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接觸小學資源教師工作時,面對一群特殊孩子,且低、中、高年級均有,常常在一片兵荒馬亂中處理著孩子在普通班的學習與適應問題。從一次又一次的甘苦中,我開始投注愈來愈多的時間與心力和普通班老師及家長溝通,不論是透過聯絡簿上的筆談、電訪,還是面對面的晤談,這部分在工作時間中所占的比例逐漸擴大,但我卻未認真思考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轉變。
最近我開始回憶和老師與家長們在言語及心情上的互動經驗,并思考這個變化及其背后的原因,才發現自己之所以會增加奔波于普通班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時間,是因為他們都是特殊孩子在小學階段能否順利成長的要素,必須將老師與家長給對方的壓力化為彼此的助力,透過充分的溝通達成協助孩子的共識,才能幫助孩子在學校及家庭中的學習與生活。但實際執行中也常感受到,因為老師與家長所面對的情境及所看到的孩子表現可能有所差異,自然也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要求與期望,同時對于自己及對方所應扮演的角色也不見得看法一致,因此造成了一些溝通與互動的障礙。
尤其在自閉兒的學習歷程中,家長常十分擔心孩子能否適應新的老師、同學、新的課程、新的教室,而普通班老師也常對孩子的表現摸不著頭緒,或是對如何兼顧班級運作及自閉癥兒童的學習感到極為困擾,在各有各的擔心與壓力下,要想跨越雙方溝通的障礙,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此時身為資源教師的我便成了普通班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紅娘”,在雙方的認知與期望出現落差時,借著來來往往的溝通與協調拉近雙方的距離,甚至制造機會讓大家坐下來好好談談,其目的即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普通班老師與家長的關系與共識,來共同協助孩子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而在協調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告訴自己得更細膩地去體會老師與家長的心態與難處,才能勝任此一橋梁的角色。
從數次協助自閉兒適應普通班生活的經驗中,讓我真切地感受到,自閉兒在普通班的學習能否順利,大人們的接納、支持與坦然溝通是十分重要的。透過普通班教師、資源教師、學校行政及家長各方面的充分溝通與合作,才能在理解對方的情形下為孩子擬訂共同的目標,營造一致的學習環境,讓這些孩子展現最佳的潛能與學習效果。而在大家盡心盡力地投注下,一些無法預期到的可能性,就會從這些孩子身上,一點一滴地呈現出來,雖然,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些無限的可能會在明天發生,還是明年。
從這些年的教學歷程中逐漸清楚地體會到,資源教師除了要理解孩子,還要理解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與普通班老師。從同理的角度出發,溝通彼此的想法、作法與心情,才能討論出共同認可且能確實執行的教學與輔導策略。若能因此結合大人們的力量,共同為孩子的成長而努力,達到孩子、家長與老師三贏的局面,對居中牽線的資源教師來說,真的是最最甜美的增強物了!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