我來說像第二語言一樣。”視覺是她天生的舌頭,因此她持續不斷地將抽象的概念轉換為圖像。比如說,為了領會對話的來來往往,她將門窗想象圖片。當有人用另外一種方式拉門——即困于抽象想象,善于語言表述——讀到了葛蘭汀雇傭了做出了不完美設計的大學生時我被逗笑了:“現在我意識到了沒有愚蠢只有疏于想象練習,”她寫道。“它們真的是不可見的。”
  John Elder Robinson(約翰·艾德·羅賓遜),傳記作者Augusten Burroughs(歐各思坦·柏洛斯)(其作品《夾縫求生》)的長兄,在40歲時認識到了他也處于這個領域之中?!犊粗业难劬?mdash;—我那艾斯伯格癥的人生》(2007 Crown)是他關于他身邊嘲弄他的人的具有啟發意義,憂傷而又好玩但如何“總是和機器相處”的書。羅賓遜本是一個像Kiss一樣重搖滾樂隊的錄音師(他也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拿到他們的吉他來噴吐煙霧),并且現今經營著一家修理在西馬薩諸塞州的歐產汽車的公司。
  就像許多其他在為人所廣泛熟知之前(在20世紀90年代)罹患艾斯伯格癥的人一樣,他經常被告知他是高傲自滿的,也不是一個好的團隊協作者。但是他的診斷讓人心情一松,同時他也鍛煉他自己用那些讓他看起來“只有一點點奇怪,而不是徹底的怪人”的方式來回應。“他嘗試過看著那些正在與其對話的人并且用“慢吞吞的”‘Wow!’來回復,伴之以幾乎能被任何事情當作回復接受的笑容。”另外,如今他也很自豪“我的艾斯伯格癥是怎么推動我最終成為了我選擇的感興趣的領域中的佼佼者。”
  除了那些自傳之外,還有教養型的故事。最新一條是《有活力的生活:死黨,英雄和自閉癥的故事》(2014 Kingswell),作者是Ron Suskind,普利策獎的獲得者。這本書都是關于他的兒子Owen的,一個典型的小男孩直到三歲,當他開始表現出了“回歸孤獨癥”的癥狀并且失去了大部分他學習的技能(其中三分之一以自閉癥的方式展現) 。過了一段時間,Suskind和他相當有洞察力的妻子,Cornelia,意識到Owen對于迪斯尼電影強烈的喜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例如在他四歲時,他開始重復說:“正是你的聲音,”《小美人魚》的歌詞,在歌詞中Ariel失去了她的聲音——就像他失去了他自己的一樣。從那時起,他的父母,和來自“Owen隊”角色扮演電影場景的助手和治療專家,使用像阿拉丁,拉菲奇和更多的人物來鼓勵Owen。
  科幻小說也同樣不斷揭示了自閉者的內心世界?!兑股泻闷娴墓贰罚?004 珍藏版)是本很美麗的小說。作者Mark Haddon(馬克 哈登)是和自閉者一起工作的,從來沒有用過“自閉癥”這樣的詞匯而是用十分親密的態度去描寫這樣的人物。事實上Christopher(克里斯托弗),在這個神秘故事之中的英國男孩(他正嘗試找出誰殺了小區中的貴賓犬),將他自己看作是“一個有行為苦難的數學家”。
  對于更新的一部小說《羅西計劃》(2013 Simon和Schuster),因為作者Graeme Simsion 用艾斯伯格癥患者的經歷作為輕喜劇的炮灰。(主要的人物,一個遺傳學教授,為了讓女人填寫一份詳細到荒誕的地步的問卷而搜尋一個妻子。)接著又是一連串的方法去觀察那份譜系。就像他們在自閉癥圈子中所說的那樣:“如果你有遇見過自閉癥患者,你才見識到了其中的一個而已。”【這里感謝@dingdingdang的幫助~現在才明白意思=。=】
  在我接下來要涉及的那本書中有著那種在自閉框架中的富于真實魅力的個人繁榮。這是另外一本自傳,《生于陰郁之日——自閉癥天才的非凡頭腦》【這里感謝@吾墨起舞挑錯~】,(2007 Free Press出版) 。作者Daniel Tammet 詳細敘述了他對于語言和數學的驚人才能(他知道10種)——在一場為了癲癇研究所舉辦的募捐中,他花了將近5個小時的時間舉了一組毫不重復的質數。事實上他對數字的愛很明顯是充滿詩意的。(“37像粘滯的白粥,而89卻讓我想起飄飛的白雪。”)【這里也感謝@吾墨起舞的幫助=v=】
  像Suskind一家一樣,Tammet一家也學習著對于孩子的喜愛物相處,而非對立。為了尊敬Daniel對于圓圈的愛,他的媽媽總是要求換成硬幣,那些硬幣他之后都會喜愛地藏起來。也像Temple Grandin一樣,他用圖片的方式來思考:時間的分節出自一段段面團,而那句短語“脆弱的和平”變成了一只如玻璃般易碎的鴿子。能認識到他,和其他像他一樣的人是如何思考和感受的,這是我的殊榮。
0% (0)
0% (10)

Tags:自閉癥

下一篇: 語言障礙的原因和預防 上一篇: 怎樣上好特殊兒童的精細課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接近自閉癥之心的過程]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