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家長 > 育兒隨筆 > 瀏覽文章

談家庭的調整與適應上

2004/8/31 9:09:14 來源: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父母親對自閉癥孩子的協助與輔導期限,需要持續不斷的愛心與耐心的奉獻。孩子本身有什么問題、會帶給家長什么樣的困擾等等,家長都應有一些基本概念。家庭調適的過程與方式,要先了解「為什么?」然后探討「怎么辦?」如此便可以厘出一個方向來。

    我們除了要了解孩子外,更需要接納他,這是最主要的意義。如果我們無法接受現實、事實,便無法給孩子最適當的教導與照顧;唯有真心接納,才能真正地關懷他。

    曾有一位家長有二個小孩,老大是女生,老大是男生。剛開始會談時孩子與母親沒有交集點,小孩爬上爬下、有語言能力、行為不穩,這位孩子上幼兒園時,因幼兒園老師認為臺大兒心是個作研究實驗的機構,又自認能勝認教養一職,因此母親就把小孩交給他們,一段日子后未見改善,最后選擇進入臺大兒心。剛開始上半天,母親不太認真,且時常抱怨院方的方法與小孩的行為。在一次會談中,治療師與母親作了更深入的探討,才發現母親的心結與問題所在:當初家人原本要赴國外生活,但因這么一個孩子而作罷,無法達成家人的心愿。

    自閉癥的小孩心思很敏銳,敏感度高,像這個比較逆向的小孩,他感受得出母親的拒絕而出現一些動作,之后在母親逐漸鼓勵他、接受他下,不僅行為獲得改善,語言也出來了。因此,自閉癥的小孩有時是有些關卡,在教導他們時,并不在技術,而在于心結要打開。

    另有一例子是,母親在帶小孩時,常阻礙他這不行、那不行,保護過當、照顧過度,母親與小孩相處時,小孩總是呱呱叫、坐不??;一旦母親離開則笑咪咪的,這種情況表示母親無法坦誠接受孩子,孩子感覺出母親高標準的約束壓力。在母親調整對孩子的期待后,情況已見改善。

    由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家庭的調適最首要是在于家人是否真正打開心結,接納孩子是自閉癥的事實,且了解他們的進步幅度在哪,才有可能更進一步適度幫助孩子提升能力,為孩子思考他短期、中期、長期的未來。

有大多數的自閉癥家庭都不喜歡帶孩子外出,怕丟臉,但在治療過程中,這是很重要的課題。我們建議家長常帶孩子外出適應環境,因為所謂療程其實是母親在學習與孩子的相處之道,雖然外出時常會有些狀況,但這也是對母親與孩子最佳的考驗。

     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家長們會感到困難、難以接受、挫折、不知如何處理問題等等情緒,建議家長先休息一下,自己先想一想,而不要一昧的否認排斥,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很多家長在培養接納的同時也急于想多得到一些信息,尋求正確的解決之道。運用社會的智慧集團的確是一個好方法,但一方面家長需要接受且面對現實,才可能真正有成效;另一方面,也需要健康的運用,適可而止,免得影響自己訂定的一些計劃。

    適當的醫療指示乃是幫助病人家屬了解他的病人,醫學界中自閉癥的診斷是需要長期觀察的,所幸臺灣的醫療目前是全面性的開放,因此家長的心態不可過急,也不要一直認為醫院是一個逃避所、責任的歸屬,醫生看了孩子就會好。在調適面對時,家長不可輕言放棄,因為過程中家長才是最重要的治療師;不要埋怨,才不致造成時間的延宕、喪失治療時機。家長在緩沖期時,要去尋求心情的空間,要認命不要對診療恐懼,且應找尋適當的方法去保護他。心態上的緩沖空間,調適過后自然接受度就更高。而在認命的過程中,不要一昧地埋怨、責備自己,不要害怕、恐懼去面對現實,但也不需以補償心態去面對孩子、保護孩子。家長在對于醫療幫助要運用得當,并非一直尋求醫師診療就會好的,或獲得一些不確定的答案與解釋,只是讓母親更加確定癥狀,而非治療,同時更造成時間的拖延、機會的流失,更易產生焦慮、害怕,且不快樂,所以家人要有健康的心態、想法,才能在希望中找出正確的方法。

   目前醫療訊息雖很豐富,甚至可以上網查看中外訊息,但截至目前還找不出自閉癥的成因,因此雖然沒有醫治自閉癥的萬靈丹,偏方卻很多,也形成自己有一套就可做一套?;蛟S是信息太充足,母親在可選擇太多的情況下,反而走得更慢。自閉癥是一輩子的抗戰,因為療效無法立即顯現,且需要眾多人力支持,若無十分的耐性,可能在徘徊迷惘時,不僅傷害到孩子,對母親而言亦是煎熬。這時若沒有人來支持幫助我們做分析,就真的不知道那條路才是正確的,它需要力氣與時間,漫長難熬,這是信息太多的一個負面影響。家長們重視自我的成長、對孩子的了解與觀察,讓自己在每一次深思后更容易地掌握孩子問題與情況,這是很重要的。

    在治療的階段里,家長不要退縮,如果免不了的,滿腦子都是孩子的問題時,先冷靜下來,好好擬定目標與方法。不要有放棄之心,再給他機會。雖然我們的孩子無法有所回饋,但是,如果你拒絕了他,可能他就真的毫無機會了。家人應以肯定的心態去感受我們的小孩,他的程度困難點在哪,把目標放低,不要逃避;只看表面,只想看到成果,這都是錯誤的,因為它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孩子的學習意愿降低,親子關系疏離。
0% (0)
0% (10)

下一篇: 我家的星星 上一篇: 如何為孩子選擇幼兒園上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談家庭的調整與適應上]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