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的注意力特別不易集中、記憶力差、做事丟三拉四、學習成績差、做作業拖拉、調皮多動任性、行為沖動、冒險、但精細動作差如系鞋帶扣紐扣困難、講話結巴不流暢、詞不達意;有的又易緊張、膽小、退縮、偏執、愛哭、不合群、吃飯挑食或暴飲暴食。過去,有的人將這些問題診斷為多動癥,給孩子吃藥、打針等,但收效甚微,而且還可能造成兒童發育不良;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性格問題,有意不聽話,對孩子又打又罵,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創傷。1970年,美國的心理學家愛瑞斯首先發現了在3-13歲兒童中,有10%-30%的兒童出現上述癥候群,并且容易出現學習困難,研究發現它并不是智能發育有問題也不是教育上的問題,而是兒童大腦功能發育不協調,與大腦整合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有關,需要進行心理訓練來加以矯正。正常時,人的大腦皮層會對所接受的信息,既往的記憶、經驗、情感進行匯總分析,然后才作出恰當的反應,這個過程就是整合作用。整合功能的健全有賴于整個大腦皮層功能的協調。正常人在清醒時整合功能是正常的,但在某些兒童,因大腦皮層各部分區域興奮程度不一樣,部分區域或細胞核團功能相對活躍,這就造成了大腦皮層的協調性變差,整合功能就紊亂,從而導致上述癥狀的出現。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